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坐在桌前,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紧锁的眉头。他的目光在桌上的书卷与那份尚未呈出的证据间游移,心中暗自思忖:“此次虽受挫,但机会尚存。只是该如何应对守旧势力的重重阻碍,顺利面圣呢?”想着想着,他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似乎已有了几分主意。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姜赋的脸上。他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在屋内踱步,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这时,柳瑶和李夫子也来到了他的住处。
“姜公子,此次行动虽失败,但咱们也并非毫无收获。至少让我们看清了守旧势力的防备之严。”柳瑶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姜赋的神情。
姜赋微微点头,“柳姑娘所言极是。只是,想要再次接近皇帝呈交证据,恐怕难度更大了。”
李夫子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依老夫之见,咱们需另辟蹊径。不能再走之前的老路,得想个万全之策。”
三人正商议间,苏瑶匆匆赶来。“姜公子,有消息了!我父亲在朝堂上为你争取到了一个面圣的机会,不过……”苏瑶欲言又止。
“苏姑娘但说无妨,无论条件多么苛刻,我都愿意一试。”姜赋目光坚定地看着苏瑶。
苏瑶深吸一口气,“条件是你必须在三日内,拿出一份能让满朝文武都信服的改革方案,且要解决当前边关战事的燃眉之急。否则,不仅面圣机会取消,还会以欺君之罪论处。”
姜赋听闻,心中一沉,但旋即又镇定下来。“多谢苏姑娘和苏将军,我定会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几日,姜赋日夜不眠,与李夫子一同翻阅典籍,结合自己的现代知识,精心撰写改革方案。柳瑶则在一旁帮忙整理资料,苏瑶也时常送来一些消息,告知守旧势力的动向。
三日后,姜赋终于完成了改革方案。他将方案仔细收好,怀揣着证据,在柳瑶的陪同下,朝着皇宫走去。
当他们来到皇帝营帐附近时,突然被几名侍卫拦住了去路。“站住!你们是什么人?来此有何目的?”为首的侍卫大声喝道。
姜赋心中一紧,但他迅速镇定下来,脸上堆满笑容,说道:“军爷,小的是来给皇帝营帐送新鲜水果的。这水果都是刚从果园采摘的,绝对新鲜。”
侍卫上下打量了姜赋一番,见他举止还算自然,便说道:“打开果篮检查。”
姜赋心中暗叫不好,但表面上依旧镇定自若。他巧妙地将证据藏在果篮底部,然后故作镇定地打开果篮,说道:“军爷您看,这水果多新鲜啊。”
侍卫粗略地查看了一下果篮,并未发现异常,便挥了挥手,放他们过去了。姜赋心中松了一口气,继续向皇帝营帐走去。
然而,没走多远,又遇到了一群侍卫。姜赋心中明白,这一关恐怕没那么容易过了。他紧紧握住藏有证据的果篮,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此时,柳瑶在一旁轻声说道:“姜公子,我看这些侍卫神色警惕,恐怕不会轻易放行。要不我引开他们,你趁机过去?”
姜赋摇了摇头,“不行,这样太危险了。我们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姜赋心中一动,他看到一群宫女正朝着这边走来,手中捧着一些贡品。
姜赋灵机一动,对柳瑶说道:“柳姑娘,你看那边的宫女,我们可以混在她们中间过去。”
柳瑶点了点头,两人趁着侍卫的注意力被宫女吸引的间隙,悄悄混入了宫女队伍中。
他们随着宫女队伍,一步步接近皇帝营帐。姜赋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他知道,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终于,他们来到了皇帝营帐前。姜赋深吸一口气,正准备迈出脚步,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大喝:“站住!你们是什么人?怎么混在宫女队伍里?”
姜赋心中一凉,他缓缓转过身,看到一名将领正带着一群士兵,一脸警惕地看着他们。
姜赋知道,此时已无路可退。他定了定神,说道:“将军,在下姜赋,有重要证据要呈给皇上,事关国家安危,还望将军通融。”
将领冷笑一声,“哼,国家安危?你一个小小书生,能有什么重要证据?莫不是想趁机行刺皇上?来人,把他们拿下!”
随着将领的一声令下,士兵们一拥而上。姜赋和柳瑶背靠背站着,准备拼死一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营帐内传来一个声音:“住手!让他进来。”
众人皆是一愣,将领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开了道路。姜赋感激地看了营帐一眼,然后带着证据,大步走进了营帐。
营帐内,皇帝正坐在桌前,看着姜赋,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你就是姜赋?有什么证据,呈上来吧。”
姜赋赶忙上前,将证据和改革方案呈给皇帝。皇帝接过,仔细地看了起来。
随着皇帝的阅读,他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看完之后,皇帝抬起头,看着姜赋,说道:“你这份证据和改革方案,确实有些道理。只是,此事关乎重大,朕需要与群臣商议。你且先退下,等候朕的旨意。”
姜赋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谢皇上。草民静候皇上旨意。”
姜赋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成功将证据呈给了皇帝,但他知道,前面还有更多的挑战。朝堂上守旧势力根深蒂固,他们必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这份改革方案能否得到群臣的认可,皇帝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