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晋察冀,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涵盖山西(晋)、察哈尔(察,今分属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河北(冀)的部分地区,是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聂荣臻率领下,深入华北敌后,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于1938年正式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里地形复杂,既有山地屏障,又有平原腹地,为开展游击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地建立后,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抗日政权和军事指挥体系,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围剿”,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击毙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士气。
同时,晋察冀根据地重视政权建设和民生改善,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阶层力量共同抗战,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晋察冀根据地的存在,不仅有力牵制了日军兵力,支援了正面战场,更在敌后播撒了抗日火种,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斗争历史是中国人民抗战史诗中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