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国乒:终成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原创女主CP樊振东  王楚钦     

第十三章:请客能量

国乒:终成

2015年1月,北京。隆冬的夜晚,寒风凛冽,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附近一家颇有名气的东北烧烤店里,却是热气腾腾,人声鼎沸。巨大的玻璃窗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水汽,映照着店内暖黄的灯光和晃动的人影。空气里弥漫着炭火炙烤牛羊肉的焦香、孜然辣椒面的辛香、以及冰镇啤酒的麦芽香气。

国乒一队和二队的部分队员、教练员,加上已经退役但关系密切的几位老将,近二十人包下了店里最大的一个包间。两张长条桌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烤串:滋滋冒油的羊肉串、肥瘦相间的牛肉串、金黄焦脆的鸡翅、鲜嫩的烤生蚝、翠绿的烤韭菜……还有成箱的冰镇啤酒和饮料。

主教练刘国梁坐在主位,旁边是秦志戬、吴敬平、肖战几位教练。马龙、张继科、许昕、方博、周雨、丁宁、刘诗雯、姚彦(许昕女友,退役队员)等现役队员,以及邱贻可、陈玘、王皓、马琳(均已退役)等老将围坐一圈。樊振东、吴越、林高远三位主角坐在稍靠边的位置,方便拿串。

气氛热烈异常。炭火炉子烧得正旺,烤串师傅在包间角落的小烤架前忙碌着,不时有新的烤串端上桌。啤酒杯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伴随着阵阵哄笑和大声的交谈。

“来来来,马琳,你这退役了,手艺没丢啊!这羊肉串烤得比店里师傅还地道!”邱贻可举着酒杯,对着正在小烤架前亲自上手翻烤的马琳喊道。

“那是!琳哥当年在队里就是烧烤一哥!”陈玘笑着附和。

马琳得意地翻着手里的肉串,撒上一把孜然辣椒面:“那是!我这叫专业!你们尝尝,火候刚刚好!”

“琳哥,给我来俩大腰子!”张继科喊道。

“好嘞!继科儿,补补!”马琳笑着回应,引起一阵哄笑。

王皓端着酒杯,跟旁边的吴敬平碰了一下:“吴指,小胖(樊振东)今年势头是真猛啊,我看奥运名单有戏!”

吴敬平笑着点头:“还得练,还得磨。”

秦志戬也跟肖战碰杯:“小越(吴越)那脑子,打比赛是真清楚,跟下棋似的。”

肖战点头:“高远(林高远)速度是真快,就是关键球还得再硬气点。”

丁宁、刘诗雯、姚彦几个女生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着时尚八卦和护肤心得,偶尔被男队员们的豪言壮语逗笑。周雨、方博则忙着给桌上的空杯倒酒。

樊振东、吴越、林高远三人坐在一起,安静地吃着烤串。樊振东拿起一串羊肉,咬了一口,慢慢咀嚼。吴越则更偏爱蔬菜,夹起一串烤韭菜。林高远胃口很好,一手肉串一手饮料。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高涨。退役的老将们开始追忆往昔峥嵘岁月,讲述当年比赛的惊险和趣事。现役队员们也分享着训练和比赛中的糗事。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邱贻可喝得满脸通红,端着酒杯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指着樊振东、吴越、林高远:“哎!我说你们仨小子!别光顾着吃啊!听说你们今年六月份就要高考了?准备考哪个大学啊?学啥专业?说出来让哥哥们听听!”

这话一出,原本喧闹的包间瞬间安静了不少,大家都带着好奇和笑意看向三位少年。对于这些从小在体校长大、专注于乒乓球的运动员来说,高考和大学专业,是一个既遥远又充满新鲜感的话题。

林高远咽下嘴里的肉,放下竹签,脸上带着酒后的红晕和兴奋,声音比平时高了些:“我啊!我要考麻省理工学院!学金融专业!”

“噗——!”正喝啤酒的方博差点喷出来。

“啥玩意儿?麻省理工?金融?”邱贻可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MIT?那个美国顶尖的理工学院?”陈玘也一脸难以置信。

“高远,你没喝多吧?金融?你要转行当银行家啊?”张继科笑着调侃。

连刘国梁和几位教练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知道林高远家境不错,但没想到志向如此之高远,而且完全跳出了体育范畴。

林高远拍着胸脯,带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没喝多!认真的!MIT!金融!以后打球打不动了,就去华尔街!”

