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对于肘子来说,“这已经是我认识你的第三个秋天了呀”,这种话只是很普通的感叹。
但落到徙苇耳朵里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她怔了一瞬,思绪仿佛被什么轻轻攫住,竟有些失神。眼前的这个男生方才还那般没大没小,甚至差点碰到她的额头,可现在,那些画面却像被风吹散的烟雾,一时模糊不清,再也无法聚焦于脑海中。
逢君又一秋。
徙苇从小就是个挺敏感的人,虽然这种天赋没有在诗文,音乐,舞蹈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但是她还是可以从这句话里读出很多东西,比如时间的流逝,比如珍惜眼前人什么的。
逢君又一秋。
“你发什么呆呢?想好要吃什么了吗?”
肘子的话在徙苇耳朵中炸开,把她刚刚纷扰的心绪清空,像把一栋大楼的地基拆掉,轰然倒塌。
“哦,我在想怎么惩罚你这个逆子。”
依旧是同桌冤家的那套话。
这种话骗骗别人就行了,骗不了自己的。
肘子继续耍无赖道:“把你刚刚说的要走自己吃的东西给我,你自己去买馒头就好了。”
“呸。”
肘子突然就正经了起来,收起了笑容,强装严肃的样子说:
“说正经的,咱们吃什么?我想你应该已经饿了。”
这是肘子常用的技巧,当他不知道要说什么话去反驳徙苇的时候,他就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以转移话题。
这个时候徙苇就会自我安慰,说:“可以可以,我关爱一下智障儿童。”
争吵是不会有结果的。
毕竟两个人只是在友好互动,并不是真的要争个什么辈分或者在智商上抢个高低。
等等。
或许他们真的都想证明自己对方要聪明一些。
这就是纯粹的孩童心性。
但毕竟初三的孩子也不算很大,有点淘气也是应该的。
他们现在站在校门口争执,自然也有点口干舌燥,有点累了。
所以懒得考虑别的问题了。
就在学校门口的街对面的米线店吃饭吧。
这个时候肘子倒是矜持了一些,在整个过程都是站着看着徙苇点单。
米线饵丝做得很快,所以徙苇也没有先找位置坐下,就站在肘子旁边,调料台旁边。
这毕竟是一间校门口的小店,没有多正式,成排地摆着几张桌子,厨房直接调料台旁边。
等的时候两个人倒是很安静,可能是害怕做饭的阿姨听到年轻人乱说话感叹世风日下。
等到米线饵丝做好了,徙苇就说:“我们去里面坐着吧。”
肘子应了一声:“好。”
然后转身,把两个装满水的水杯放到了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然后小跑回来和徙苇会和。
“你吃米线还是饵丝?”徙苇问到。她现在问的原因是刚才没问。
“你点了什么?”
“我刚刚忘记问你了。所以两个都点了。我都行。”
不知道肘子是想体现自己的绅士风度还是确实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偏好,亦或是他想把这个问题丢回给徙苇,道:“你选吧。我吃你挑剩下的。”
做饭的阿姨听着话都笑了,但很识趣地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