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晴站在复古红砖建筑前,第三次核对那张精致的邀请卡。周三晚上七点,绿藤书屋二楼。没错,就是这里。她深吸一口气,下意识地调整了颈间那条特意为今天买的藏青色丝巾——她认为这是文艺青年的标配。
楼梯间的墙上挂着一排黑白作家肖像,海明威叼着雪茄,伍尔夫神情自若,其他的人她一个也不认得。二楼传来低沉的讨论声,她蹑手蹑脚推开门,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看过来。
"抱歉,我迟到了吗?"林舒晴低声问,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房间中央的农燕萍立刻站起身,嘴角扬起一个温暖的弧度:"刚好赶上。"她向众人介绍道,"这位是林舒晴,漫画家,我的朋友。"
林舒晴赶紧向房间里的人点头致意,快步走到农燕萍身边唯一的空位坐下。桌上摆着红酒和奶酪拼盘,每个人面前摊开着同一本书——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我们刚进行到对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讨论,"农燕萍轻声解释,把一杯红酒递给她,"你可以先听听,不用急着发言。"
林舒晴感激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红酒,差点被呛到——比想象中烈多了。她悄悄把酒杯推远一些,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一个戴圆框眼镜的男子正在滔滔不绝:"所以说,马尔克斯通过这个家族的兴衰,实际上是在隐喻整个拉丁美洲..."
林舒晴努力想跟上讨论,但那些术语和分析像天书一样从耳边溜走。她偷偷瞥了一眼农燕萍,发现对方专注倾听的样子,与平时温柔的模样判若两人。
话题转向"魔幻现实主义中的时间处理"时,林舒晴看着周围人热烈讨论的情形,突然有种误入异国的错觉。
"...我认为这种非线性叙事正是..."农燕萍说着,忽然注意到林舒晴困惑的表情,"小晴,你有什么看法吗?"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过来。林舒晴耳根发烫,低头看看笔记上画的几个问号和小人,硬着头皮开口:"我就是好奇...为什么大家不聊聊那个美人儿蕾梅黛丝?她飞上天那段多美啊,像漫画分镜一样..."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轻笑出声:"确实,从视觉艺术角度解读会很有趣。"
"对吧!"林舒晴眼睛一亮,胆子大了些,"而且我觉得,那个老是做小金鱼的奥雷里亚诺上校,他一遍遍做同样的事,就像我们画漫画时的分镜重复,为了表现时间的流逝和..."
她突然停住,意识到自己又把话题扯回了漫画。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林舒晴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去。
农燕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类比很有意思。重复动作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在视觉媒介中确实更直观。"
讨论渐渐转向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异。林舒晴惊讶地发现,自己无心的一句话竟然引发了新的讨论方向。后半场她放松了许多,甚至敢于举手提问那些在她看来过于晦涩的段落。
读书会结束后,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开。林舒晴帮农燕萍收拾酒杯和盘子,小声问道:"我是不是搞砸了你的读书会?"
"怎么会?"农燕萍惊讶地抬头,"你带来了新鲜视角。李教授——就是那个戴眼镜的——后来还跟我说,你的解读很有启发性。"
林舒晴撇撇嘴:"得了吧,我看他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闯进哲学课的小学生。"
农燕萍轻笑出声,将最后一本书塞进书架:"他只是不习惯有人用那么简单直接的方式点出重点。学术界有时候...太喜欢复杂化了。"
"所以你真的不介意我完全没读懂那些隐喻?"
"当然不介意。"农燕萍关上灯,两人并肩下楼,"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读《百年孤独》时,也只记住了飞上天的美人和会吃土的女孩。"
林舒晴撞了下她的肩膀:"骗人!你肯定是那种从小就能背《战争与和平》的天才儿童。"
农燕萍在书店门口停下脚步,夜色中她的侧脸格外柔和:"事实上,我十四岁前只看漫画。"
"什么?!"林舒晴瞪大眼睛,"真的假的?"
"真的。"农燕萍微笑着回忆,"后来我的语文老师没收了我的《凡尔赛玫瑰》,塞给我一本《飘》,说'看看真正的文学'...我赌气看完,却意外爱上了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林舒晴做出夸张的晕倒动作:"我要把这个故事告诉所有说我漫画肤浅的人!"
