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专属的大会议室里,长方形的会议桌铺着墨绿色的厚绒布,正上方挂着明亮的吊灯,将桌面照得纤毫毕现。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和纸张油墨的混合气息。高二艺术节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在召开。
坐在主位主持大局的是高二的学生会会长(一个高三学长),但真正掌控着星耀班方向盘的,是坐在他旁边的班长顾清和。她今天穿了件铁锈红的衬衫,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到最上面一颗,黑色的高腰西裤线条利落。她面前摊开着一个厚厚的活页夹,几支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已经摆好。她的眼神锐利,迅速扫过桌边围坐的十几位核心成员——来自各个班级的委员代表。
顾清和的声音清晰沉稳,语速不快,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各位,时间不等人。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多元·交融·创生’。我们需要打破壁垒,让每个社团、每个有想法的人都能找到发光发热的舞台。”她用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核心目标:“第一,确保全校性展示框架稳固高效;第二,精品社团深度资源支持落地;第三,创新跨界项目孵化优先级提高;第四,参与度最大化学生覆盖面……”她条理清晰地将艺术节的骨架勾勒出来。
坐在顾清和斜对面的安时锦微微点头,手里拿着一个设计精巧的皮质笔记本。她穿着一身米色高领毛衣和咖色的毛呢半身裙,优雅知性,气质沉静。文艺委员的重任落在了她肩上。她接话道:“文艺板块主要包括两大块:舞台表演类和静态展示类。舞台表演类需要统筹各个分舞台的时间表(主舞台、实验小剧场、露天音乐角),以及协调从初审到彩排、正式演出的全流程资源,包括灯光音响道具时间表。静态展示类则是校美术长廊的布展协调(绘画、摄影、雕塑、手工等)。”她的声音柔和但清晰,逻辑缜密,“各社团的节目提交截止期是这个周五下午五点,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最优时间段分配。剧本、乐谱、编舞构思稿提交渠道已经开放。”她将一份清晰的资源申请表单推到会议桌中央供传阅。她的方案细腻周到,很快获得了几个社团负责人的赞同目光。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离顾清和不远位置的陈雪菲,轻轻地清了清嗓子,脸上绽放出无可挑剔的甜美笑容,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和谦逊:“顾班长,安委员,我有一个小小的想法不知道合不合适说。我看到这次主持工作又落在了我们温疏棠同学身上(艺术节传统惯例),温同学才华横溢肯定没问题,但……”她话语顿了一下,眨着扑闪着长睫毛的大眼睛,语气充满了“集体荣誉感”和“培养新人”的真诚,“艺术节是我们全体同学的大事!不能总依赖经验丰富的老骨干,也该给一些有潜力的新同学机会,形成梯队传承嘛。我想……我想申请尝试一下,和温同学搭档主持部分环节,比如那个开放麦之夜?这样既能减轻温同学的压力,给她更多时间准备自己的古典舞节目(听说这次独舞很惊艳),也能让更多有志向的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体验舞台的锻炼。而且……两个人的配合互动,有时比一个人主持氛围更轻松活泼呢?”她说得情真意切,眼神恳切地看着顾清和和安时锦。
会议桌上有短暂的安静。安时锦微微蹙眉,思考着可行性。顾清和则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冷静地看着陈雪菲:“主持工作的选拔标准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我们鼓励新生力量,”她语调没有任何起伏,“但前提是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稳健的台风和强大的控场能力,尤其是主舞台这种大型场域。开放麦之夜需要更专业的主持人引导节奏和氛围把控,确保环节流畅不冷场。陈雪菲同学,你之前在班上演讲比赛的节奏感把握和台风表现,我们综合评估过,暂时不符合晚会性质主持的要求。至于搭档问题,我们有成熟的候补梯队方案(指安时锦或者高年级经验者)。你可以先尝试参与你们班或社团内部主持锻炼。”
顾清和的拒绝直接而基于事实,没有任何个人情感色彩。陈雪菲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了零点一秒,随即又努力维持住那甜美无害的模样,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甘。她掩饰性地端起面前的水杯,指尖用力有些发白:“啊,这样啊……没关系没关系。是我考虑不周到了。我只是觉得……想着多为大家分担一点。”她微微低下头,做出有些失落但又坚强接受的样子。
“想法是好的。”顾清和公事公办地补充了一句,立刻转向科技委员蒋临书的方向,明显要进入下一个议题,没给陈雪菲继续发挥的空间,“科技社方面有什么创新点子?时间不多,直接切入重点。”
一直被会议流程压得百无聊赖、几乎要把面前文件折成纸飞机的蒋临书,立刻像摁了激活键一样精神起来。她把那架自己刚偷偷捏出来的小型无人机模型(用回形针和笔帽做的)推到一边,直接点开平板投射到会议桌旁边的大屏幕上:
“科技社项目申请立项:‘星河触摸’互动体验装置。”屏幕上是炫酷的概念设计图——一个穹顶投影空间,“关键词:多模式人体姿态动态捕捉(手势识别)、AI实时算法生成画面、物理触感反馈系统(微风、震动频率)、沉浸式多模态感官空间。具体功能方向:体验者身处穹顶中心,无需设备,只需张开手或挥手,可‘触碰’并触发预设光影流动,如‘点星成河’效果。或者原地旋转,引发‘星云坍缩’模拟景观……装置将结合视觉(生成图形)、触觉(反馈气流/微震)、听觉(环境音效)多维度模拟宇宙探索沉浸感。位置首选:图书馆一楼阳光穹顶旁空地。所需资源列表如下……”她语速飞快,手指在平板操作上滑过,投影屏幕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资源支持列表,包括复杂的设备需求、电力供应负荷要求、软件支持接口等等。
会议桌上一片寂静。来自传统艺术社团的委员们(比如合唱团团长)看着那复杂的概念图和术语,面面相觑,显然有点跟不上节奏。
顾清和却眼睛一亮,没有丝毫犹豫地直接在清单重点上画了个圈(设备要求虽高但学校确实有部分资源可以调用),对蒋临书说:“方案核心创意通过。具体资源配置可行性,会后一小时,你和我,加上后勤部、网络中心负责人单独开会碰撞可行性。技术部分你全权负责方案完善,确保安全可控。”她的决断干脆利落。
“行。”蒋临书干净利落地收回平板,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里闪烁着项目获批的兴奋小火花。她旁边的陈雪菲看着蒋临书那“不通人情世故”却轻易获得重视的样子,再看看自己刚刚被驳回的提议,默默地把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会议继续进行,安时锦开始细化舞台流程表时间节点,顾清和则飞快地处理着各部门提出的困难和资源申请,像一个高速运转又掌控力极强的处理器。策划桌前的“硝烟”暂时平歇,但无形的竞争和角力,已经在各个方案推进的道路上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