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蛮早已在茶楼等候多时。屋内炭盆里的火焰跳动着温暖的红光,将整个房间烘得暖意融融。这间位于二楼的包厢与街道相临,从窗子望出去,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挑着担子叫卖馄饨的小贩、摆摊售卖蜜饯与炸果子的商贩,还有嬉笑打闹的孩童们,构成了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声音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乐章,不断涌入耳中。然而看了一阵后,寒意似乎顺着窗缝悄悄渗入,小蛮便轻轻关上窗户,端起茶杯,静静啜饮着热茶,目光若有所思地停留在杯中升腾的雾气上。
“夫人,陈鸢姑娘到了!”桃儿推开门,领着小风筝缓步走了进来。
小蛮闻声,脸上顿时浮现出欣喜之色,连忙起身迎上前去。她轻轻拉住小风筝的手,将她引到自己对面坐下,又亲手斟了一杯热茶,推至她面前。“这是冬茶,据说是乌龙茶的一种,”小蛮柔声说道,语气中透着几分温暖与期待,“茶香浓郁,入口却极为滑软,你尝尝看,可还合意?”
小风筝看了看小蛮,唇角扬起一抹笑意,轻轻啜饮了一口杯中的茶水。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片刻后睁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嗯嗯,好喝。”随后,小风筝的目光扫过四周,将屋内的环境尽收眼底。环顾一圈后,不禁感叹道:“这客来香茶楼果然名不虚传。你看那墙上的字画笔力遒劲,意境深远,还有这些摆放得恰到好处的花瓶与盆栽,简直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绝非一般酒楼能媲美的。”说到这里,转过头望向小蛮,语气带着几分好奇,“对了,小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小蛮微微红了脸,带着几分腼腆的笑意说道:“自从我和庞统成婚之后,他总爱带着我四处游玩,京城里各色好玩的地方包括名胜古迹几乎都逛遍了。这客来香,就是他带我来的。昨日收到你的书信,说想找个时间我们两人小聚一番。我想啊,你人在京城,却特意捎信过来,肯定是不愿来庞家吧?这茶楼的茶水与点心,在京城堪称一绝,室内装潢又别具清雅之韵,想必你会喜欢,所以就擅自做主定在这里了。”
小风筝听到这里,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笑意。小蛮丝毫不以为意,兴致勃勃地开始指着桌上的糕点,逐一介绍道:“快尝尝这些,都是客来香有名的茶点。这是金乳酥,那是玉露团,还有水晶糕、紫芋糯米丸子、黄金芝麻卷。”话音未落,她已夹起一块黄金芝麻卷,小心的放入小风筝面前的食盘中,“来,试试这个黄金芝麻卷,入口后满嘴留香,特别好吃。”
“嗯。”小风筝目光落在盘中精致的点心上,伸手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块送入口中。细细咀嚼,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毫不犹豫地夹起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糕放入口中,“这个也好吃。”两人就这样安静地吃着点心,品着香茶,茶香与甜蜜在舌尖交融。这一刻,时间仿佛变得柔软而悠长,她们已经许久未曾感受到如此自在开怀的时光了。
“小蛮,”小风筝轻轻放下手中的筷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求助,小心翼翼地问道,“你说,我要不要答应嫁给公孙策?”
嗯?小蛮抬眼看向她,嘴里的点心还未咽下,眉间浮现出一抹疑惑,显然没料到这个话题会突然冒出来。
“他……他已经向我求婚了。”小风筝的声音低了下去,手心不自觉地攥紧,指节微微泛白。她垂下眼帘,目光游移不定,内心的挣扎与犹豫如潮水般涌动,将她的神情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小蛮轻轻拾起手帕,细致地擦拭着嘴角,神色一正,目光温和却坚定地望向小风筝:“小风筝,你不用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心生恐惧。你喜欢公孙大哥,公孙大哥也喜欢你,他甚至愿意娶你为妻,这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你觉得自己的身体有疾,害怕自己某一天离去后他会孤单一人,可正因为如此,你们才更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光阴啊!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未来谁也无法预料,但人生本就苦短,美好的感情绝不该在犹豫与蹉跎中白白错过。”
小风筝垂下眼帘,默然不语,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她眉头微蹙,神情中透着几分苦闷与挣扎。
小蛮见状,心中微微一叹,语气愈加柔和,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你不要总担心以后会怎样,过好现在才是最重要的事。就像我,明明知道和大包不可能有长久的结局,但我依然珍惜与他隐居双喜镇的每一天。那些日子,我们彼此相伴,开怀而快乐。即便将来分离,至少我们拥有一段幸福的回忆。我相信,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大包他也绝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小蛮稍稍停顿,目光深深凝视着小风筝,声音低沉却饱含力量:“你再好好想想,如果你嫁给公孙大哥,与他结为夫妻,无论未来如何,至少你们都不会留下遗憾。如果你选择不嫁给他,你的身体会因此康复吗?你们之间只会徒留遗憾,抱憾终身。难道这不是最令人痛心的结果吗?”
小风筝抬眼望向对面的人,稍作迟疑后,唇角微扬,轻声说道:“小蛮,谢谢你。你说得对,我的确不能再错过了。”
话音落下,她垂下眼帘,似乎在心底默默下了某种决心,随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小蛮,“不过,我来找你,也不仅仅是为了说自己的事,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关于包大哥的。”
“哦?”小蛮闻言心头一震,手指不自觉地收紧,连忙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放下茶杯时,她故作平静地问道:“什么事?”
