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新那天的操场像个热闹的集市。杭末他们在入口处搭了张桌子,上面摆着《十约十禁》的复印件和寒假训练的视频海报,周航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本《运动训练学》,时不时抬头给咨询的同学答疑。
男甲“加入还要交学习计划书?”
一个染着黄头发的男生撇撇嘴,
男甲“跑个步而已,至于这么麻烦吗?”
杭末正在登记报名信息,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
杭末“这是规定。《十约十禁》里说了,以学习为先,我们不欢迎只想玩的人。”
黄头发男生还想说什么,被旁边的女生拉走了:
女丁“别理他,听说这队可严了,上次有个学长因为上课戴耳机被赶走了。”
元泽在旁边给大家分发报名表,听到这话,笑着说:
元泽“严是严了点,但大家都是真心喜欢跑步的,相处得可好了。”
林沐霄负责体能测试,让报名的同学先跑三圈,测测基础耐力。有个叫苏晓晓的女生,看起来瘦瘦的,跑起来却很稳,三圈下来呼吸都没乱。
林沐霄“你以前练过?”
林沐霄递过去一瓶水。
苏晓晓接过水,瓶盖拧得很轻松:
苏晓晓“嗯,小学时是校田径队的,后来因为爸妈觉得影响学习,就退了。”
林沐霄“那你怎么想来加入我们?”
林沐霄好奇地问。
苏晓晓的目光落在《十约十禁》上:
苏晓晓“我看到上面写着‘以学习为先’,觉得你们和别的队伍不一样。我爸妈要是知道有这样的规矩,说不定会同意我重新跑步。”
招新持续了整整一天,最后统计下来,有三十多个人符合要求。周航看着报名表,对杭末说:
周老师“晚上开个会,把新队员分分组,老队员带新队员,这样能尽快融入。”
晚上的例会,操场上挤满了人。杭末站在台阶上,先介绍了周航,然后说:
杭末“从今天起,咱们队分成四个小组,姜尘带第一组,负责理论学习,比如跑步技巧、运动损伤预防;林沐霄带第二组,负责体能训练;元泽带第三组,负责团队活动,比如组织分享会;我带第四组,负责日常管理和对外沟通。”
陈阳“那周老师呢?”
陈阳举手问。
周航笑了:
陈阳“我当总顾问,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分组结束后,新队员们跟着老队员去熟悉场地。苏晓晓被分到了林沐霄的组,她看着林沐霄示范跑步姿势,眼神里带着崇拜:
苏晓晓“林沐霄学长,你跑步真好看,像电视里的运动员。”
林沐霄的耳尖有点红,低下头说:
林沐霄“多练练就好了。”
杭末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寒假时元泽说的话。元泽当时挤眉弄眼地说:
元泽“你没发现吗?林沐霄每次训练,目光总往李萌那边瞟。”
杭末当时没在意,现在看林沐霄对着苏晓晓的样子,忽然觉得有点好笑。
散会后,周航把杭末叫到办公室:
周老师“有个事得跟你商量下。这次越野跑比赛,市里规定每个队只能报五个人,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杭末想了想:
杭末“林沐霄肯定要去,他耐力好;姜尘爆发力强,可以跑短距离;元泽虽然速度不算顶尖,但心理素质好,适合打硬仗;苏晓晓底子不错,可以培养;再加个陈阳,他进步快,有冲劲。”
周航点头:
周老师“我也是这么想的。从明天起,这五个人加练,每天早上五点半到七点,晚上正常夜跑。强度会很大,你得跟他们说清楚。”
杭末“我会的。”
杭末站起身,
杭末“对了,周老师,报名的人里有个叫赵鹏的,是高三的体育生,他说想加入,您看……”
周老师“高三体育生可以,”
周航翻开《十约十禁》,
周老师“上面写了‘体育生除外’,只要他能平衡训练和学习就行。”
从办公室出来,月光把跑道照得发白。杭末突然想跑两圈,脚步落在塑胶跑道上,发出熟悉的“咚咚”声。他想起刚入学时,四个人在黑夜里小心翼翼的脚步声,那时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有这么多人一起,在阳光下,在月光下,为了同一个爱好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