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周六早晨九点,林舒晴又一次整理了工作室的沙发,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她将散落的素描本叠放得整整齐齐,彩色铅笔也按着色系排列好,就连角落里那株半死不活的绿萝,也浇了水。
“你吃错药了?”蒋舒婷靠在门框上,手里端着两杯咖啡,“我从没见过这地方这么整洁。”
林舒晴抢过一杯咖啡,咕咚喝了一大口:“农老师十点要来,我得给人留个好印象啊。”
“农老师?”蒋舒婷挑了挑眉,“那个写《春日不迟》的作家?你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
“上周在猫咖见过一次。”林舒晴转了个圈,检查还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她新书卡住了,我请她来看看我的工作环境,说不定能激发灵感。”
蒋舒婷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所以这就是你昨天熬夜收拾的原因。”
“闭嘴啦!”林舒晴耳根发热,把空咖啡杯塞回他手里,“今天没你的事了,赶紧消失。”
蒋舒婷笑着举起双手作投降状:“行行行,我走。不过提醒你一下,《星语者》第四话分镜下周三截稿,别忘了。”
林舒晴挥挥手表示知道,眼睛却一直盯着手机上的时间。蒋舒婷摇摇头,轻轻带上门离开了。
九点五十分,门铃响起。林舒晴几乎是蹦跳着去开门,差点被自己的拖鞋绊倒。
“早、早上好!”她拉开门,看到农燕萍站在门外,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头发松松地披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耳边。她手里还拎着一个纸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此?)
农燕萍微微一笑:“我带了些牛角包,不知道你吃早餐了没……”
“太棒了!我快饿死了!”林舒晴接过纸袋,侧身让农燕萍进来,“欢迎来到我的小作坊~”
农燕萍走进工作室,眼睛立刻被墙上密密麻麻的便签和草图吸引。整个空间像是一个具象化的大脑——左侧墙上贴满了角色设定和分镜草图,右侧则是各种色彩搭配和场景概念图,甚至连天花板上都挂着几幅倒置的漫画原稿。
“这里……太棒了。”农燕萍轻声说,手指轻轻触碰一张写着“如果星星会说话,它们会说什么?”的黄色便签。
林舒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乱七八糟的啦,我脑子里的想法总是跳来跳去,只好全都贴出来。”
“不,这很有启发性。”农燕萍走到工作台前,那里摊开着一本速写本,上面是一个穿着宇航服的小女孩坐在月亮上钓鱼的画面,“这是新作品吗?”
“啊,那个啊。”林舒晴凑过来,肩膀不经意间碰到农燕萍的手臂,“只是个脑洞,半夜突然想到的。要是星星是鱼,月亮是鱼钩……之类的。”
农燕萍转头看她,两人距离近得能数清对方的睫毛。林舒晴突然发现农燕萍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温暖的琥珀色,像是融化的蜂蜜。
“你的思维方式很特别。”农燕萍说,声音轻柔,“总是能找到最诗意的角度。”
林舒晴感觉脸颊发热,赶紧退开两步:“饿了吧?先吃早餐!”
她们坐在窗边的小圆桌前分享牛角包。农燕萍好奇地翻看林舒晴收藏的各种画册,不时询问她对某幅作品的看法。林舒晴发现农燕萍虽然话不多,但每个问题都切中要害,让她不得不认真思考平时凭直觉判断的事情。
“所以,”农燕萍擦掉指尖的面包屑,“你通常是怎么构建角色的?从形象开始,还是性格?”
“都有吧。”林舒晴拿出自己的灵感本,“有时候是一个眼神,有时候是一个小动作……比如这个角色,”她翻到一页画着戴眼镜的图书管理员的草图,“我看到地铁上有个女生一直在用书签记笔记,就想象她可能是个特别严谨的人……”
“然后呢?”
“然后我就想,这么严谨的人如果遇到一个完全随性的角色会怎样?”林舒晴兴奋地翻到下一页,上面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一起野餐的场景,“冲突带来故事嘛!”
农燕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和我写小说正好相反……我总是先有故事脉络,再填充角色。”
“那多无聊啊!”林舒晴脱口而出,随即捂住嘴,“啊,我不是说你的方法无聊……”
农燕萍笑了:“没关系,我明白你的意思。也许……这正是我卡住的原因。”
林舒晴眼睛一亮:“要不要试试我的方法?”她拿出崭新的速写本和一套彩色铅笔,“闭上眼睛,想象你的主角就站在你面前。”
农燕萍顺从地闭上眼睛。林舒晴观察着她微微颤动的睫毛和放松的嘴角,突然有种想画下这一刻的冲动。
“她穿着什么?”林舒晴轻声问,铅笔在纸面上轻轻滑动。
“卡其色风衣……红色围巾……手里拿着一个旧式气压计。”农燕萍的声音越来越流畅,“她的左眉上方有一道小疤痕……那是她第一次野外考察时留下的。”
林舒晴的铅笔快速移动,线条逐渐构成一个清晰的形象。她时不时引导农燕萍补充细节:“她用什么香水?”“她紧张时会摸哪里?”“她最珍视的物品是什么?”
二十分钟后,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林舒晴轻轻吹掉橡皮屑:“可以睁开眼睛了。”
农燕萍睁开眼,看到纸上的角色时倒吸一口气。那不仅仅是一幅肖像画,而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生命——从她微微蹙起的眉头到风衣口袋里露出的笔记本一角,每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什么。
“这……这就是艾琳。”农燕萍轻声说,手指悬在纸面上方,仿佛怕惊扰了画中人,“比我脑海中还要清晰。”
林舒晴得意地笑了:“现在告诉我她的故事吧。”
农燕萍拿起铅笔,在画像旁边写下几行字。起初她写得很慢,然后越来越快,字迹也变得潦草起来。林舒晴安静地看着,偶尔在某个细节上画个小插图作为补充。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阳光已经偏移。林舒晴的肚子发出一声响亮的抗议,两人才意识到已经过了午饭时间。
“天哪,都一点半了!”林舒晴跳起来,“我叫外卖吧,你想吃什么?”
