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益沙龙回来,许枝倩的心里像揣了团暖烘烘的光。她把在沙龙拍的照片导进电脑,裴砚舟给孩子们讲故事的画面里,他眼底映着孩子的期待,连睫毛下的阴影都透着温柔。
许枝倩忍不住笑,这人藏起的温柔,终于在这些瞬间漏了怯,可真动人。
报社新策划了“善意”系列,要持续跟进曾报道过的公益故事后续。许枝倩第一个想到福利院,想着那些孩子和裴砚舟提笔时笔尖都带着温度。
她约裴砚舟再去福利院,这次他没拒绝,只是在电话里淡淡说:“周末有空。”周末清晨,许枝倩~在福利院门口等,远远看见裴砚舟的车,后备厢居然塞了半车绘本和玩具。
她打趣:“您这是把玩具店搬空啦?”裴砚舟瞥她一眼,难得带点烟火气回:“路过玩具厂,看这些适合孩子。”
福利院孩子一见他们,像小雀儿扑过来,拽着裴砚舟讲新故事,许枝倩跟着忙碌,给孩子分绘本,听他们叽叽喳喳说“梦想书房”多好,说变形金刚陪着睡觉多安心。
在福利院待了大半天,离开时许枝倩发现裴砚舟在李素阿姨常坐的老槐树下站着,阳光透过枝叶落在他肩头,他望着树影发呆。许枝倩轻声问:“想李阿姨啦?”裴砚舟点头,“李阿姨以前总说,这树是看着孩子们长大。”许枝倩突然懂了,这棵树、这些孩子、这份默默的善意,早成了他心里的锚,系着无法言说的牵挂。
回市区路上,许枝倩说起新系列想深入挖掘“善意传承”,从李素阿姨到裴砚舟,再到受助孩子未来的可能。
裴砚舟难得多说几句:“不用提我,多拍拍孩子们。他们长大,哪怕有一个人记得要善良,就够了。”许枝倩笑,“您嘴上不说,心里比谁都盼着善意开花。”裴砚舟没回,却把车开去了城郊一所特殊学校——原来他默默资助着几个残障孩子,今天是给孩子送新轮椅的日子。
在特殊学校,许枝倩看见裴砚舟把轮椅递给孩子时,眼里的认真和温柔。
孩子母亲拉着他哭,他却不自在地别过脸,“别谢,该谢孩子自己争气。”许枝倩在一旁记录,突然明白,他的善意从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是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尘埃里,却让受助者踩着这份尊重,挺直腰杆往前。
从特殊学校出来,暮色已染透天边。许枝倩望着裴砚舟的侧脸,他专注开车,睫毛在眼睑投下细碎阴影,像藏着无数未说的温柔。
“其实……”许枝倩轻声开口,“我把您在特殊学校的事儿写进新报道了。”裴砚舟猛地踩刹车,侧头看她,眼神里有瞬间的慌张。
许枝倩忙解释:“没提名字,只说有个默默资助残障孩子的好心人,读者需要这样的光。”裴砚舟沉默会儿,缓缓说:“别让他们有压力。”许枝倩笑,“不会,我写的是善意的力量,是这些孩子和您互相照亮的故事。”
特殊学校收到更多捐赠,有志愿者来信说要接力帮扶。许枝倩把信件整理好给裴砚舟,他翻看时,指尖轻轻摩挲孩子们画的感恩画,“真好……”这声轻叹,让许枝倩明白,他藏起的温柔,终于在这些回应里,开出了柔软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