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出现和沈夜冰冷的警告,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并未持续太久,很快被校园生活的日常和两人共同的目标所覆盖。
沈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母亲遗作的整理和保护上,他不再仅仅是将画稿卷起收藏,而是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基础的档案保存知识,购买无酸纸和特制的画夹,按照主题和时期,将苏澜的画作分门别类地整理、归档。
林晚则沉浸在她的《星轨》系列创作中,沈夜冰冷对抗陈默时的强大姿态,给了她新的灵感。她开始尝试更大胆的构图和更强烈的色彩对比,一幅名为《破晓》的小幅油画逐渐在画布上成型:画面大部分是沉郁厚重的深蓝和墨黑,如同凝固的寒夜,但在画面的右上方,一道极其锐利、充满力量的暖橘色光芒如同撕裂黑暗的利剑,破空而出!光芒的边缘带着燃烧的金色,驱散了周围的阴霾,照亮了下方一小片原本隐在阴影中的、生机勃勃的绿色嫩芽。
沈夜是这幅画的第一位观众,他站在未干的画布前,沉默地看了很久,那撕裂黑暗的暖橘光芒,仿佛映入了他的眼底。
“像那天”他忽然低声说,指的是美术馆外他对陈默发出警告的那一刻。
林晚放下画笔,走到他身边,轻轻靠着他:“嗯,是光,也是力量。”
沈夜伸出手,没有触碰画布,而是轻轻环住了她的肩膀,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
一个周末的下午,林晚正在画室完善《破晓》的细节,手机震动起来,是《天文爱好者》杂志的李维编辑。
“林晚同学,你好!有个好消息!”李编辑的声音透着兴奋,“你授权给我们的那张M31照片,刊登在最新一期‘深空视界’专栏了!反响非常好!很多读者留言说被那种跨越时空的凝视感打动了!我们编辑部讨论后,觉得你的视角非常独特,想邀请你为我们杂志的‘星语者’新栏目写一篇短文,就谈谈你拍摄M31时的心路历程,或者你对星空的理解,字数不限,风格自由!你看有兴趣吗?”
林晚握着手机,愣住了。为专业杂志撰稿?这是她从未想过的!巨大的惊喜让她一时语塞。
“李……李编辑,我……我怕写不好……”她有些惶恐。
“别担心!”李编辑爽朗地笑道,“我们看重的就是你这非专业的、充满个人情感的视角!你就当是和朋友聊天,分享你的星空故事就好,稿费从优哦!”
林晚的心怦怦直跳,分享她的星空故事……她和沈夜的故事,就始于那片254万光年外的星光。
“好……好的!我试试!”她鼓起勇气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林晚激动地在原地转了个圈,第一时间就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沈夜。她跑出画室,在图书馆靠窗的老位置找到了他,他正低头看着一本关于艺术品修复的书,阳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
“沈夜!”林晚小跑过去,声音带着雀跃。
沈夜抬起头,看到她的笑容,合上书:“怎么了?”
“《天文爱好者》!他们登了我的照片!还邀请我写稿!”林晚兴奋地说着,眼睛亮晶晶的。
沈夜深邃的眼眸里瞬间漾开笑意,那笑意直达眼底,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恭喜,林作家”他站起身,很自然地揉了揉她的头发,“写什么?”
“他们让我分享……拍M31时的心路历程。”林晚的脸颊微红,声音小了一些,“我想……写我们的故事……写那片星光……写它怎么……指引我找到了你……”她越说声音越小,带着羞涩,眼神却亮得惊人。
沈夜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星光和那份毫无保留的爱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驱散了书页间陈旧的油墨气息。他伸出手,轻轻捧起她的脸,拇指指腹温柔地拂过她微热的脸颊。
“写吧”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种深沉的鼓励和绝对的信任,“写真实的感受。写你看到的星光”他顿了顿,目光如同最深邃的夜空,将她牢牢锁住,“写……我们的星轨!”
“嗯!”林晚用力点头,心中涌起无限勇气和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沉浸在写作中,她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沈夜就在她对面安静地看书。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如同星尘滑过天幕。
她写第一次在天文馆透过望远镜看到M31时的震撼,写那庞大星系带来的渺小感,写那片冰冷光芒下莫名的心悸。
她写后来在图书馆捡到那本黑色笔记本的巧合,写“银河是宇宙坠落的鳞片”带给她的灵魂震颤。
她写那个扣碎篮板的冷峻身影与笔下孤独诗句的惊人重合。
写大雨里共撑一把伞时他掌心滚烫的温度 。
写天文馆穹顶下那句石破天惊的“那些诗是写给你的”……
她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用最朴实的笔触,记录下那些真实的心动、迷茫、不安和最终的笃定。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浩瀚星空的敬畏,以及对身边那个沉默却如同恒星般存在的少年的、深沉而温暖的爱意。
当她写下最后一个句号,将手稿递给对面的沈夜时,指尖微微颤抖。
沈夜放下手中的书,接过那几页薄薄的纸,他看得很慢,很认真!图书馆里安静得只剩下书页翻动的声音和远处隐约的脚步声,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他低垂的眼睫上跳跃。
林晚紧张地看着他,心脏在胸腔里擂鼓。
终于,沈夜看完了,他缓缓抬起头,林晚惊讶地发现,他那双总是深邃平静的眼眸里,此刻竟泛着微微的红,如同被星光浸染的黎明。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越过桌面,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力道很大,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和深沉的情感。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低沉而郑重:
“写得很好。”
“林晚……谢谢你……走进我的宇宙。”
林晚的短文《254万光年的回响:我的M31与地上的星光》在最新一期的《天文爱好者》“星语者”栏目刊出。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一段始于星空、落于真心的朴素故事,如同在冰冷的宇宙深空里点燃了一盏温暖的灯。
反响出乎意料地热烈,杂志的读者信箱和网络平台收到了大量留言:
“看哭了!原来天文摄影背后可以藏着这么动人的故事!”
“那句‘银河是宇宙坠落的鳞片’太绝了!求诗集!”
“冰冷校霸和文艺少女的设定也太戳人了!这是什么神仙爱情!”
“这才是真正的‘星语者’!不是观测数据,而是人与星、人与人的情感共鸣!”
“求后续!求沈诗人出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