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末的儿子杭小树小升初那年,吵着要加入夜跑队。小家伙继承了杭末的耐力,却没继承他的沉稳,第一次训练就和队友抢跑道,被周子昂罚站十分钟。
“凭什么罚我?”小树回家跟杭末告状,“他们跑太慢,挡我路!”
杭末没骂他,只是带他去了操场的石碑前:“知道这上面的‘主动帮助体力不支的队员’是怎么来的吗?当年你元泽叔叔跑不动,我们陪着他走了半圈,后来他成了我们队里最会鼓励人的人。”
他指着玻璃柜里的旧耳机:“你姜尘伯伯当年为了让大家有耳机戴,省下早饭钱去批发市场砍价;你林沐霄叔叔带伤训练,却总说‘别学我,安全第一’。跑步不是比谁快,是比谁能带着更多人一起跑。”
小树似懂非懂,却在第二天训练时,主动帮掉队的女生背书包。周子昂拍着杭末的肩膀笑:“这小子,跟你当年一个样,嘴硬心软。”
苏晓晓回国后,在学校建了“运动康复角”,专门给夜跑队的孩子做体能评估。她给小树检查时,发现他脚踝有点内翻,特意设计了矫正训练:“当年你爸总说‘跑步靠意志’,其实科学训练更重要。这是新一代的福气。”
姜尘则把《十约十禁》编成了漫画,分发给队员。画册里,杭末翻窗时摔了个屁股墩,林沐霄系鞋带总系成死结,元泽背单词时总把“耐力”念成“奶酪”,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让他们笑着学规矩,比板着脸说教管用,”姜尘推了推眼镜,“这也是一种传承。”
那年校庆,夜跑队搞了场“亲子接力赛”。杭末带着小树跑最后一棒,小家伙一开始冲得太猛,到最后一百米时腿软了。杭末没催他,只是放慢脚步陪他跑:“想想石碑上的话,‘共同完成目标’,不急。”
冲过终点线时,小树扑进杭末怀里:“爸爸,原来跟人一起跑,比自己跑有意思。”
杭末抬头,看到林沐霄带着女儿冲线,元泽背着儿子跑得气喘吁吁,姜尘举着相机跑前跑后,苏晓晓在终点线给孩子们发奖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给时光镀了层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