“好小子!有志气!”王皓竖起大拇指,“不过MIT可不好考啊!全球顶尖!”

“就是!比拿世界冠军还难吧?”马琳也凑过来,手里还拿着烤串夹子。

众人的目光又转向樊振东。樊振东放下手里的水杯(他没怎么喝酒),神情依旧沉稳,声音不高,但很清晰:“我打算申请哈佛大学。学计算机相关专业,双修法律。”

“哈佛?!”

“计算机?还双修法律?!”

“小胖,你这志向……比高远还猛啊!”

“哈佛法学院?那可是最难进的学院之一!”

“计算机加法律?这组合……你想干嘛?当黑客律师啊?”张继科再次发挥他的调侃天赋。

马龙也露出惊讶的神色:“振东,你这目标……够高的。”他深知哈佛的份量。

丁宁、刘诗雯等女队员也小声议论着,眼神里充满了佩服。

樊振东没多解释,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拿起水杯又喝了一口。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吴越身上。吴越推了推有些下滑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声音不疾不徐:“我也申请哈佛。学政治相关专业,双修金融。”

“又一个哈佛!”

“政治加金融?!”

“你们仨……这是组团去哈佛啊!”

“吴越,你这路线……是要从政还是从商啊?”

“哈佛肯尼迪学院?我的天!”

“双修金融……这是要当政商通吃的精英啊!”

包间里彻底炸开了锅。如果说林高远的MIT金融让人惊讶,樊振东的哈佛计算机+法律让人震撼,那么吴越的哈佛政治+金融则让人感到一种深不可测的格局。这三个不满十八岁的少年,不仅在乒乓球场上叱咤风云,在学业上的目标也高得吓人,而且选择的专业路径都极具前瞻性和挑战性。

“牛!真牛!”邱贻可拍着桌子,“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服了!彻底服了!”陈玘摇头感叹。

“你们仨……这是要上天啊!”马琳也啧啧称奇。

刘国梁看着三人,眼神复杂,有惊讶,有欣慰,也有一丝感慨。他举起酒杯:“好!有志向!不管成不成,这份心气,值得喝一个!”

“干杯!”众人纷纷举杯。

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周雨凑近问道:“哎,目标这么高,各项成绩要求准备得怎么样了?SAT、托福、GPA啥的?”

林高远带着醉意,掰着手指头:“SAT……考了2350(旧制满分2400),托福118,GPA 4.0,AP考了微积分BC、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物理C力学电磁学……都5分!”他语气带着自豪。

“嚯!学霸啊!”众人惊叹。

樊振东接口,语气平稳:“SAT 2380,托福119,GPA 4.0,AP考了微积分BC、统计、计算机科学A、物理C力学电磁学、美国历史……也是5分。”

“2380?!接近满分了!”方博惊呼。

“计算机科学A都考了?还5分?”连许昕都感到惊讶。

吴越推了推眼镜:“SAT 2370,托福117,GPA 4.0,AP考了微积分BC、统计、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美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府与政治……都是5分。”

“政治类的AP都考了?还都5分?”王皓也忍不住赞叹,“你们这成绩……太逆天了!”

成绩亮眼,但另一个难题摆在面前。邱贻可又问道:“成绩是硬,但推荐信呢?申请这种顶尖名校,推荐信分量可不轻!你们准备找谁写?队里教练?刘指导?”

这个问题让包间再次安静下来。大家都好奇,他们能请动什么样的人物来写推荐信。

林高远打了个酒嗝,声音有些含糊:“我……我爸找了……呃……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院长,还有……呃……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写的……”

“诺……诺贝尔奖得主?!”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林高远父亲是著名企业家,身价百亿,这人脉能量太恐怖了!

樊振东依旧平静:“我的推荐信……是我爷爷的老战友,前驻美大使写的,还有……哈佛法学院的一位终身教授。”他外公李中胜是国际著名医学专家,华西医院“神刀手”,在学术界人脉极广,爷爷樊建安是退役少将,战友遍布各界。

“前驻美大使?!哈佛法学院终身教授?!”众人再次被震得说不出话。这背景,深不可测!

吴越的声音依旧温和清晰:“我的推荐信……是外公的一位老朋友,前国务院副总理写的,还有……哈佛肯尼迪学院的前院长。”他外公萧天青是福布斯富豪,外婆贺国兴是退役中将,爷爷吴泉是退役中将,奶奶京钟是前省委书记,这样的人脉网络,请动前副总理和顶级学院院长,似乎也顺理成章。

“前……副总理?!”

