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的古典舞集训基地,排练厅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温疏棠穿着练功服,汗水浸湿了额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一段敦煌舞的高难度组合——连续的急速旋转接腾空跃起,落地后接一个需要极强控制力的下腰动作。
她的眼神专注而锐利,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到位,哪怕肌肉已经酸痛得发抖,呼吸也变得急促。指导老师的要求极其严苛,一个眼神的不到位,一个指尖的偏差,都会被要求重来。旧伤的部位隐隐传来酸胀感,提醒着她不能有丝毫松懈。这是为顶尖艺术学院专业考试准备的独舞片段,容不得半点瑕疵。
休息间隙,她靠在把杆上,拿出手机。屏幕上跳出安时锦的视频通话请求。
“疏棠!练得怎么样?”安时锦活力满满的声音传来,背景似乎是她的大学舞蹈室。
“还好。”温疏棠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
“看你脸色有点白,是不是又练太狠了?旧伤没事吧?”安时锦敏锐地察觉到。
“没事。就是那个‘飞天三旋’接‘反弹琵琶’的衔接,总觉得落地不够稳。”
“那个啊!核心要收得更紧!落地瞬间脚踝要有弹性!你试试这样……”安时锦立刻在镜头前示范起落地的细节动作,分享着自己的经验,“还有,练完一定要好好拉伸!尤其是大腿后侧和腰背!我发你个新的拉伸组合视频,你试试看!”
两人隔着屏幕交流着动作细节,安时锦的示范和鼓励像一剂强心针。挂断视频后,温疏棠按照安时锦的建议调整了发力方式,感觉顺畅了许多。
晚上回到宿舍,她又在手机上收到了林一禾发来的信息,是一首她写的小诗:
《舞者·光》
脚尖轻点,是心跳的鼓,
旋转的裙摆,是时光的舞。
汗水滴落,化作星辰路,
旧伤是勋章,刻着不服输。
痛楚的低语,终会臣服,
于你眼中,那团不灭的火炉。
舞台中央,光为你停驻,
因你灵魂,在寂静中高歌不诉。
诗句虽显稚嫩,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理解、鼓励和由衷的赞美。温疏棠看着手机屏幕,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她将这首诗保存在了手机里。
考试的日子终于到来。在专业的录像棚里,灯光聚焦。温疏棠穿着精心准备的敦煌舞服饰,妆容精致。音乐响起,她化身壁画中飞天的精灵,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和内在的力量。那段苦练的“飞天三旋”接“反弹琵琶”,她完成得行云流水,落地轻盈而稳定,眼神流转间,将敦煌舞的神秘、飘逸与力量完美融合。
录像结束,她微微喘息,额角挂着汗珠,但眼神明亮如星。她知道,自己已经倾尽全力。录像片段被严格保密,等待学院的评审,但那份在幕后付出无数汗水与坚持所换来的惊艳瞬间,已深深烙印在她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