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候鸟与岸
本书标签: 校园  BE  言情 

番外:如果那年夏天没错过

候鸟与岸

高考散伙饭的闹声被雨浇淡时,沈砚的黑伞始终往温时羽那边偏。

  她盯着他半边湿透的白衬衫袖口,雨水洇出的深色痕迹,像在她心里泡软了什么,那点藏了大半年的话,终于没忍住要冒出来。

  走到巷口那盏老路灯下,温时羽突然停脚。

  橘黄色的光裹着雨丝落在她脸上,她攥着书包带,指节都泛了白,却直直看向沈砚:“沈砚,有句话我得跟你说。”

  沈砚的伞顿了顿,雨珠顺着伞骨滴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他看着她红透的耳尖,喉结悄悄滚了滚:“你讲。”

  “我……我喜欢你。”温时羽的声音有点发颤,却没躲开他的眼睛,“从你帮我捡那块白色橡皮开始,从你蹲在座位旁给我讲动量守恒题开始,从运动会上你在跑道边喊我名字开始……我好像,早就喜欢你了。”

  雨突然下得响了些,盖过远处偶尔过车的鸣笛。

  沈砚的眼睛在灯影里亮得惊人,愣了几秒,突然把伞塞到她手里,自己往前凑了半步,两人离得太近,她能闻到他身上混着雨水的洗衣粉味。

  “温时羽,”他的声音比平时低,带着点没藏住的抖,“你再说一遍?”

  “我喜欢你。”这次她咬着唇,说得又快又清楚。

  话音落的瞬间,沈砚笑了。

  不是平时那种淡淡的、藏在嘴角的笑,是眼角都弯起来的笑,像把夏末最暖的光都揉进了眼里。

  他伸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她发烫的脸颊,雨水的凉意沾在皮肤上,却让她的心一下子烧了起来。

  “我还以为,得等我旅游回来跟你说。”他说着,从牛仔裤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打开是枚银闪闪的梅花书签,花瓣上还刻着细浅的纹路,“本来想,等我从海边回来,就告诉你我改了志愿,填了你隔壁城市的大学,离你近点。现在看来,不用等了。”

  温时羽盯着那枚书签,眼泪突然就掉下来了。

  原来不是她一个人揣着心事,原来他早把喜欢藏在这些地方,改了的志愿,提前准备的礼物,还有每次聊天时,那些没说透的、偏着她的温柔。

  “哭什么?”沈砚慌了,手抬到半空又顿住,最后从口袋里摸出包皱巴巴的纸巾,笨拙地递过来,“我又没说不喜欢你。”

  “我就是……”温时羽吸了吸鼻子,眼泪还在掉,却笑出了声,“觉得跟做梦似的。”

  “那我再跟你说一遍。”沈砚看着她,眼神认真得像在解一道必须满分的物理题,“温时羽,我也喜欢你。从你把早餐面包分我一半开始,从你靠在走廊栏杆上跟我聊北方的雪开始,从你趴在桌上偷偷看我做题开始……好久了。”

  雨慢慢小了,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叠在一起。

  温时羽握着伞,沈砚捏着那枚书签,谁都没说话,可心里都填得满满当当的,像刚喝了杯热乎的甜豆浆。

  沈砚去海边旅游的那一个月,成了他们最甜的等待。每天晚上,他会发海边的照片过来,有时是夕阳把海水染成橘红色,有时是沙滩上捡的小贝壳,配文总带着句“等你来了,我带你看真正的浪”;她会把整理好的英语笔记拍给他,附一句“等你回来,我帮你补完形填空”。

  九月开学,温时羽去高铁站送沈砚。站台上风有点大,他把那枚梅花书签别在她的笔记本上,指尖碰了碰她的手背:“每个周末,我来找你。”

  “好。”她点头,看着他背着黑色双肩包走进检票口,直到身影看不见了,才抱着笔记本笑出声。

  大学四年,他们成了彼此最踏实的依靠。

  他会赶最早一班高铁来她的学校,陪她在图书馆坐一下午,她生理期时,他会拎着热乎的红糖姜茶和暖宝宝,在女生宿舍楼下等;她会在他熬夜赶建筑图时,开着视频陪他到凌晨,会攒着生活费,给他买他念叨了很久的钢笔,笔杆上刻着小小的“砚”字。

  毕业那天,他们在学校的香樟树下拍了合照。

  照片里,温时羽穿着学士服,头发别在耳后,沈砚站在她身边,手里还捏着那枚梅花书签,两人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背景里的香樟树绿得发亮。

  后来温时羽去北方读研究生,沈砚留在南方做建筑设计,却没让距离隔开。

  每个月,他都会订周末的机票飞过去,陪她吃学校门口那家好吃的麻辣烫;她会在寒假里,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去他的城市,陪他看小区楼下那棵梅树开花,雪落在梅花上,他会把她的手揣进自己口袋里,说“还是南方暖和,以后咱们在这儿安家”。

  再后来,他们真的在南方安了家。阳台外种了一棵梅树,每年冬天开花时,沈砚都会从身后抱住温时羽,下巴抵在她的肩上,声音轻轻的:“还好那年夏天,你没忍住,跟我告白了。”

  温时羽笑着回头,看他眼里熟悉的光,心里满是庆幸。

  原来有些话,只要敢说出口,候鸟就不用一直飞,岸也能等到归期。

  那些曾经差点错过的瞬间,最后都成了他们日子里最暖的回忆,藏在梅花书签里,藏在高铁票根里,藏在每个一起看雪、看海、看花开的日子里,成了彼此一辈子的“没错过”。

  ——番外完——

上一章 第十一章 候鸟与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