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
本书标签: 古代  架空历史  穿越 

第二十一章福宁新事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

草原事毕,陈默请假回了趟福宁县。

许久未归,官道两旁的老槐树已亭亭如盖。

远处县城的轮廓渐渐清晰,青灰色的城墙似乎又高了几分。

城门楼上“福宁”二字漆得锃亮,底下还挂了个崭新的红绸横幅。

“热烈欢迎陈大人回乡考察。”

陈默眼皮一跳。

刚进城门,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原本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青石板大道,两侧店铺林立,幌子招展。

最扎眼的是城中央那座三层高的“福宁商贸中心”。

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门口还立着块一人高的木牌。

“旺铺招租,首付三成,按揭十年。”

buer?

房地产让你们搞上了?

陈默一把拽过迎接的县丞赵德。

“这怎么回事?!”

赵德满脸堆笑。

“大人,这叫房地产,是县里新推的富民产业!”

完了,真让你们搞出来了。

“房地产?!”

陈默声音都变了调。

“土地兼并要死人的!《农会条例》明令禁止……”

“大人息怒!”

赵德赶紧解释。

“这都是荒地改建,地契全在县衙手里,百姓只有使用权。

赚的钱三成归县库,七成投入学堂医馆周闯将军上月还夸咱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

陈默将信将疑,忽然瞥见巷子深处一栋挂着红灯笼的小楼,几个衣着素雅的女子正在门口刺绣。

“那是……清风楼?!”

陈默勃然大怒。

“改造好的妓女重操旧业?!”

“冤枉啊大人!”

赵德急得跺脚。

“那是正经非遗文化产业!绣坊的姑娘们现在都是工艺师。

一幅双面绣能卖二十两银子,上月太子妃还专程来订了幅《金陵胜景图》……”

陈默一口气噎在胸口。

到底谁才是穿越的?

县衙后院,老槐树下。

陈默捧着新修的《福宁县志》直揉太阳穴。

“大人,”

赵德小心翼翼递上茶盏。

“这么久您不在,咱们按您留下的《新政纲要》,一步步推进改革……”

“打住。”

陈默指着县志某页。

“福宁同人书社是什么?”

赵德突然支支吾吾起来。

陈默眯起眼,起身就往衙门外走。

城南书肆,招牌下排着长队。

陈默刚靠近,就听见两个小姑娘兴奋的窃窃私语。

“新刊到了吗?”

“到了到了!

《红袖添香》第三卷,写陈大人和太子殿下夜探敌营那段。”

陈默脚下一个踉跄。

他挤进书肆,抓起一本烫金封皮的书翻开。

《惊!冷面县令与傲娇太子的日与夜》

配图赫然是他和萧景琰在军营篝火前“执手相看”的插画。

“解,释,下。”

陈默一字一顿,指节捏得发白。

书肆老板噗通跪下。

“大人饶命!这都是合法出版物,按《新文创条例》备案的……”

“太子妃知道吗?!”

“太子妃上月买了十本……”

老板缩着脖子。

“说要批判性阅读,还送了陛下两本。”

陈默眼前一黑:“陛下怎么说?”

“陛下说……”

老板咽了咽口水,“说甚好,以后他亲自催更。”

夜,县衙书房。

陈默对着满桌“特产”扶额长叹。

周闯憋着笑递上密信。

“大人,太子殿下急件。”

信上只有一行狂草:

“老默!听说你在福宁发现了咱们的‘爱情故事’?给本宫捎两本精装版!”

陈默把信拍在桌上,突然发现信封背面还有一行小字。

“PS:谢蘅说你再不回去,她就要写《县令与首辅不得不说的故事》了。”

翌日,陈默视察新学堂。

孩童们朗朗诵读:

“《农会新规》第三条:土地归集体所有,个人不得兼并……”

窗外,几个姑娘躲在树后偷瞄他,突然爆发出一阵压抑的尖叫。

“真的是陈大人!”

“比书里画的还俊!”

“快看!他皱眉的样子和《冷面县令》第三十七章描写的一模一样!”

陈默转身就走。

赵德小跑着跟上。

“大人,城南新建了改革成果展示馆,要不要……”

“不必了。”

陈默深吸一口气。

“备马,我明日回京。”

他怕再待下去,会看到更多“超越君臣情愫”的同人本

城门外,老槐树下。

一个小姑娘气喘吁吁追来,怀里抱着个包袱。

“陈大人!送给您!”

陈默解开一看,是幅精致的双面绣,

福宁县全貌图上,学堂、医馆、合作社星罗棋布,角落里还绣着个小人,正站在县衙屋顶举着《选集》呐喊。

“我绣的!”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

“阿爸说,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福宁。”

陈默眼眶微热,忽然觉得那些荒唐的同人本也没那么糟了。

至少证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终于有闲心关心县令的“感情生活”了。

他翻身上马,最后望了一眼城门上新挂的横幅。

“福宁人民永远怀念陈青天!”

陈默:“……”

这词儿是不是用得不太对?

上一章 第二十章 草原新政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同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