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河坪镇,变了许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油田的磕头机换了更先进的型号,日夜不停地在原野上起伏,只是声音比当年柔和了些。镇口的老槐树长得更粗壮了,枝繁叶茂,夏天依旧是纳凉的好地方。海边的礁石被海浪冲刷得愈发光滑,却依然记得那些年少年少女们的笑声。
桑妤和高飞扬的头发都染上了些白霜,却依旧每天一起去油田二中上班。高飞扬已经是校长,桑妤则成了桃李满天下的语文老师。他们的女儿念念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学的也是师范专业,说是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做个教书育人的老师。
“爸,妈,今年寒假我带男朋友回来啊。”视频里,念念笑得眉眼弯弯。
桑妤和高飞扬对视一眼,都笑了。“好啊,让我们看看是哪个小伙子有福气。”高飞扬说。
挂了视频,桑妤靠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夕阳:“时间过得真快,念念都要带男朋友回来了。”
“是啊,”高飞扬递给她一杯热茶,“想当年,你还是个转学生呢。”
桑妤笑了,眼里闪过年轻时的模样。那些紧张、忐忑、心动的瞬间,仿佛就在昨天。
李肆和程苗苗的汽修店开成了连锁,在好几个城市都有分店。他们的儿子继承了父业,成了一名优秀的汽修工程师。老两口早就不亲自打理生意了,每天的乐趣就是在河坪镇的海边散步,或者去看孙子。
“想当年,你还在医院里跟我求婚呢。”一次散步时,程苗苗笑着说。
李肆挠挠头:“那不是怕你跑了嘛。”
程苗苗捶了他一下,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程芽芽成了知名的程序员,在大城市买了房,娶了个温柔贤惠的妻子,生了对双胞胎。每年过年,他都会带着全家回河坪镇,给桑妤和高飞扬拜年。“桑妤姐,高老师,你们还是老样子。”他看着两人,眼里满是感激,“当年多亏了你们。”
“你自己争气。”高飞扬拍了拍他的肩膀。
袁山青和强小娃成了河坪镇的“神仙眷侣”。他们的画室开在海边,每天一起画画,一起看日出日落。袁山青的画越来越有味道,强小娃的插画也成了畅销书的标配。他们没收徒弟,却说:“画画是自己的事,开心就好。”
桑妤去看他们时,总能看到两人坐在画架前,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安静又美好。
罗政退休了,回到了河坪镇。他每天的生活就是钓鱼、下棋,偶尔和李肆他们聚聚,喝点小酒。“还是家里好啊。”他常常说,“外面再繁华,也不如河坪镇的海风吹着舒服。”
胡秋敏也回来了,在河坪镇开了家小小的书店,卖些新书,也租些旧书。她说:“这辈子跑了很多地方,还是觉得家乡最好。”书店里常常有孩子们的身影,桑妤知道,那是胡秋敏在默默资助镇上的贫困学生。
又是一个夏天,油田二中的操场上,一群孩子在追逐打闹,像极了当年的李肆、程苗苗、罗政他们。桑妤和高飞扬站在走廊上,看着这一幕,相视而笑。
“你说,我们是不是很幸运?”桑妤问。
“是啊,”高飞扬握住她的手,“遇到了你,遇到了他们,遇到了河坪镇,都是我们的幸运。”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河坪镇的每一个角落,洒在油田的磕头机上,洒在老槐树的叶子上,洒在海边的礁石上,也洒在桑妤和高飞扬的笑脸上。
属于桑妤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属于河坪镇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爱与守护的记忆,会像河坪镇的海水一样,永远流淌,永远鲜活。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平凡,却温暖;简单,却永恒。
番外日更
只有高飞扬的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