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十二星座不落单
本书标签: 校园  群像 

图书馆的沙沙声

十二星座不落单

市中心的区级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外周六下午的阳光正好,暖融融地铺洒在窗边的座椅和书架上。室内温度适宜,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的油墨香气、木质的温润气息,以及一种只有图书馆才有的、令人心神宁静的庞大沉寂感。周末的图书馆人不少,但大家都自觉遵循着最基本的静音规则,只有轻轻的脚步声、翻书的“沙沙”声、笔记本键盘的轻微敲击声,还有若有若无的空调送风声,交织成一种独特的白噪音。

在图书馆三楼一个相对僻静的共享学习区——一张巨大的长条形实木书桌和周围的几排书架圈出的安静小天地,高二星耀班的学习小组正在这里“集体闭关”。

长桌靠窗最明亮的一端,几乎是绝对的焦点。物理竞赛资料、厚厚的数学分析题典、草稿纸堆成了小山。这里坐着姜望溪、简宁和同样擅长理科的同班同学吴思哲。

姜望溪坐在桌角的位置,她穿着极简的灰色连帽卫衣和黑色运动裤,短发服帖。她的面前摊开的不是习题册,而是她标志性的深蓝色皮质计划本和一个巨大的、打开的数独图册(据说是她的深度思考调节器)。她手中握着一支四色圆珠笔,红蓝黑绿在不同的时间格和待办事项上切换,指尖快速而精确地移动着。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桌上堆叠的资料和打开的平板电脑(上面是三人共享的思维导图云协作文档),大脑如同一台精密计算机高速运转着。她不时在计划本上划掉一项,或在文档里补充关键的时间节点和步骤逻辑划分。当简宁或吴思哲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需要暂停讨论时,她会立刻精准地介入:“这部分涉及拉格朗日乘数边界值,思哲主攻,下午四点前完成推导验证。简宁,你集中突破向量场的旋度梯度矛盾点,望溪,建模参数交给我在五点半前整合进总表。中间留十五分钟小组交叉复核错误逻辑链。OK?”语速快而清晰,逻辑链条紧密到滴水不漏,将庞杂繁复的难点拆解分配,并赋予明确的时间节点,高效得令人窒息。吴思哲点点头,立刻埋头演算起来。简宁也推了下眼镜,目光更加专注地聚焦在她那一堆复杂的微分方程算式草稿上。

长桌的另一个角落,光线稍暗一些的沙发椅区,“同桌组”李雷和韩梅梅正面对面坐着。他们共用一副耳机线(各自戴一边耳机),手里各自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词汇书。韩梅梅表情严肃,皱着眉头,小声地用极其清晰且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调朗读着一个复杂的专业词汇:“A-n-t-i-t-h-e-s-i-s……” 然后停顿,侧耳倾听。

耳机里传来标准读音。李雷立刻接上中文释义和例句:“对偶;对照;反题……例句:The concept of liberty is often placed in antithesis to that of necessity.” 韩梅梅仔细听完,用红笔在自己的词汇书上划掉这个单词,然后翻开下一页:“Next. C-o-r-o-l-l-a-r-y……” 两个人表情认真,声音低微到只有彼此能听见,像两棵在知识土壤里努力汲取养分的小树苗,配合无间,形成了一种朴素的互助节奏。

在离咖啡休闲区和书架区较近的沙发群区域,孟晚瑜正占据着一个柔软的皮质单人沙发。她手里捧着一本封面是诱人水果挞照片的精装厚书——《世界蛋糕图鉴》。翻看的动作舒缓优雅,眼睛却闪烁着异常专业的光芒,仿佛在解读最高深的密码。她纤细的手指划过精美的图片,时而停下来,用手机备忘录快速记下某个特殊的裱花技巧名称(如:蒙布朗的螺旋栗子泥挤压法),或是一种罕见的果酱熬煮配比(如:覆盆子玫瑰荔枝酱)。她旁边的小茶几上,除了摊开的笔记本和一支铅笔,还放着一个小巧的保温杯,杯口萦绕着淡淡的玫瑰花果茶香气。安静恬淡的姿态与远处紧张竞赛组形成鲜明对比,却又构成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侧面。

