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城的上空,厚重的阴霾已盘踞多日,宛如一块沉重的幕布,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就在这看似无尽的灰暗之中,一缕曙光终于艰难地穿透了阴霾,给这座被疫病折磨的城市带来了一丝希望。
这段日子以来,明鹤庭与韩修远等人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不辞辛劳,如同不知疲倦的卫士,与疫病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那如恶魔般肆虐的疫病,终于初步被遏制住了疯狂的势头。
远在盛京府邸的杨廷和,这段时间一直为扬州的疫病情况忧心忡忡,此刻得知疫病得到初步控制,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了地。他坐在书房中,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正想趁着这难得的间隙,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然而,命运似乎总爱跟人开玩笑,平静的表象下,一场新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冲进了盛京,马蹄声如鼓点般急促,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马背上的韩真,是韩修远的心腹,此时他满脸焦急,仿佛带着整个扬州城的命运在奔跑。他紧紧地将一封密信揣在怀中,那信仿佛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又像是一个即将引爆的炸弹。
韩真一路快马加鞭,直接来到了杨廷和的府邸。他翻身下马,脚步匆匆地冲进府邸,将密信交到了杨廷和的手中。杨廷和打开信,眉头瞬间紧锁,信中的内容让他的心再次悬了起来。原来,明鹤庭在救治疫病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极为反常的情况。虽然从整体上看,疫病的蔓延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在扬州的一些偏远村落,新的病例却如同幽灵般不断出现。而且,这些新病例的症状与之前大不相同,仿佛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杨廷和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秘密调配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人手,让他们火速前往扬州。临行前,他神情严肃地叮嘱道:“你们一定要全力协助韩修远和明鹤庭,彻查此事,务必揭开这疫病背后的真相。”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李淑同和张右青这两个心怀不轨之人,表面上收敛了往日的嚣张跋扈,在大臣们面前装出一副老实本分的模样。但在暗地里,他们却像两只狡猾的狐狸,频繁地与其他大臣勾结,精心策划着一场阴谋。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扳倒杨廷和,从而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野心。
一日早朝,朝堂上气氛庄严肃穆,大臣们整齐地站立两旁。在李淑同和张右青的暗中指使下,梁威从队伍中站了出来。他双手捧着一份所谓的“民意奏章”,脸上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恭敬地说道:“陛下,如今扬州的疫病虽有好转,但朝廷在此次的疫情当中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导致民间赋税压力大增,百姓们苦不堪言。依臣之见,应当削减药材投入,将钱财用于其他更为紧要的地方。”
杨廷和一听,心中立刻警觉起来,他一眼就看穿了这是李淑同等人的阴谋。他们企图通过削减这次的投入,削弱扬州的众人力量,从而引发新的混乱,让自己陷入困境。杨廷和义正言辞地反驳道:“梁大人此言差矣!扬州的疫病尚未彻底根除,此时削减投入,无疑是自毁长城,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百姓们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又该如何向天下苍生交代?至于民间赋税,朝廷自会妥善统筹安排,绝不会让百姓负担过重。”
双方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言辞激烈,互不相让,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个战场。刘瑾被他们的争吵弄得心烦意乱,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份来自扬州的加急书信,气喘吁吁地奏道:“陛下,扬州急报!”刘瑾赶忙接过书信,匆匆浏览一番后,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信中称,扬州周边出现了小规模的骚乱,原因是部分百姓听信了谣言,以为朝廷抛弃了他们,不再管他们的死活。
