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的危机解除后,京城的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谢珩和卫昭开始着手推行改革。
谢珩首先从吏治入手。他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将被罢免。这一举措遭到了很多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谢珩的考核制度太严格,不近人情。
“谢大人,考核制度是不是太严格了?”一位老臣说道,“很多官员虽然政绩不突出,但也勤勤恳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谢珩说道:“朝廷设立官员,是为了为百姓办事,为国家效力。如果只是勤勤恳恳,没有政绩,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需要的是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而不是只会混日子的庸官。”
“可是……”老臣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谢珩打断了。
“没有可是。”谢珩说道,“考核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这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
在谢珩的坚持下,考核制度最终还是推行了下去。很多不合格的官员被罢免,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官员得到了提拔。官场的风气为之一新。
与此同时,卫昭也在军队中推行改革。他加强了军队的训练,提高了士兵的待遇,淘汰了一批不合格的士兵。这一举措也遭到了一些将领的反对,他们认为卫昭的改革太激进,会影响军队的稳定。
“卫将军,改革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位将领说道,“很多士兵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也跟随我们多年,就这样把他们淘汰了,不太合适吧。”
卫昭说道:“军队是国家的利器,必须要有强大的战斗力。如果士兵的战斗力不强,怎么保卫国家,怎么保护百姓?淘汰不合格的士兵,是为了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对于那些被淘汰的士兵,我们会给予一定的安置,不会让他们流离失所。”
“可是……”将领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卫昭打断了。
“没有可是。”卫昭说道,“军队的改革必须进行。这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
在卫昭的坚持下,军队的改革也推行了下去。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士兵们的士气也更加高昂。
除了吏治和军队的改革,谢珩还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他减轻了农民的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他还整顿了商业,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这些改革措施虽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在谢珩和卫昭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推行了下去。经过几年的努力,王朝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库逐渐充盈,吏治清明,军队战斗力强大,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人们都称赞谢珩和卫昭是王朝的擎天之柱,是中兴之臣。
然而,谢珩和卫昭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们知道,改革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们。
“谢大人,你看,我们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远远不够。”卫昭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说道。
谢珩点点头:“是啊。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改革措施,让王朝更加繁荣昌盛。”
“嗯。”卫昭重重点头,“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