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的警局会议室,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丁程鑫刚把案卷摊开,就见马嘉祺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进来,轻轻放在他手边一杯。“刚泡的,加了奶。”马嘉祺拉开他旁边的椅子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现场照片——是上周城郊那起书店纵火案的残留痕迹。
“都到齐了?”张真源抱着笔记本电脑进来,身后跟着啃着包子的刘耀文和宋亚轩。严浩翔最后一个进门,手里还捏着手机,屏幕上是和贺峻霖的聊天界面,嘴角的笑意没来得及收。
“先说说纵火案的新进展。”丁程鑫敲了敲桌子,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消防那边确认,三起案子的起火点都是书店后院的杂物间,引燃物是同一种助燃剂——工业酒精。”他推过去几张照片,“而且杂物间的门锁都有被撬动的痕迹,但手法很粗糙,不像是惯犯。”
刘耀文咽下最后一口包子,往前凑了凑:“我查了附近的监控,第三起案发当晚,凌晨一点左右有个模糊的身影从书店后墙溜出来,穿深色连帽衫,身高大概一米七左右。可惜监控角度不好,没拍到脸。”
“我比对了前两起的监控,”宋亚轩打开自己的平板,“虽然身影细节不一样,但出现时间和逃离路线几乎一致,应该是同一个人。”他顿了顿,指尖点在屏幕上的一处,“你们看,这个人走路时左肩有点沉,像是受过伤或者习惯性动作。”
严浩翔这时抬起头,眉头微蹙:“说到左肩沉,我想起个事。上周我去陈砚的书吧帮忙整理旧书,他说前阵子收过一批二手书,送书的人就是左肩有点问题,当时还以为是搬运时扭到了。”
“陈砚?”马嘉祺抬眼,“他认识送书人吗?”
“说是不熟,”严浩翔回忆着,“好像是通过二手平台联系的,对方自称是‘清理爷爷的旧物’,书吧开业前急着腾地方,就低价处理了。”他拿出手机翻聊天记录,“送书那天是第二起纵火案发生后的第三天。”
丁程鑫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着:“时间对得上。张哥,你查下那个二手平台的账号,看看能不能找到实名信息。”
“已经在查了,”张真源推了推眼镜,“但对方用的是匿名账号,绑定的手机号也是虚拟号,暂时没进展。不过我查了三起被烧的书店,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都在半年内收过同一批旧书,来源都是那个二手平台。”
“也就是说,嫌疑人不是随机作案,是冲着这批书来的?”刘耀文皱起眉,“可至于放火吗?直接偷不行?”
“可能这批书里有他必须毁掉的东西。”马嘉祺接过话,“陈砚的书吧下周开业,他收的那批书里,会不会也有同样的东西?”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丁程鑫突然站起来:“刘耀文,你带两个人去陈砚的书吧,把他收的那批旧书先封存起来,仔细检查。宋亚轩,你再去跟陈砚聊聊,问问送书人的具体特征,尤其是左肩的细节。严浩翔,你盯着监控,看看能不能从送书那天的画面里找到那个身影。”
“好!”三人同时应道。
散会时,刘耀文拽着宋亚轩往门外走,嘴里念叨着:“得赶紧去书吧,别真让那人抢先动手了。对了,中午还去吃楼下的豆浆油条不?”宋亚轩白他一眼:“先查案子,吃的晚点说。”手却很自然地帮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
严浩翔边走边给贺峻霖发消息:【中午可能要晚点回去,你先吃,别等我】。手机很快弹出回复:【知道了,注意安全。对了,你昨晚落我家的外套,我帮你洗了晾在阳台了】。他低头笑了笑,指尖敲下:【晚上去拿,顺便给你带上次说的那家桂花糕】。
会议室里只剩丁程鑫和马嘉祺。丁程鑫收拾着案卷,手腕不小心碰到桌角,下意识地缩了一下。马嘉祺立刻握住他的手腕,眉头皱起:“还疼?说了让你别用力。”
“真不疼了,”丁程鑫抽回手,却被他握得更紧。“就是碰了一下。”他抬头对上马嘉祺的目光,耳根有点发热,“对了,陈砚的书吧开业,我们真要早点去帮忙?”
“嗯,”马嘉祺帮他把案卷摞好,“顺便看看那批旧书里藏着什么。”他顿了顿,指尖轻轻蹭过丁程鑫的手背,“而且,刚好可以陪你多待一会儿。”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暖意一点点漫开。而此刻谁也没注意,警局对面的巷口,一个穿深色连帽衫的身影一闪而过,左肩微微下沉的弧度,在阳光下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