李淑同等人看到这个机会,立刻抓住不放。他们满脸焦急地向前一步,说道:“陛下,韩修远应对不力,才导致如今这般局面。若不改变策略,只怕会引发更大的动乱,危及朝廷的安稳。”说完,李淑同和张右青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狠。他们继续向刘瑾进言:“陛下,那些感染疫病的百姓随时可能让疫病再次大规模爆发。为了朝廷的稳定和天下百姓的安危,不如把这些受感染的百姓全部处理掉。”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许多人都对这种草菅人命的做法表示强烈反对。杨廷和更是心急如焚,他大声疾呼:“陛下,这些百姓本就遭受疫病之苦,他们是无辜的。我们身为朝廷官员,有责任保护他们,而不是将他们赶尽杀绝。此举一旦实施,必将引起天下人的公愤,朝廷也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然而,此时的刘瑾已经被李淑同和张右青的一番说辞蛊惑,对其他大臣的反对意见充耳不闻。他猛地一拍桌子,狠心说道:“朕心意已决,就按李淑同和张右青所说的办。”
远在扬州的韩修远和明鹤庭得知这个消息后,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大为震惊。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滥杀无辜、屠城之举。韩修远心急如焚,他深知这样做会让无数无辜百姓丧命,更会让朝廷失去民心。他当机立断,决定立刻赶回盛京,劝说刘瑾收回成命。
韩修远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回盛京。他不顾旅途的疲惫,直接进宫面见刘瑾。他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那些感染疫病的百姓皆是我们的子民,他们正在受苦,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帮助和救治,而不是将他们杀害。如果这样做,必将引起天下人的愤怒,朝廷也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啊。”
李淑同和张右青怎会放过这个陷害韩修远的绝佳机会。他们在一旁冷笑着说:“陛下,韩修远此举分明是违抗圣命,他与那些感染疫病的百姓勾结,企图动摇朝廷的决策。他心怀不轨,罪不可赦。”
刘瑾本就因韩修远的反对而心生不悦,听了李淑同和张右青的添油加醋,更是怒不可遏。他一拍桌子,大声喝道:“好你个韩修远,竟敢违抗朕的旨意,还妄图勾结乱民。来人啊,将他打入大牢,按罪论处!”
韩修远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片赤诚之心,只为拯救百姓,却遭小人陷害,沦为罪臣。他被押出大殿时,还大声呼喊:“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会失民心的!”但他的声音很快被朝堂上的嘈杂声淹没了。
杨廷和得知韩修远被陷害入狱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必须尽快想出办法营救韩修远,同时阻止刘瑾那个荒唐的决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此时,扬州的局势也因为这个消息变得更加紧张,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
在韩修远被打入大牢后,朝堂上的局势愈发复杂。萧君越率先站了出来,拱手向刘瑾说道:“陛下,韩修远一心扑在扬州抗疫之事上,日夜操劳,不辞辛苦。此次他据理力争,也是为了百姓着想,并非有意违抗圣命。望陛下明察,饶他这一回。”
宋惊澜紧接着上前一步,说道:“陛下,韩修远在扬州抗疫之功不可磨灭。如今因一点分歧便将他治罪,恐寒了众臣子之心,日后谁还愿为陛下尽心尽力?请陛下三思。”
楚砚南也赶忙说道:“是啊,陛下。韩修远为人正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此次扬州疫病情况复杂,不可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他。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叶成舟也附和道:“陛下,当下扬州局势未稳,正需韩修远这样的臣子出力。此时将他打入大牢,不利于后续安抚百姓。恳请陛下饶恕韩修远。”
刘瑾听了他们的求情,心中有些动摇,脸色也缓和了几分,正欲开口饶恕韩修远。
这时,顾越庭站了出来,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说道:“陛下,韩修远公然违抗圣命,此乃大不敬之罪。若轻易饶恕他,日后朝堂之上,谁还会把陛下的旨意放在眼里?况且,扬州如今局势混乱,韩修远难辞其咎。不严惩不足以正国法,不足以服众。”
刘瑾听了顾越庭的话,刚刚有些松动的心又坚定了起来。他一甩衣袖,说道:“顾爱卿所言有理,韩修远罪责难逃,不可饶恕。”
萧君越等人见状,心中满是无奈,但也只能暂时作罢。而杨廷和深知,局势愈发严峻,他必须尽快想出对策,不仅要救出韩修远,还要化解扬州这场关乎无数百姓生死和朝廷命运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