农燕萍看了看窗外渐渐阴沉的天空:“其实……我该回去了。下午还有个线上会议……”
“至少吃点东西再走啊!”林舒晴已经掏出手机,“这家的泰式炒河粉还有这个新出的奶茶,舒化奶,超棒,十分钟就能送到。”
农燕萍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那就麻烦你了。”
外卖比预计的来得晚,等她们吃完已经快三点。农燕萍收拾笔记本时,窗外突然闪过一道闪电,紧接着是轰隆的雷声。
“糟糕。”农燕萍皱眉看着瞬间倾盆而下的大雨,“我没带伞……”
林舒晴跑到窗边:“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她转身翻找抽屉,“我这儿有把折叠伞,不过有点小……”
“不用了,我叫个车吧。”农燕萍拿出手机。
“别浪费钱啦!”林舒晴已经穿好外套,“我送你回去,反正也不远。”
农燕萍还想推辞,林舒晴已经撑开伞站在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农燕萍无奈地笑了笑,跟着她出了门。
雨比想象中还要大。小小的折叠伞勉强遮住两人,迫使她们不得不紧挨着走。林舒晴能闻到农燕萍发丝间淡淡的茉莉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清新。
“往这边!”林舒晴指着一条小巷,“抄近路能快一点。”
农燕萍迟疑地看着积水的小巷:“你确定……”
“相信我!”林舒晴已经拉着她跑起来,“小时候我最爱在下雨天这样跑了!”
水花四溅,两人的裤脚很快湿透。农燕萍起初还小心避开水洼,后来索性跟着林舒晴一起踩进积水里。转过一个拐角时,一阵强风差点把伞吹翻,林舒晴赶紧用双手握住伞柄,结果整个人几乎贴在农燕萍身上。
“对不起!”她慌忙后退,却踩到一块松动的砖块,身体向后倾斜。
农燕萍眼疾手快地揽住她的腰:“小心!”
一瞬间,两人的脸近在咫尺。林舒晴看到雨水沾湿了农燕萍的睫毛,像是细小的钻石。她的手臂还环在农燕萍的颈间,能感受到对方急促的呼吸。
“谢、谢谢。”林舒晴站稳身子,感觉心脏跳得比跑完八百米还快。
农燕萍轻轻松开手,耳尖泛红:“不客气……继续走吧。”
剩下的路程两人都没说话,只有雨声填补着沉默。到达农燕萍住的公寓楼下时,两人都已经湿了大半。
“要上来擦干吗?”农燕萍问,“我可以借你衣服……”
林舒晴摇摇头,水珠从她的发梢甩出来:“不用啦,我还得回去赶稿。你赶紧上去洗个热水澡,别感冒了。”
农燕萍点点头,却没有立刻转身:“谢谢你今天……的一切。我很久没有这么……”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畅快地创作了。”
林舒晴咧嘴一笑:“随时欢迎!下次我们可以试试角色扮演,就是一人扮演一个角色互相提问……超有用的!”
“听起来……很有趣。”农燕萍微笑着,“对了,下周三晚上我有个小型读书会,几个朋友一起讨论新书……如果你有兴趣的话?”
“真的吗?我可以去?”林舒晴眼睛亮得像星星。
“当然。”农燕萍从包里拿出一张邀请卡,“地址在这里……七点开始。”
林舒晴小心地接过卡片,尽管它已经有点被雨水打湿:“我一定去!”
农燕萍点点头,终于转身走向大门。就在她要进去时,突然回头喊道:“林舒晴!”
“嗯?”
“你的伞。”农燕萍指了指还撑在林舒晴头顶的折叠伞。
“哦!对!”林舒晴赶紧合上伞跑过去递给她,“拿着吧,你待会儿还要出门呢。”
“那你……”
“我跑得快!”林舒晴已经后退几步,“周三见!”
没等农燕萍回应,她就转身冲进雨里。雨水很快浸透了她的T恤,但她一点也不觉得冷。相反,胸口像是有一团温暖的火,随着心跳一下一下地发烫。
回到工作室,林舒晴才发现蒋舒婷留了张字条:「编辑来电,问第四话进度。我说你已经画完了。现在你最好真的开始画了。」
林舒晴吐了吐舌头,抓起数位笔。屏幕上,那个穿着卡其色风衣的气象学家正对她微笑,左眉上的疤痕让她看起来既坚强又脆弱。
“艾琳……”林舒晴轻声念出农燕萍给角色取的名字,突然有了灵感。她新建一个文件,开始疯狂地画起来——不再是单幅插图,而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板:气象学家和街头艺术家在暴雨中的偶遇,两颗孤独灵魂的碰撞……
她甚至没注意到雨什么时候停的,直到窗外透进夕阳的余晖。手机震动起来,是农燕萍发来的消息:「到家了吗?别感冒了。」
林舒晴笑着回复:「早到啦!正在疯狂赶稿中~今天超开心的,谢谢你来!」
农燕萍的回复很快到来:「我也是。PS.我刚刚写了三千字,突破瓶颈了:)」
林舒晴把手机贴在胸口,转了个圈。她决定不告诉农燕萍,自己正在把她们今天在雨中的场景画进漫画里——当然,做了一些艺术加工。毕竟,最好的灵感往往来自生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