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回到现在,徙苇边上楼梯,一边赌气一般地想着。
但毕竟被催了一次,她也不太敢再慢吞吞地动,毕竟河东狮吼可不是好玩的。
摆完了书包,“噔噔噔”跑下楼梯,肚子又开始疼了。
但影响不大。
做饭这种事她早就已经轻车熟路了。
洗了一点白菜之后就开始炒,菜然后趁着炒菜的间隙(请注意,是炒同一个菜的时候的间隙)开始洗肉切肉。
切到一半的时候,差不多锅里该翻一下该加调味料了,徙苇也不用看锅里,就从调料架上拿出一瓶醋,另一只手从厨房的地上拿起一颗独头蒜,用手把皮搓掉,把根部扣掉,然后丢到砧板上,拿刀一拍就丢到锅里。
然后把锅铲拿在手上,把醋倒在锅铲上,又到一点酱油,撒点盐,再拿干净筷子从一边的腌辣椒坛子里夹一筷子,都放到锅铲上。
然后就是正常炒菜的过程。
她很早就发现,如果这么做的话,比起按部就班地边炒边慢慢加调料,可以省出一些洗菜的时间。
“锅里的菜差不多要炒熟了。”一边小声嘀咕着,徙苇左手拿出盘子,然后然后用炒着菜的右手把锅铲放下,拿起锅柄,一颠锅,左手端着盘子送过来,让所有菜落到盘子里。
这操作的技术含量不可谓不高,别说是徙苇这么一个小姑娘,很多未经训练的成年人都不能做到单手颠锅。但是看徙苇这熟练的样子,估计是没少做。
乘了一盘菜,徙苇把锅放到水槽中,打开水龙头,用锅铲压着海绵洗了锅。刚洗完,开小火,等水蒸干,又挖了一块猪油放到锅里,然后就不去管它,着手准备下一个菜。
锅里的油膏化开,又很快沸腾起来。
应该是该放菜下去炒的时候了。
就在这时,徙苇看都没看就把菜丢了过去,无论是出手的时机还是丢菜的角度都无可挑剔,但是熟练得让人心疼。
……
这边徙苇在热火朝天地做饭,那边都杭刚进门就听到了厨房里传来母亲热情的招呼:“回来啦?今天这么这么早?你先坐沙发上休息一会,饭很快就做好了。”
“好的,我先回房间一下。”都杭边换着拖鞋,把自己的鞋子整齐地理在鞋架上,边干脆利落地回复,忽视了母亲口中的“休息一下”的体贴,强压着自己回房间学习。
然后都杭就背着书包进去了自己的房间,把书包摆下,不必看,也可以凭着记忆,掏出摆在第一本位置的一本课本和第三本位置的一本练习册。她一直是按照某种她自己记得的顺序摆书的,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这可能会浪费一些时间在摆书上,但只要习惯了就会节约很多时间。
这样的小的方面的习惯只要刻意去养,其实是很容易的。就像徙苇做饭一样,做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也有一些顺手的小习惯帮自己做得更快。
但养成这种习惯需要的坚持其实还挺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