小风筝凝视着她,眼中透出一丝复杂的情绪,带着些许不甘与无奈,缓缓开口道:“皇上已经封包大哥为督察御史,公孙策也官复原职,现在是礼部侍郎了。但……”她的声音微微一顿,像是压着什么难以启齿的秘密,“包大哥将在一个月后,迎娶那位董家小姐。”
小蛮听罢,唇角微扬,故作轻快地打趣道:“原来就这事啊!我还以为他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呢。这挺好的呀,升官发财又娶得贤妻,人生这般圆满,夫复何求!”她的语气里透着几分调侃,却隐约夹杂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涩然。
听小蛮说包拯娶得贤妻,小风筝撇了撇嘴,语气中夹杂着几分抱怨和不满:“那个董小姐啊,一开始我们还以为她是个洒脱随性的人呢!毕竟她成天跟着包大哥东奔西跑,看起来倒也活泼可爱。可相处久了才发现,这姑娘到底是官宦人家出身,从小耳濡目染官场里的那些弯弯绕绕,哪里真能肆意洒脱?她心里最清楚怎么衡量利弊,做什么都讲究分寸。”顿了顿,她又补充了一句,像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不过,人倒也算不上坏,就是……总之,她并不是个可以深交的人。”
小蛮静静听罢,垂眸沉思了片刻,随后侧身对身旁侍立的侍女道:“梨花,去告诉小二一声,就说是今日我们在这儿用午饭。让他把茶楼的招牌菜都做了端上来,不得怠慢。”
话音未落,她又转向另一边的桃儿,语气带着几分肃然,“桃儿,你守在门口,莫让闲杂人等靠近。若有事,我自会唤你。”
“是。”
“是,夫人。”
待两名侍女应声退下,房门轻轻合拢,小蛮这才朝小风筝探出脑袋,压低声音问道:“小风筝,你说这事儿……到底是大包自己甘愿娶那董小姐,还是皇上逼着他成亲?”
小风筝见小蛮神色间隐隐透着一抹讳莫如深的意味,心中虽疑惑,却仍如实答道:“据包大哥说,是他自愿的。可我瞧他的眼神,分明就没放下过你,怎可能真的愿意成亲?还有那位董小姐——表面上看似对他一心一意,非君不嫁,但依我看来,那份情意也未必真心实意,总觉得有些功利感。”
小蛮听罢,缓缓倚靠在身后的椅背上,手指轻轻揉着太阳穴,抬眼看向小风筝,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皇上是看那姑娘实在拿不下包拯,只能暗地里使劲儿了。”
“啊?”小风筝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一脸茫然。
“啊什么啊!”小蛮忍俊不禁,笑了一声,却又没好气地说道,“我从前听庞统提过一嘴,这姑娘其实是皇上私下牵的红线。他只说是个京官家的姑娘,估计也就是个不起眼的小官。皇上没直接赐婚,估计也是怕太过扎眼了!如今皇上让大包当监察御史,公孙大哥任礼部侍郎,下一步估计就是让庞统重新掌兵。皇上对庞统曾有承诺,庞统娶了我,就给他兵权。方才听你说觉得那姑娘对包拯有功利心——我估摸着,皇上当初也许了人家好处,承诺让包拯官运亨通,让她不必像其他女子那样榜下捉婿,赌命一般苦苦熬着,只要嫁给他,就能顺顺当当地做官夫人。”
小风筝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皇上现在已经亲政掌权,他安排这些又是为了什么?”
小蛮起身,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看着小风筝那副懵懂的模样,不由得笑了笑,低声说道:“因为天子需要贤臣良将替他守江山、稳天下。然而,臣子若太过耀眼,则必危及君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制衡。”她语气渐沉,似有所思,“包青天刚正不阿,能替他监督百官;庞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能替他抵御外敌。因此,皇上才非得让我离开包拯,嫁与庞统。这样一来,他们联手的可能性便大为降低。但两人矛盾也不能太深,否则同样容易出事,这就需要一个‘管道’来疏通,而公孙策正是那个管道。”
说到此处,小蛮顿了顿,眼神意味深长:“你也说过,包拯要娶的妻子不能深交。这意味着,公孙策今后在某些事情上不得不避讳包拯。而你我已是好友,以后公孙策和庞统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从中周旋,帮忙解决。现在你明白了吗?”
小蛮微微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猜测的意味,“并且,我怀疑,皇上除了逼着包拯娶妻之外,还暗示了你们二人应当成亲。
说至此处,小蛮的目光不禁投向小风筝,眼中满是羡慕的神色。她语气温柔却透着真挚,缓缓说道:“小风筝,你真的很幸运,远比我幸运得多。幼年时,你有亲人的陪伴,成长之路从未孤单;即便后来独身一人,也能得遇真心相待之人,常伴身侧。这样的幸福,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呢?嫁给公孙大哥吧,莫要辜负这天赐的良缘。”她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流淌着对好友的祝福与隐隐的自怜。
小风筝迎上小蛮那双满是真诚的眼眸,内心渐渐坚定了起来。不错,她绝不能辜负公孙策,若此刻错过,恐怕两人此生都将抱憾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