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举头三尺定有神明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推理悬疑  灵异 

第六章:粮账里的尘埃

举头三尺定有神明

第六章:粮账里的尘埃

长命锁里的纸条像块冰,瞬间冻住了病房里的空气。苏婆婆的手指紧紧抠着被单,指节泛白,喉咙里发出细碎的呜咽,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默让小李守在病房外,自己拉了把椅子坐在床边。阳光透过窗户落在苏婆婆的白发上,那些银丝在光线下微微颤抖,像她此刻无法平静的心绪。

“苏婆婆,”陈默的声音放得很轻,“祠堂地基下的账本,是不是记着当年护城时的粮食去向?”

苏婆婆沉默了许久,枯瘦的手慢慢抚上胸口,那里曾贴身藏着半枚“义”字徽章。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哑着嗓子开口,声音像被砂纸磨过:“那年冬天……城里断了粮,饿死的人堆成了山。”

她的记忆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护城义士们拼死从敌军手里截下一批粮食,本是要分给全城百姓的救命粮,却在存入祠堂地窖后,数量悄悄少了一半。周明的父亲发现时,粮食已经被运走,账本也被撕去了关键几页。

“建军哥(周明父亲)说,账本是铁证,必须藏好。”苏婆婆的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他怀疑是自己人动了手脚,可那时人心惶惶,查不出是谁。他临终前攥着我手说,这账本埋在地基下,总有一天要重见天日,给百姓一个交代。”

而赵奎的父亲,正是当年负责看管粮食的义士之一。

“所以赵奎非要拆祠堂,不是为了开发,是怕账本被挖出来?”陈默追问。

苏婆婆点了点头,声音带着悔恨:“阿奎他爹当年一时糊涂,被乡绅收买,私吞了粮食。这事只有建军哥和几个核心义士知道,阿奎是从他爹临终忏悔里听来的。他怕账本曝光,爹的名声尽毁,自己也抬不起头……”

赵奎第一次“意外”前,拆迁队的挖掘机已经挖到了祠堂地基边缘;第二次“钢筋断裂”时,工人正在清理香案下的泥土;第三次坍塌前,工程队甚至计划连夜爆破——他每一次“遇险”,都是账本即将暴露的时刻。

“那您下毒迷晕林老头,除了保护他,是不是也怕他无意中挖出账本?”陈默看着她。

苏婆婆闭上眼,泪水汹涌而出:“林老头一辈子守着祠堂,他知道地基下有东西。我怕他倔脾气上来,非要自己去找,到时候不光账本保不住,他这条老命也得搭进去……”

这时,小李拿着新的检测报告冲进来:“陈队,法医在林老头指甲缝里发现了微量香灰,里面掺着账本纸的纤维!他晕倒前,已经摸到了藏账本的地方!”

陈默立刻带人赶往祠堂旧址。挖掘机小心翼翼地刨开香案下的泥土,在半米深的地方,挖出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盒子打开的瞬间,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本泛黄的线装账册,纸页边缘已经发黑,却能清晰地看清上面的字迹和红手印。

账册最后一页,用红笔写着一行字:“民国三十一年冬,粮失半,人祸也,余藏此证,待天清日明。”落款是周明父亲的名字,旁边还按着个模糊的指印——与赵奎父亲留在义士名册上的指印,分毫不差。

陈默捧着账册站在祠堂废墟上,阳光穿过断壁残垣,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救护车的声音,林老头脱离了危险,周明在看守所里得知真相后,终于松口说出了所有细节,而苏婆婆坐在警车里,望着祠堂的方向,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小李忽然指着账册夹层里的一张小纸条:“陈队,这里还有东西!”

纸条上是周明父亲写给苏婆婆的话:“祠堂可毁,道义不灭;账本可埋,良心难藏。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是举头三尺有民心。”

陈默将纸条折好放进兜里,风从祠堂的破窗吹进来,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他忽然明白,所谓神明,从来不是庙里的泥塑金身,而是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道义与良知。就像周明的坚守,苏婆婆的守护,林老头的执着,哪怕跨越几十年时光,那份未凉的余温,终究能照亮被尘埃掩埋的真相。

老城区的拆迁工程暂停了,祠堂旧址被围上了保护栏。有人说要重修祠堂,有人说该建纪念馆,而陈默知道,真正需要被记住的,从来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那些在黑暗里守护光明的人,和他们心里那杆永远不会歪斜的秤。

上一章 第五章:双生的执念 举头三尺定有神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午夜美术馆失窃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