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满迫不及待地翻开墨蓝色剧本的第四页。新的指令赫然在目:
“关键第四步:制造‘共患难’或‘深夜独处’氛围。目标顾言深近期为准备‘启明星杯’决赛,常于周五晚延长图书馆自习至闭馆(九点半)。你需同样‘刻苦’学习至最后。闭馆时,‘恰逢’图书馆电路故障(短暂黑暗环境,约1分钟)。制造适度惊慌(如轻呼、书本掉落),目标将出于责任感/绅士风度主动靠近确认安全,并可能提议一同离开黑暗环境或护送至门口。”
“预期效果:黑暗环境下的短暂靠近易引发心跳加速与暧昧氛围,共同经历‘小意外’增强联系感。注意:惊慌需真实但克制,避免过度夸张。”
凌小满的心又提了起来。电路故障?制造黑暗?这听起来比跳高失误还要刻意和危险!她脑海中瞬间闪过各种恐怖片场景。林晓晓得知后更是激烈反对:“小满!这太离谱了!万一不是短暂故障呢?万一有人趁乱……不行不行!这剧本简直在玩火!我们得报警……不是,报警抓剧本!”
然而,运动会那次“修正”后成功的喜悦和对顾言深专业指导的悸动,让凌小满对剧本(或者说对顾言深“修正”后展现的可靠)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任。她甚至自我说服:“也许……剧本知道电路系统维护时间?或者顾言深能搞定?” 她决定相信一次“修正”。
周五下午,学生会办公室
顾言深看着墨蓝剧本上关于“电路故障”的指令,眉头紧锁。他快速翻开黑色笔记本,笔尖带着一丝罕见的急促:
“剧本第四步指令分析:核心诉求——制造独处与心跳加速的亲密感。原方案(制造电路故障)风险:1. 安全隐患巨大;2. 极易引发恐慌;3. 违法且不可行;4. 手段拙劣,极易暴露。否决。”
“修正指令:完全摒弃‘电路故障’方案。替代方案:由我主动发起互动。执行点:周五晚图书馆闭馆前(九点二十五分),主动走向其座位,以学生会名义‘提醒’闭馆时间将至,并自然询问其是否还需要帮助
“修正理由:1. 绝对安全可控;2. 展现主动性(延续雨中送伞人设);3. 提供自然、合理的独处契机(从图书馆到校门口/地铁站);4. 符合学生会职责,行为正当;5. 效果更佳:主动邀约比被动‘救援’更能体现关注与意愿。预期效果:其惊喜感更强,互动更自然流畅。”
“执行要点:语气保持自然,理由充分。观察其反应,适时结束话题避免压力。”
写完修正案,顾言深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烫金的缩写“G.Y.S”。主动走向她,主动开口……这对他一贯保持距离的风格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修正”。但他清楚,要让她真正靠近,他需要迈出这一步。
周五晚,九点二十五分。图书馆的灯光柔和,只剩下零星几人。凌小满正心不在焉地翻着书,耳朵竖得老高,既期待又害怕听到“啪”的一声断电。她的神经紧绷着。
突然,一道修长的阴影笼罩了她的书桌。凌小满猛地抬头,心脏几乎停止跳动——顾言深正站在她桌旁!
“图书馆还有五分钟闭馆。” 他清冷的声音响起,和平常无异。凌小满下意识地点头:“哦…哦,好的,我马上收拾。” 她手忙脚乱地开始整理书本,心里疯狂呐喊:剧本的故障呢?!他怎么直接过来了?!
剧本修正点核心体现: 就在凌小满抱起一摞厚重的参考书时,顾言深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停顿:“这些书……需要帮忙拿吗?” 他顿了顿,目光平静地看着她略显吃力的样子,补充道,“或者,顺路到地铁站?天黑了,学生会建议结伴。”
轰——!凌小满的大脑一片空白!主动!帮忙拿书!顺路同行!这……这比剧本原定的“黑暗救援”要震撼一百倍!剧本修正后,他竟然主动提出了送她?!这简直是破天荒!
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让她一时忘了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他。顾言深似乎被她的呆愣看得有些不自在,微微移开视线,但并未收回提议,只是耐心地等着她的回答。
“啊?……好!好……谢谢顾同学!” 凌小满脸颊爆红,声音都带着颤音。她慌乱地把最重的两本书递给他,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指。一股细微的电流瞬间窜遍全身,她像被烫到一样飞快缩回手。
顾言深神色如常地接过书,仿佛那短暂的触碰从未发生。他率先转身:“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安静的图书馆,融入初秋微凉的夜色中。校园小径上路灯昏黄,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顾言深走在她外侧半步的位置,沉默着,但存在感极强。凌小满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混合着树叶的沙沙声。她偷偷侧目看他:路灯的光晕勾勒出他完美的下颌线,长睫低垂,神情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清冽的气息比雨中更清晰可闻。
这份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弥漫着一种令人心跳加速的、奇妙的张力。这是剧本没有写出的氛围,是真实夜色、真实同行带来的悸动。
走到一处略有坡度的小径时,凌小满光顾着偷看顾言深,脚下不小心绊了一下,身体一个趔趄。
“小心。” 几乎是同时,一只温热有力的手稳稳地扶住了她的手臂。顾言深的动作快而自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感。他扶稳她后,立刻松开了手,仿佛只是履行了一个“同行者”的义务。
但那一瞬间的触碰和低沉短促的提醒,却像烙印一样烫在凌小满的心上。她甚至能感觉到他掌心传来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袖。这不是剧本里的“英雄救美”,只是一个下意识的、真实的反应。
“谢…谢谢。” 凌小满的声音细若蚊呐,脸烫得能煎鸡蛋。
顾言深只是“嗯”了一声,脚步却似乎放慢了一点,更靠近了外侧有坡度的位置。这个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调整,让凌小满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剧本会写他主动同行,会写他帮忙拿书,但会写他这样无声的、下意识的保护吗?