而在靠近人文社科区高耸的书架附近,唐姝靠墙坐在地板的一个蒲团软垫上。她那总是挎在肩上的相机包放在脚边。她面前摊开着几本巨大的摄影图册和旅行杂志:《国家地理经典摄影》、《极光国度》、《尼泊尔徒步影像志》。她看得非常专注,眼神里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火苗。手中拿着一支荧光笔,在杂志上某些令人震撼的风光或人文摄影图片上小心地做着记号,或是在随身携带的速写本上用签字笔飞快勾勒下某个让她灵感迸发的构图轮廓(比如杂志上一张仰拍的、被巨大冰山包围的渺小企鹅,她在本子上画了简化的形态)。她时不时抬起头,望向窗外高远的天空,眼神放空,仿佛灵魂已经飞去了那辽阔的远方进行采风。脚边散落着几张随手拍的图书馆内部光影素描草稿。

作为班长和学习小组实际组织者之一(虽然主要是姜望溪牵头内容),顾清和并没有和任何一个小团体固定在一起。她像一个游走的节点,更像一个沉稳的压舱石。此刻,她正站在几排书架之外的管理区电脑检索台前。图书馆为方便学生查书设置的电脑屏幕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她操作鼠标,指尖在键盘上快速而轻巧地敲击着,似乎在查找着什么极其专业的文献资料(题目在屏幕上一闪而过:《现代学校行政架构中的项目管理效率模型研究》——天知道高二班长为什么需要查这个)。她的侧脸线条在屏幕光线下显得冷静而专注。偶尔她会走回长桌附近,不动声色地快速巡视一圈,看看几组人的进度和状态,确认所需资源是否充足(比如李雷和韩梅梅的水杯空了,她顺手去茶水间接了两杯温水回来放在他们桌角),然后又悄无声息地回到她的“管理信息检索”岗位上。这份沉着和效率感,无声地支撑着整个学习小组的空间秩序。

而在靠近入口处,光线相对柔和的窗边阅读椅上,坐着林小雨。她面前的桌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物理练习册和参考书。她在苏明玉和安时锦的极力鼓励下,终于鼓起勇气第一次参加这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高强度集体学习活动。她内心还是有些局促和不安,不时抬起眼看看周围——看看竞赛组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专注强度,看看同桌组一丝不苟的背诵,看看唐姝沉浸摄影世界的模样,看看顾清和安静检索的身影……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坐在她斜对角不远处的苏明玉身上。苏明玉也在一堆化学讲义和生物课本中安静地演算着,她的身姿坐得笔直,目光沉稳地在书页和草稿之间流动,手中的笔尖在纸上发出规律而平稳的“沙沙”声,像一个稳定恒定的节拍器。她身边还放着一个小小布袋子,里面装着自己准备的水果和坚果零食。苏明玉似乎察觉到了林小雨的目光,从题海中抬头,给了她一个极其温和的、充满鼓励的无声笑容,眼神明亮而肯定,仿佛在说:“别怕,你能行。我们都在这里呢。”然后很快又自然地投入回自己的学习中。

林小雨看着苏明玉安静的侧影,听着她笔下那平缓而持续的“沙沙”声,再看看周围同学们都沉浸在自己目标中的沉静姿态——姜望溪的精确规划、简宁的深入专注、孟晚瑜的沉浸式欣赏、唐姝的灵感发散、顾清和的沉稳支撑、苏明玉的温和守护……所有人都在向前,都在努力。

窗外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落进来,暖暖地照在她的书页上,上面那些复杂的公式仿佛也柔和了些许。林小雨深吸一口气,悄悄握紧了手腕上苏明玉给她的“幸运手绳”,指腹感受着白玉珠的温润。那份被包裹在安静氛围里的巨大同行的力量感,无声地浸润着她的心田。她低下头,指尖拂过额角一缕不太服帖的发丝,重新将目光聚焦在眼前那篇关于力学平衡的例题解析上。笔尖微微有些迟疑地划在纸页边缘,最终落了下去,发出细微的、谨慎的“沙沙”声,小心翼翼地加入了这个由无数“沙沙声”组成的、共同奔赴未来的能量场中。

窗外,城市喧嚣;窗内,只有纸张翻动、笔尖划过、以及年轻思想向知识深海沉潜时发出的,最悦耳的低语。

上一章 排练厅的小插曲 十二星座不落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月光下的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