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三节的自习课铃声刚响过,星耀班教室后方的“手工社&美食社联合义卖工作室”(其实就是教室后面空出来的一角,挂了个自己画的小牌子)就立刻热闹起来。几张课桌拼成简易的操作台,铺上了干净的素色棉布。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射进来,空气里弥漫着毛毡、布料的纤维气息,以及隐隐约约从隔壁美食社活动室飘来的香甜烘烤味道。
这里是手工社的主场。苏明玉坐在操作台中央的位置,正耐心地教导着刚刚加入手工社的林小雨。她动作轻柔而熟练,正用粉笔在剪裁好的深蓝色绒布上画出一个弯月的形状。苏明玉今天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亚麻色背带裙,围裙的口袋里插着几把不同规格的小剪刀和彩色线轴。
“小雨你看,”她的声音柔和得像春水,“先打好版型。星星的角和月亮的弧度,线条要圆润流畅。”她将画好的样子推给林小雨,“这块深蓝色绒布做发夹底布,星星和月亮用亮金色的棉布。裁剪的时候剪刀要垂直,边缘才会利落干净。”她拿起一把尖头小剪刀示范,动作精准稳当。
林小雨坐在旁边,手腕上还戴着苏明玉送的幸运手绳。她手里捏着小小的、亮金色的布料,神情有些紧张,但看得非常认真。她模仿着苏明玉的动作,小心翼翼地下剪刀:“嗯!明玉姐,我明白了……裁剪时用力要均匀……”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初学者的谨慎。
“对对对!就是这样!”坐在苏明玉另一边埋头踩着迷你电缝纫机的刘佳抬起头来,胖乎乎的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她正负责批量裁剪一种简单的碎花棉布,动作麻利,脚蹬着缝纫机踏板“哒哒哒”作响,缝制着“星星发夹”的基座。“小雨妹妹,别怕手生!多练练就好啦!你看我,刚开始缝歪扭得跟毛毛虫爬似的!”她说着大大咧咧地展示了一条自己早期失败作品,惹得旁边几个女生都笑起来,气氛轻松。
刘佳手边堆了不少半成品:深蓝底布上贴着金色星星月亮图案的、用精致蕾丝包边的、点缀着小珍珠的……都是等待组合胶粘的发夹基座。
操作台另一头,孟晚瑜正被一群兴奋的社员(包括眼巴巴望着的张伟)围着。美食社社长穿着深绿色的帆布围裙,上面还沾着一点面粉。她手中拿着裱花袋,正在一堆刚刚出炉冷却好的圆形马卡龙表面,尝试着不同的装饰图案。旁边放着一个电子秤、一个温湿度计,还有好几个装了不同颜色、状态各异的糖霜、果酱、巧克力酱的小碗。
“不行不行,这个粉色的甜草莓酱太流动了,滴下来会破坏形状。”孟晚瑜仔细用小刮刀试了下一个小碗里的果酱粘稠度,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了专业厨师的认真劲儿,“要稠一点,能挂在裱花嘴上的状态。”她又拿起装着深绿色糖霜的碗,旁边是几份不同的抹茶粉,“A君混合比例不行,水太多,上色饱和度不够,吃起来抹茶香味也淡了。B君颜色够了但糖太重,会压掉香气。试试把两份配方折中?思雨,记录一下:基础混合糖浆200g,调温至40度,加入精选抹茶粉18g,慢速充分搅拌融合后晾置五分钟,再搅入筛过的糖粉调至裱花所需硬度。”她语速流畅清晰,像是在背诵精密实验报告。
旁边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生立刻在手里的笔记本上飞快记录。张伟凑得更近了,眼睛死死盯着那些散发着诱人杏仁香的马卡龙。孟晚瑜拿起一个挤了白色螺旋花纹的马卡龙,举到张伟面前,嘴角带着一丝俏皮的笑意:“来,张伟同学,一号产品品鉴官,口感、甜度、抹茶香气回甘度,诚实反馈?”
张伟立刻挺直腰板,无比郑重地用夹子夹起那块马卡龙(避免破坏装饰),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他眯起眼,细细咀嚼品味:“嗯……外壳酥脆度正好!里面的抹茶馅……嗯!就是这个!刚刚好!抹茶味很香浓,但不是苦的,回甘很舒服!甜度刚好,一点都不齁!完美!晚瑜社长你是神!”他不吝赞美之词,表情幸福又认真。
“收到品鉴官认证!”孟晚瑜满意地笑了,示意记录员采纳B号配方。随即又拿起装着粉色果酱的裱花袋研究浓度调节。
苏明玉这边,林小雨已经缝好了第一颗小星星(边缘还略有不平整),正小心翼翼地把一小团白色的填充棉絮塞进去,然后用热熔胶枪黏在深蓝色的发夹底布上。她做得非常专注认真,鼻尖都沁出了细小的汗珠。苏明玉偶尔会轻轻帮她调整一下角度,或者指导她如何控制胶量避免溢出影响美观。
暖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这方小小的操作台上,落在裁剪好的布料、半成品发夹、闪闪发亮的缎带、散发着香气的马卡龙上,也落在那些聚精会神、投入创作或品尝的年轻脸庞上。一针一线,一糖一粉,在这里被赋予了温暖的期待。针线的穿梭,食材的调和,与安静教室里专注课业的翻书声一起,编织着属于校园的、最真实温暖的日常碎片,终将在艺术节的某个角落里,绽放出属于它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