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要的全市高三模拟联考成绩公布。当简宁看到自己数学卷子上那道因计算失误而失分的压轴题时,她的世界仿佛瞬间凝固了。鲜红的叉号像针一样刺眼,那个冰冷的分数与她预期的完美相差甚远。
处女座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在这一刻变成了沉重的枷锁。她感到一阵眩晕,胃里翻江倒海。她强迫自己冷静,分析错题,但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嗡嗡作响。失败的恐惧和对自己的失望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留在教室讨论题目,而是抓起试卷,低着头快步离开了教室,径直走向了放学后空无一人的物理实验室。
实验室里光线昏暗,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天光。简宁背靠着冰冷的实验台,慢慢滑坐在地上。她紧紧攥着那张试卷,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眼泪无声地滑落,滴在试卷上,晕开了墨迹。她咬紧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肩膀却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那份一直支撑着她的、名为“完美”的支柱,仿佛在这一刻出现了裂痕。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苏明玉是来找遗落的画笔的,却意外看到了角落里蜷缩的身影。她愣了一下,随即放轻脚步走了过去。
她没有说话,没有问“怎么了”,只是安静地在简宁身边坐下。她看到简宁手里紧握的试卷和地上的泪痕,瞬间明白了。她从保温杯里倒出一杯还温热的红枣桂圆茶,轻轻放在简宁手边。然后,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好的小点心——是孟晚瑜早上给她的抹茶红豆酥。
苏明玉没有试图安慰,也没有讲大道理。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像一株安静的植物,散发着无声的温暖和陪伴。实验室里只剩下简宁压抑的啜泣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
过了许久,简宁的情绪渐渐平复。她拿起温热的杯子,小口啜饮着,甜暖的滋味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一丝寒意。她拿起那块点心,默默地吃着。苏明玉这才轻声说:“晚瑜说,吃点甜的,心情会好一点。”
简宁点点头,依旧没有说话,但紧绷的身体明显放松了一些。
第二天,简宁在自己的笔袋里发现了一张折得很小的纸条。展开一看,是林一禾用彩色笔画的一幅简单却温暖的小漫画: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人(一看就是简宁)坐在书堆里,头顶一个乌云,但旁边有一个大大的笑脸太阳,伸出许多小手,有的递笔记,有的递点心,还有一个小手在拍她的背。旁边写着:“宁宁大神!乌云会散!太阳(我们)一直在!加油!”
看着那稚拙却充满心意的画,简宁的嘴角微微弯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她将纸条小心地夹进了自己的错题本里。那份无声的拥抱和笨拙的鼓励,如同黑暗中的微光,让她知道,她并非独自一人面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