“肯尼迪学院前院长?!”

包间里一片死寂,只剩下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所有人都被这三位少年背后展现出的惊人能量和深厚背景震撼得无以复加。他们知道这三人打球好,学习也好,但万万没想到,他们的家庭背景竟然如此显赫!这推荐信的份量,简直重如泰山!

“我的老天爷……”邱贻可喃喃道,手里的酒杯都忘了放下。

“这……这还让不让人活了……”陈玘摇头苦笑。

“服了……彻底服了……”张继科也收起了玩笑的表情,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刘国梁、秦志戬、吴敬平、肖战几位教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和一丝了然。他们平时隐约知道一些,但没想到具体到这种程度。

马龙、许昕、丁宁、刘诗雯等现役队员也都沉默着,看向樊振东、吴越、林高远的眼神里,除了原有的敬佩,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感慨。这不仅仅是天赋和努力,更是背后难以想象的资源和底蕴。

短暂的震撼过后,包间里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讨论和惊叹。大家纷纷围着三人,询问细节,表达着难以置信的佩服。烤串和啤酒似乎都失去了吸引力,话题完全聚焦在这三位即将踏上完全不同人生路径的“超级学霸+世界级运动员”身上。

聚会持续到深夜。林高远已经喝得有点迷糊,靠在椅子上傻笑。樊振东虽然没怎么喝酒,但也被热闹的气氛熏得脸颊微红。吴越则保持着清醒,推着眼镜,微笑着应对大家的询问。

深夜,国家一队运动员公寓。

樊振东和吴越回到宿舍。同屋的队友已经睡了。两人简单洗漱后,樊振东拿出手机,点开了微信视频通话,选择了“阿玉”。

屏幕很快亮起,赵南玉似乎还在书桌前,穿着家居服,背景是堆满书籍的书架。她的神情依旧平静,但眼神里带着一丝询问。

“刚结束?”赵南玉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很清晰。

“嗯,聚餐。”樊振东回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放松。他走到自己桌前坐下,将手机靠在台灯座上。

“喝酒了?”赵南玉注意到他微红的脸颊。

“没喝多少。”樊振东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林高远喝多了,嚷嚷着要去MIT学金融。”

赵南玉嘴角似乎弯了一下,很细微:“他挺有想法。”

“嗯。”樊振东应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桌上的笔,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赵南玉沉静的脸庞上。

与此同时,吴越也坐在自己桌前,拨通了宗麟羽的视频。屏幕亮起,宗麟羽出现在画面中,她似乎刚结束学习,长发披散着,穿着丝质睡袍,背景是她房间简约而高贵的装饰。她的眼神清冷,但看到吴越时,似乎柔和了一瞬。

“结束了?”宗麟羽问。

“嗯,刚回来。”吴越推了推眼镜,声音温和。

“听说你们今晚很热闹。”宗麟羽说。

吴越笑了笑:“嗯,大家问起大学申请的事。”

“都说了?”宗麟羽挑眉。

“嗯。”吴越点头,“高远要去MIT金融,振东哈佛计算机加法律,我哈佛政治加金融。”

宗麟羽沉默了几秒,才开口:“目标很高。”

“尽力而为。”吴越回答,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屏幕里的宗麟羽。

两个宿舍,两段视频通话,在寂静的深夜里进行着。没有太多热烈的话语,更多的是平静的分享和简单的交流。樊振东和赵南玉聊着聚餐的细节和申请的准备情况。吴越和宗麟羽则交流着一些学业上的问题和看法。

樊振东转动着手里的笔,目光落在赵南玉书桌一角那本厚厚的法律典籍上。吴越则看着宗麟羽身后墙上挂着的一幅抽象画,那是她母亲宣千赋的作品。

夜渐深。樊振东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又看了看屏幕里依旧专注的赵南玉:“不早了,你早点休息。”

“嗯,你也是。”赵南玉点头。

“好。”樊振东应道,手指在挂断键上停留了一下,才按下去。屏幕暗了下去。

另一边,吴越也轻声说:“不打扰你了,早点休息。”

“嗯。”宗麟羽应了一声。

视频挂断。

宿舍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空调运转的低沉嗡鸣。樊振东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北京的点点灯火,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腕上那块黑色表盘、银色五角星的手表。吴越则坐在桌前,翻开一本关于国际政治的书,但目光却停留在扉页上,久久没有移动。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清冷的光痕。

上一章 第十二章:回校 国乒:终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苏州世乒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