在地铁口分别时,顾言深将书递还给她,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淡淡说了句:“路上小心。” 便转身离开了。
凌小满抱着还残留着他体温的书,站在原地,望着他融入夜色的背影,久久无法回神。今晚的一切都像一场梦,一个由他主动开启的、比剧本更美好的梦。那份悸动,真实得让她心尖发颤。
与此同时,林晓晓的行动也有了进展。她利用课间,假装无意地靠近顾言深常坐的图书馆位置(靠窗第三桌),目光锐利地扫视地面和桌椅缝隙。终于,在桌子腿与墙壁的夹缝深处,她发现了一小片墨蓝色的、极细小的纸屑!与她在跳高场地发现的碎纸片材质颜色完全一致!这几乎印证了她的猜测:剧本的某些原始指令,是被顾言深撕毁并丢弃的!而且,他很可能就是在图书馆“处理”了它们!
黑色笔记本摊开在灯光下。顾言深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写下执行报告。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自己扶住凌小满手臂的那只手,似乎在回忆那一瞬间的触感。
他提笔,记录罕见地出现了停顿和删改:
“第四步修正案执行结果:表面成功。其反应:极度惊喜、紧张、害羞(符合预期)。互动自然达成(同行至地铁站)。”
“非预期变量:1. 其绊倒时,我的反应速度……超出了计划计算(纯粹本能)。2. 扶稳后,松开手的时机……有0.5秒的延迟(非必要)。3. 调整行走位置(靠外侧)……属于冗余保护动作(非剧本设定)。”
“自我观察: 在执行‘主动邀约’指令时,心率存在轻微异常波动。在其绊倒瞬间,波动加剧。原因分析:可能源于对突发意外的应激反应,以及对‘修正指令’执行效果的过度关注?”
“结论:修正指令达到预期效果,互动流畅度提升。但……存在不可控的生理性反应及冗余行为。需进一步观察自身状态是否影响后续计划精度。其绊倒事件……属意外,但结果(肢体短暂接触)客观上可能增强了‘亲密感’效果(待评估)。”
他写完,放下笔,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是他思考时的小动作。凌小满绊倒时那张惊慌失措又瞬间因他的扶持而染上红晕的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份因本能反应而产生的、计划外的心跳加速,以及松开手时那半秒的迟疑……这些微小的“失控”,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精密计算的计划里荡开了一圈圈陌生的涟漪。
他拿起那本墨蓝色剧本,翻到被撕掉的第三步和尚未执行的后续空白页。他的眼神复杂,不再是纯粹的掌控,而是多了一丝探究和……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被牵引的困惑。
“凌小满,”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有些飘忽,“你的‘意外’,似乎也开始能修正我的‘剧本’了?”
凌小满躺在床上,一遍遍回放着夜色中的同行:他主动的询问、他接过书时指尖的微凉、他扶住她手臂时的温热与力量、他无声调整位置带来的安全感、他低沉的那声“路上小心”……每一个细节都让她心跳失序,甜蜜得几乎要溢出胸腔。
她再次翻开那本墨蓝色的剧本,指尖划过第四步指令。这一次,她清晰地感觉到,指令的字迹确实与前面不同!更遑劲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更重要的是,今晚发生的一切——那主动的邀约、那自然的同行、那计划外的搀扶——虽然完美达成了“剧本”的效果,但过程却和指令描述截然不同!
一个强烈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压过了对剧本的迷信和对林晓晓警告的逃避:“剧本……真的能操控一切吗?还是说……那个主动走向我、下意识扶住我、在夜色中默默守护一侧的人……才是真实的顾言深?”
她将剧本紧紧抱在怀里,却第一次不是因为相信它的魔力,而是因为……剧本之外,那个在夜色中让她心动的身影,似乎比任何“设定”都更鲜活,更让她悸动不已。她对剧本的依赖开始动摇,对顾言深本人的好奇和探究,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缠绕上她的心扉。而林晓晓,则紧紧攥着那两片关键的墨蓝色碎屑,眼神坚定,她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了。感情的藤蔓与剧本的丝线,即将展开一场无声的缠绕与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