夜风拂过,农燕萍不自觉地拢了拢衣领。林舒晴立刻注意到:"冷吗?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我家就在拐角。"农燕萍犹豫了一下,"不过...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陪我走一段?"
路灯下,两人的影子时而交错时而分开。林舒晴兴奋地谈论着自己对今天讨论的理解,农燕萍则耐心地补充背景知识。走到岔路口时,她们因为"文学与漫画哪个更能表达情感"争论起来,各执一词,最后同时笑出声。
"我们好像在演《爱在黎明破晓前》。"林舒晴笑着说。
农燕萍眨眨眼:"只不过我们争论的是创作形式而不是 reincarnation。"
"哇,你连这种冷门梗都知道?"林舒晴夸张地捂住胸口,"我宣布你是我见过最酷的作家。"
农燕萍笑着摇头:"到家了。要上来喝杯茶吗?"
林舒晴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十一点:"下次吧,明天一早还有编辑会议。"她顿了顿,"今天真的很开心,虽然大部分讨论我都听不懂..."
"你会喜欢的。"农燕萍突然说。
"嗯?"
"下个月我们讨论《雪国》,有很多视觉化的描写...很适合漫画改编。"农燕萍的声音轻柔,"如果你有兴趣的话。"
林舒晴眼睛一亮:"绝对有兴趣!"她掏出手机,"我把日期记下来...等等,先加个微信吧,方便联系,私人的。"
农燕萍报出自己的号码,几秒后,林舒晴的手机响起提示音。她低头一看,噗嗤笑出声——农燕萍的头像也是一个线条的奶瓶,名字很有反差,就是"宇宙超级无敌漂亮美少女"。
林舒晴看着这个微信名不禁傻笑起来“呵哈,奶瓶这个名字…”
农燕萍脸颊微微发烫,有些不好意思:"因为现实生活太沉闷,才会在网上..."
"嘿嘿,超级可爱,人如其名!"林舒晴迅速把备注改成"奶瓶老师",然后发了个猫咪表情包,"好啦,以后我们可以随时讨论文学和漫画哪个更厉害~"
农燕萍无奈地笑了:"晚安,小晴。路上小心。"
"晚安!"林舒晴挥挥手,转身蹦跳着离开,又突然折返,"等等,差点忘了!"她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给你的。"
农燕萍疑惑地接过:"这是...?"
"读书笔记!"林舒晴骄傲地说,"我提前看了《百年孤独》的简介和书评,做了些功课...虽然最后还是没派上多大用场。"
农燕萍捏着信封,一时说不出话来。林舒晴趁机挥手道别,这次真的跑走了。农燕萍站在楼下,直到那个活泼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上楼。
回到家,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里面是几张手绘的《百年孤独》关键场景漫画,旁边密密麻麻地写着林舒晴的理解和问题。最后一张画着Q版的农燕萍和林舒晴坐在一堆书上争论,对话框里写着"文学vs漫画——未完待续!"
