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太岁头上动土
本书标签: 脑洞 

第二十七章 梅纹入骨

太岁头上动土

纪念馆的展柜在灯光映照下泛着清冷的光泽,玻璃擦得锃亮,几乎能照出人脸。李太岁小心翼翼地把铜器一件件摆进去,像是在安放某种神秘的祭品。铜器上的梅纹在灯光下忽明忽暗,仿佛有生命在流动。张建军站在一旁,钢笔尖在硬纸板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那声音与老张爷爷笔记本上的字迹重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

“我爷说了,陈先生写账时总爱用那个梅花砚台。”张建军忽然停下笔,指着展柜里的铜墨盒,眼神有些恍惚,“这上面的指纹,跟我爷留在笔记本上的一模一样。”他凑近了看,墨盒边缘的铜绿层里竟嵌着一根白发,那发丝像是被谁攥了几十年,已经深深嵌进了铜里。“咔嚓”一声,李太岁翻开档案袋,最底下压着一张泛黄的剪报。报纸上印着水库竣工的老照片,人群里有个穿长衫的背影,手里攥着半块梅瓶,瓶底的梅花正对着镜头。照片下面的小字模糊但清晰:“账房陈先生于竣工当日失踪,疑为落水。”

老张被推到展柜前时,突然伸手指着铜烟嘴,眼眶一下子红了。“这上面的刻字,是我爷的笔迹。”他的声音颤抖,粗糙的手指轻轻摸过那些纹路,“他总说,陈先生抽烟时爱咬烟嘴,说是铜器能安神。”阳光透过玻璃斜射进来,烟嘴内侧的刻字在柜台上投下一片淡淡的影子——两个并排的“梅”字,像是某种未解的密码。

午后的风突然变得急躁,纪念馆的门被吹得“砰砰”作响。李太岁起身去关门时,看见外面那株梅树苗的枝条倔强地往展柜里钻,花瓣飘落在铜器上,竟瞬间化成水珠。那些水珠顺着梅纹缓缓滑动,最后在柜底汇成一道小小的溪流。溪水里浮着一张碎纸,是从老张爷爷的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上面隐约可见几个字:“铜器认主,梅花认魂。”

张建军的媳妇端来一盆梅汤,冰糖在水中慢慢化开,水面浮起一层油花,竟然聚成了梅花的形状。“这是太姥姥传下来的方子,说用梅花煮铜器水,能治心口疼。”她边说边将汤勺轻轻搅动,声音温柔却不失灵动。李太岁抬头看她,目光落在她手腕上的银镯子,内侧刻着半朵梅花,正好与铜器上的纹路互补,像是某种宿命般的巧合。

夜深时,李太岁被一阵寒意惊醒。那只老旧的皮箱正在发烫,锁扣上的梅花纹渗出细细的铜水,在桌上流淌成一株小小的梅树形状。他屏住呼吸打开箱子,发现那些档案纸正在悄然变色,字迹逐渐隐去,露出底下的梅纹,竟与铜器上的纹路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水库的浪突然汹涌起来,闸板发出沉闷的巨响。李太岁跑到堤坝上,看见老张正用手抓起一把梅花瓣撒向水中。那些花瓣落到水面上后并不下沉,反而聚成一条花路,直通向闸板深处。“我爷说,陈先生怕黑,得用梅花给他照路。”老张的声音微微发抖,像是在压抑某种情绪,“他还说,等花路铺到对岸,陈先生就会顺着花回来……”

就在这时,那枚铜烟嘴突然从皮箱里滚出来,“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李太岁急忙伸手去捞,指尖刚触到水面,忽然听见水底传来一阵敲打声,“咚咚咚”,一下一下,节奏分明,与铜器共鸣的声音如出一辙。他猛然想起老陈说过的话,当年他不得已将老张爷爷推下水,是为了救他——闸板突然断裂,而只有水中的铜器能卡住裂缝。

晨光漫过堤坝时,展柜里的十八件铜器齐刷刷地转向闸板的方向。李太岁数了数,正好是十八件,与老张爷爷笔记本上记录的数量丝毫不差。他站在原地,久久不语,心中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些年失踪的铜器并非被偷,而是顺着水流汇聚到了闸板,像一群等待归队的士兵。

上一章 第二十六章 铜声入水 太岁头上动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水映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