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挽离别
本书标签: 校园 

风把落叶吹成重逢的形状

挽离别

六月的风卷着最后一片顽固的夏叶掠过教学楼顶,慕明趴在课桌上,笔尖在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上悬了许久。窗外的法国梧桐开始褪成深浅不一的黄,阳光穿过枝叶时,不再有盛夏那种灼人的温度,反倒像被筛子滤过似的,在草稿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喂,这道解析几何的辅助线你怎么画的?”林雨的胳膊肘轻轻撞了撞他的胳膊,男生校服的袖口沾着点蓝黑钢笔水,“我卡了快十分钟了。”

慕明回神,把试卷往中间推了推。他的字迹清瘦,步骤写得像印刷体,在“过点A作BC的垂线”那一行用红笔标了个小小的箭头。“你看这里,”他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微哑,“把三角形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联立方程就行。”

林雨盯着看了半分钟,突然拍了下大腿:“我靠,原来这么简单!”他的动静惊动了前排正在打盹的同学,两人赶紧同时捂住嘴,对视着憋出一肚子笑。窗外的风恰好在这时涌进来,掀得试卷边角簌簌作响,带着一股晒干的桂花味——学校后门的那棵老桂花树,每年秋天都会把香气送进三楼的教室。

这是高二开学后的第四个星期,暑假像被风吹走的蒲公英,连影子都没留下。慕明的书桌右上角压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小学毕业那天拍的。照片里的女孩扎着高马尾,站在他斜前方,白裙子被风吹得鼓起来,手里举着半块没吃完的绿豆冰棒。沈楚河。这个名字在他心里藏了快六年,像颗埋在土里的种子,每年秋天总会悄悄冒点芽。

那年夏天结束得很突然。沈楚河家搬走的前一天,他们还在小区的梧桐树下弹玻璃珠,女孩赢走了他所有的彩色弹珠,却把最透亮的那颗蓝色的还给了他,说:“慕明,这个给你留着,等我回来找你玩。”第二天他抱着一兜新弹珠去她家时,只有紧闭的铁门和搬家公司留下的空纸箱,空气里还飘着她家常用的橘子味洗洁精的味道。

秋意一天天浓起来。早读课的窗外总能看见清洁工在扫落叶,哗啦哗啦的声响和课本翻页声混在一起。慕明和林雨成了教室里最“晚”的人,每天放学后都会多留一个小时,直到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像两条会移动的墨线。

“你说咱们这次期末能不能冲进前五十?”林雨啃着面包,眼睛盯着排名表上自己的名字——第127名,像颗顽固的石子卡在半 山腰。

慕明正在整理错题本,闻言抬头看了眼窗外。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几片叶子打着旋儿从三楼坠落,像被点燃的蝴蝶。“不知道,”他顿了顿,把钢笔帽扣好,“但至少比上次进步。”上次月考,他的名字在第89位,林雨在132。两人在公告栏前站了很久,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像在看一张看不懂的地图。那天也是秋天,风把林雨的校服外套吹得像面旗子,男生挠了挠头说:“要不,咱们拼一把?”

于是他们的秋天被分割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段:课间十分钟趴在桌上算题,午休时啃着面包对答案,晚自习后踩着满地碎金似的落叶往校门口走。林雨总爱抱怨数学太难,慕明就把自己的错题本给他看;慕明的英语作文总被扣格式分,林雨就拿着红笔在他的本子上画波浪线:“这里要空一行!你是不是想让老师累死?”

十一月的某场雨里,他们在教室待到快熄灯。保安大叔拿着手电筒在走廊里喊:“还有人没走吗?”两人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跑出教学楼时,雨丝斜斜地打在脸上,带着清冽的凉意。林雨突然指着操场边的银杏树笑:“你看那叶子,像不像一把把小扇子?” 慕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满树金黄在雨里轻轻摇晃,地上铺着厚厚的一层,踩上去会发出沙沙的声响。他想起小时候,沈楚河总爱捡银杏叶夹在课本里,说要攒够一百片就做成书签。那天她穿着黄色的小雨靴,在银杏树下跳来跳去,靴子踩在水洼里溅起的水花,落在他的白衬衫上,像一串透明的星星。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那天,是个难得的晴天。公告栏前挤满了人,慕明和林雨挤不进去,就在人群外踮着脚看。林雨先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第63!我靠,我第63!”他激动得抓住慕明的胳膊,力道大得像要把骨头捏碎。

慕明的目光在排名表上慢慢移动,终于在第37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不算顶尖,但比上次前进了五十多名。林雨拍着他的肩膀大笑:“行啊你小子,藏拙呢?”阳光落在两人脸上,带着冬天来临前最后的暖意,远处的操场边,银杏叶还在一片一片往下落,像在为他们鼓掌。

上一章 青春,冰镇一夏 挽离别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三月的风带来久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