农燕萍小心地把这些画贴在书桌前的软木板上,手指轻轻抚过那些活泼的线条。她拿起手机,拍下其中一张发到朋友圈,配文:「最好的读书笔记。」
接下来的几周,两人养成了一种奇妙的交流习惯。林舒晴每天早上都会发一张搞笑梗图或新画的草图给农燕萍;农燕萍则会回复一段正在读的书摘或自己的读后感。有时候他们争论某个角色的动机,有时候则分享创作中的小突破。
农燕萍的编辑张姐注意到她最近社交动态异常活跃,委婉地提醒她注意与"网红艺术家"交往的分寸。农燕萍只是笑笑,继续在深夜回复林舒晴发来的最新漫画分镜。
五月中旬的一个周五,林舒晴正在工作室赶稿,手机突然响起。是农燕萍发来的消息:「下周三是我的生日,几个朋友准备小聚一下。你有空吗?」
林舒晴立刻丢下数位笔,飞快回复:「当然有空!时间地点发我~需要我带什么吗?」
农燕萍回复说不用带任何东西,但林舒晴已经打开了一个新的购物网站。她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搜寻完美的生日礼物,却都不满意。最后,她灵机一动,翻出了农燕萍曾经在采访中提到过的一本绝版诗集。
接下来的三天,林舒晴跑遍了全市的旧书店,终于在大学城一家偏僻的书店找到了那本《雨中的三月》。书已经绝版多年,封面有些泛黄,但内页完好。书店老板是个慈祥的老人,听说是送朋友的生日礼物,特意用牛皮纸精心包装,还系上了墨绿色的丝带。
生日当天,林舒晴比约定时间早到了一小时,躲在咖啡店角落准备最后的惊喜。她从包里拿出自制的手绘贺卡——上面画着农燕萍的三只猫和她的三只狗开茶话会的场景,角落里还藏着她们两人的Q版形象。
"完美!"她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小心地将贺卡和书放在一起。
农燕萍的生日聚会在自己家举行。除了读书会的几位成员,还有两位农燕萍的圈外朋友,袁一琦和段艺璇。林舒晴是最后一个到的,她悄悄把礼物藏在身后,溜到农燕萍旁边的空位。(其实YYQ是她们两个的共同好友,能在这里见到两人都有点惊讶
"生日快乐!"她小声说,趁大家不注意时迅速将礼物塞到农燕萍手里,"待会儿再打开。"
农燕萍捏了捏包装,眼睛微微睁大,但还是顺从地把礼物放在一旁。晚餐气氛轻松愉快,林舒晴惊讶地发现自己在这些"高知分子"中也能谈笑风生了——多亏了这几周农燕萍给她恶补的文学知识。
甜点上来时,段艺璇端出一个精致的抹茶蛋糕,上面插着"30"数字蜡烛。大家唱完生日歌,农燕萍闭上眼睛许愿,然后吹灭蜡烛。在众人的掌声中,她开始拆礼物。
读书会的朋友送了一套限量版钢笔,段艺璇送了手工制作的羊绒围巾,袁一琦则送了一把做工精致的木吉他。当农燕萍拆开林舒晴的礼物时,她的手明显颤抖了一下。
"这是..."她轻轻翻开诗集扉页,那里有作者亲笔签名,"我找这本书找了五年..."
林舒晴咧嘴一笑:"采访里你说过这是你最喜欢的诗集,我就想碰碰运气..."
农燕萍接着打开贺卡,看到里面的画时,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她转向林舒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谢谢。"
那一刻,林舒晴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捏住。农燕萍的眼眸在摇曳的烛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宛如盛满了细碎的星光,那画面美得令人屏息,让她生出一种近乎执念的渴望——要将这一瞬永远铭刻在心底。
聚会结束后,林舒晴主动提出送微醺的农燕萍回家。夜风轻拂,农燕萍紧紧抱着那本诗集,像是捧着什么珍宝。
"今天开心吗?"林舒晴问。
农燕萍点点头,突然停下脚步:"小晴,我..."她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改口,"谢谢你找到这本书。它对我...很特别。"
林舒晴想追问,但农燕萍已经继续向前走了。送她到家门口时,农燕萍突然转身轻轻拥抱了林舒晴,茉莉香气瞬间包围了她。
"晚安。"农燕萍迅速松开手,消失在门后。
林舒晴站在原地,胸口还残留着那个拥抱的温度,震惊-回味-害羞。回家的路上,她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农燕萍发来的消息:「今天是我这些年过得最开心的一个生日。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林舒晴正要回复,另一条消息跳出来。是她的漫画编辑陈姐:「明天下午三点,别忘了带《星语者》第四话的完稿来开会。别又说没画完!」
林舒晴这才想起,自己已经连续三天没碰《星语者》了——她满脑子都是农燕萍新书里的气象学家和街头艺术家的故事。她看了看时间,凌晨一点。如果现在开始赶工,或许能在截稿前完成...
她叹了口气,回复农燕萍:「能认识你才是我最大的幸运!晚安,做个好梦~」然后给陈姐回了个"OK"手势。
回到家,林舒晴泡了杯特浓咖啡,打开绘图软件。屏幕上,《星语者》的主角正等待着她赋予生命,而她的脑海里,却全是农燕萍收到礼物时闪闪发光的眼睛。
"糟糕..."她揉了揉脸,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这下真的完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