姜赋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他知道,前方困难重重,但为了改革,为了大楚的未来,他已别无选择。“无论如何,这三日,定要拼尽全力。”他低声自语道,随后转身,拿起桌上的披风,踏入了夜色之中。
京城的夜晚,静谧中透着丝丝紧张的气息。姜赋快步穿过曲折的小巷,披风在身后猎猎作响。不多时,他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前。轻叩门环,“吱呀”一声,门开了,露出一张熟悉的脸,是他的盟友之一,一位同样出身寒门的官员。
屋内烛火摇曳,几人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如今皇帝未表态,咱们必须抓住这三日时机。”姜赋率先打破沉默,“守旧势力绝不会坐以待毙,咱们得主动出击,收集他们更多罪证。”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盟友们便各自出发,分散至京城及各地。其中一位盟友,身形矫健,扮作行脚商人,混入了一处码头。码头人来人往,嘈杂喧闹,货物堆积如山。他暗中观察着,只见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正与一伙外族商人交易,言语中提及守旧势力某位官员暗中勾结外敌,为其提供粮草情报。他佯装不经意靠近,竖起耳朵细听,同时用手悄悄记录下关键信息,刺鼻的鱼腥味儿和汗臭味混杂在一起,让他不禁皱了皱眉头,但他顾不上这些,全神贯注地收集着罪证。
而在京城另一处,姜赋则在一间隐蔽的茶楼雅间里,与几位支持改革的官员会面。茶香袅袅,姜赋神情严肃:“诸位,改革之路虽艰,但咱们不能退缩。如今守旧势力必定有所动作,咱们得坚定信念,商讨出应对之策。”一位官员忧心忡忡道:“姜兄,守旧势力根深蒂固,咱们此举风险极大,万一……”姜赋目光炯炯,打断他:“若不冒险一试,大楚将永无出头之日。咱们身后还有万千百姓,岂能退缩!”众人听了,皆是心中一振,纷纷表态愿全力支持。
与此同时,在民间,百姓们也行动起来。一位朴实的老农,怀揣着证据,匆匆赶往与姜赋约定的地点。他亲眼目睹当地豪绅,在守旧势力庇护下,强占农田,致使众多农户流离失所。一路上,他脚步匆匆,心中满是愤慨,粗糙的双手紧紧攥着证据,仿佛那是改变命运的希望。
然而,守旧势力也并非毫无察觉。他们派出爪牙,四处打探姜赋等人的动向。在一处小镇,姜赋的一位盟友正准备从一位线人手中获取重要罪证时,突然一群黑衣人杀出,手持利刃,眼神凶狠。“想收集证据,坏我家大人好事,你们还嫩了点!”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声。盟友心中暗叫不好,但他毫不畏惧,抽出佩剑,与黑衣人展开搏斗。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在小镇上空回荡。鲜血的腥味弥漫开来,街道上的百姓吓得纷纷紧闭门窗。
姜赋得知盟友遇袭后,心急如焚。他迅速调集其他盟友,商议救援与应对之策。“不能让他们得逞,咱们必须加快行动!”姜赋咬牙切齿道。众人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去救援盟友,另一路继续收集证据。
救援的队伍快马加鞭赶到小镇时,盟友已身负重伤,但仍顽强抵抗。众人见状,怒吼着冲入敌阵,与黑衣人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一番激战,黑衣人渐渐不支,四散而逃。姜赋赶忙扶起盟友,看着他苍白的面容,心中满是愧疚与愤怒:“兄弟,你放心,咱们定不会让他们逍遥法外!”
经过几日的奔波与周旋,姜赋等人收集到了不少守旧势力贪污腐败、勾结外敌的铁证。然而,时间也在一分一秒流逝,皇帝随时可能做出决定。
姜赋站在府邸的庭院中,手中紧紧握着那些罪证,望着天空中匆匆飘过的云朵,心中暗暗思忖:时间紧迫,皇帝随时可能表态,这些证据能否说服皇帝,为改革争取最大胜算?他们又能否在皇帝做出决定之前,完成所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