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专辑上线那天,萧砚之正在客厅的地毯上拼音乐符号形状的积木。
苏晚拿着平板走过来,屏幕上是专辑的播放页面,评论区已经刷到了几万条。
“你看,好多人在夸《小种子》呢。”苏晚把平板凑到他面前,指着一条热评:“‘听到山里孩子和小团子的合唱,眼泪都下来了,这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
萧砚之抬起头,小手里还捏着个木制的高音谱号,奶声奶气地问:
“他们……喜欢?”
“喜欢得不得了。”萧景辞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份邀请函,“连天后林曼都发微博推荐了,说想跟我们砚之见一面呢。”
林曼是华语乐坛的常青树,以空灵的嗓音和对音乐的极致追求著称,很少公开评价新人。
她的推荐,无疑给这张公益专辑又添了把火。
萧砚之眨巴着眼睛,对“天后”没什么概念,只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前世他帮朋友写过的一首Demo,最后被林曼的团队买走了,只是没被采用。
没过两天,林曼的经纪人真的联系了林舟,说想邀请萧砚之合作一首“跨界单曲”,林曼负责演唱,萧砚之负责作曲,主题是“成长”。
“这可是天大的机会!”林舟在电话里激动地说,“林曼多少年没跟新人合作了,这要是成了,砚之在乐坛的地位可就不一样了!”
萧景辞和苏晚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犹豫。
林曼的风格偏大气抒情,和萧砚之目前的童谣风差异很大,他们担心孩子会不适应。
“砚之觉得呢?”
萧景辞蹲下来,平视着正在玩迷你电子琴的儿子。
萧砚之的小手指在琴键上顿了顿,抬头问:
“她……唱什么歌?”
“关于成长的,”苏晚解释道,“可能会有点复杂,不像你之前写的童谣那么简单。”
萧砚之没立刻回答,而是低下头,弹了段新的旋律。
这段旋律不再是轻快活泼的,而是带着点淡淡的起伏,像溪水绕过石头,有温柔,也有小小的倔强,很符合“成长”的感觉。
“这样……可以吗?”
他奶声奶气地问,小脸上带着点认真。 (◒。◒)
苏晚和萧景辞都愣了。
这段旋律比他之前的作品成熟了不少,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却依然保留着他独有的干净感,完全能和林曼的风格融合,又不会失去他自己的特色。
“当然可以。”萧景辞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我们砚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林曼的团队很快传来了歌词,写得细腻又深刻,讲的是从懵懂到坚定的成长历程。
萧砚之拿着打印出来的歌词,趴在地毯上,一边看一边用电子琴试音。
他花了两天时间打磨旋律,中间推翻了三次。
第一次觉得太华丽,不像他的风格;
第二次又太简单,撑不起歌词的深度;
直到第三次,才找到那个平衡点:用简单的旋律承载复杂的情感,像用清水泡出浓茶的香。
demo录好那天,林曼亲自来了萧家。
她穿着简约的白衬衫,气质清冷,却在看到萧砚之的瞬间,眼里漾起温柔的笑意。
“你就是砚之吧?”林曼蹲下来,声音轻轻的,“你的《小种子》我听了,很干净。”
萧砚之点点头,把迷你电子琴递过去:
“听……这个。”
林曼接过电子琴,按下播放键。
当那段带着成长感的旋律响起时,她的眼睛慢慢亮了。
等听到副歌部分,她突然抬头看向萧砚之,语气里带着惊讶:
“这里的转音……是你特意设计的?”
那段转音很微妙,不像成人创作里的炫技,而是像孩子学步时的踉跄,有点不稳,却透着真实的力量。
萧砚之点点头,奶声奶气地说:
“长大……会摔跤。”
林曼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这孩子用最直白的话,说出了成长的本质。
她看着手里的电子琴,认真地说:
“这首歌很好,我很喜欢。”
“但我有个小建议——副歌部分,我想加一点和声,像‘过去的自己’在回应,你觉得可以吗?”
萧砚之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前世他做制作人时,也常用这种“对话式和声”增强层次感。
他拿起电子琴,弹了段和声的旋律,比林曼预想的更贴切。
“这样……更好。”
林曼看着他熟练的样子,心里突然冒出个荒谬的念头:这孩子哪里像三岁?分明是个有多年经验的创作者。
她收起所有轻视,认真地说:“就按你说的来。”
合作细节敲定后,林曼的经纪人提出,想在歌曲宣传时强调“林曼提携新人”的点,还想加一段林曼指导萧砚之创作的“花絮”。
没等萧景辞开口,萧砚之先摇了摇头,小奶音清晰地说:
“不要。歌……说话。”
他不喜欢这种刻意的炒作,音乐本身就该自己说话。
前世他见过太多靠噱头走红的作品,最终都成了过眼云烟。
林曼听到这话,眼里闪过一丝赞赏,对经纪人说:
“就按砚之说的,安安静静做音乐就好。”
送走林曼,苏晚抱着萧砚之,笑着说:
“我们砚之越来越有脾气了。”
萧砚之趴在妈妈怀里,小手指着窗外的树:
“树……不说话,也长大。”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
这孩子是想说,真正的成长和实力,从不需要刻意喧哗。
【叮!宿主与林曼达成合作,其对宿主创作能力高度认可,主线任务进度+20%!当前进度:90%。】
【解锁功能:“情感共鸣”分析(可检测旋律引发的听众情绪倾向)。】
萧砚之看着系统面板,小眉头微微扬起。
离解锁编曲功能,越来越近了。
他低头摸了摸迷你电子琴,心里清楚:不管是童谣,还是跨界合作,他要做的从来都不是“符合别人的期待”,而是让每个音符,都带着自己的温度。
就像那棵沉默的树,扎根在土里,朝着阳光,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