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运晨那句“想看你穿那件蓝色毛衣”的留言,让时桉心里轻轻晃了一下。她真的把那件软乎乎的毛衣翻出来,放在书桌边的椅子上,想着下次视频的时候一定记得穿。
可现实总是没那么容易凑巧。伦敦和北京,隔着的不仅是七千公里,还有七个小时。
LSE的课业压力名不虚传。时桉选的《跨境并购高级专题》简直能要人命。每节课都像打仗,教授噼里啪啦地丢出一堆真实案例改编的难题,跨国法律冲突、反垄断陷阱、税务迷宫……一堆术语砸得人头晕。课后要读的东西更夸张,动不动就是上百页的英文材料,她经常在图书馆熬到保安过来催人:“Sorry, we're closing.”
时差,成了他们之间最狡猾又最无情的“第三者”
想到自己夸口要拿最高分,也想着早点忙完能跟何运晨多说几句话,时桉几乎长在了图书馆。咖啡一杯接一杯,黑眼圈一天比一天深。她不是简单地背法条,还得学着用律师的思维方式,在成千上万的判例里找依据,猜对方下一步会怎么出招。
何运晨那边也不好过。他手头那个跨国并购案正卡在最要命的环节——尽调和谈判。对方律师团队个个都是人精,一点细节都不放过。他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看文件、对数据、模拟攻防,常常一抬头,外面天都黑透了。手机屏幕上映出时桉笑着的脸,是他唯一能喘口气的瞬间。好几次他想打电话给她,又怕她正在休息,拇指悬在拨号键上半天,最后还是锁了屏。
时差,成了他们之间最烦人又躲不掉的第三者。
时桉下课回到住处,伦敦刚亮起夜灯,何运晨那边却已是深夜。她很想给他打电话,说说今天课上那个变态的反垄断案例,或者撒娇吐个槽说学校三明治难吃得要命。可电话拨过去,不是没人接,就是他带着睡意、哑着嗓子接起来
何运晨桉桉…刚眯着…怎么了?还好吗?
她一肚子话立马咽了回去,只剩一句
时桉没事没事,你快睡!我就是…想你了。晚安
电话挂得飞快,心里却莫名发空。
有时何运晨终于从会议里脱身,北京正是大白天,他兴致勃勃拨视频过去,却看见时桉顶着两个黑眼圈,在图书馆强撑着看书。她努力冲他笑,可声音都是飘的,说着说着脑袋就往下一坠一坠,像钓鱼似的。
何运晨快去睡觉!现在!立刻!
他又好气又心疼
时桉马上…看完这一段就……
她声音糊成一团,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何运晨拿她没办法,只能隔着屏幕默默看着。直到她呼吸变沉、手机歪在书上,他也不敢挂断,就怕吵醒她。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屏幕里她的侧脸,好像这样就能碰到真人。
他们拼命想着对方,可作息总是对不上。微信聊天记录里堆满了延迟的问候:
「今天降温,你那儿暖气够吗?记得戴围巾啊。」(发送时间:北京08:15 / 伦敦00:15) 「刚搞完模拟法庭!被教授怼惨了,但真的学到好多……想听你说说!」(发送时间:伦敦18:30 / 北京02:30) 「并购协议签了!累成狗……好想抱你充个电。」(发送时间:北京23:45 / 伦敦15:45) 「学校食堂今天居然有叉烧!虽然味道怪怪的但还是感动哭了!好想跟你一起吃啊。」(发送时间:伦敦12:30 / 北京20:30)
每一条消息发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可落到对方手机上,不是深夜就是正忙。总要等上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才能收到一句带着时差的回复。再热的想念,这么来回折腾,也慢慢凉了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