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的雨季带着湿润的暖意,安第斯山脉的雪峰在云层间若隐若现,库斯科省的山乡小路由石板铺就,印第安村民的彩色织物在风中飘动,孩子们捧着新鲜的牛油果追逐嬉戏,空气中弥漫着可可与烤肉的混合味道。陈凡和苏沐雪站在秘鲁圣谷村的广场上,看着当地村民搭建“幸福山乡驿站”,苏沐雪穿着天蓝色的防风外套,手里的画笔在速写本上快速勾勒:“陈凡哥,你看我把驿站设计成‘印加风格’——屋顶用当地的芦苇编织,外墙画满印加太阳图腾和梯田图案,左边摆新能源设备展示台,右边设康复服务区,再在角落搭个‘可可艺术角’,让孩子们能画可可树、印加面具,肯定特别有当地特色!”
陈凡接过速写本,指尖拂过画中满是高原风情的场景——芦苇屋顶的驿站外,印加太阳图腾与蓝色钒液流电池交相辉映,康复服务区的木桌上放着草药包,“可可艺术角”的陶罐里插着彩色画笔,四人的卡通形象戴着印加传统绒帽,正和村民一起晾晒可可豆,远处的安第斯雪山与近处的梯田在画中连成一片。他笑着点头:“想法太贴合圣谷村的风貌了!我让李涛联系本地的工匠,按照你的设计搭建驿站,再准备一批印加银饰作为纪念礼,送给参与建设的村民,让大家感受到‘跨越山海的心意’。”
不远处,林晚晴正拿着平板电脑,和圣谷村卫生站的负责人埃琳娜视频通话:“埃琳娜,我们带来了25套便携式康复设备,针对当地村民常见的高原关节痛、腰肌劳损,准备了‘秘鲁适配版康复包’——把热敷贴换成能缓解高原反应的草药贴,训练手册加了克丘亚语翻译,等下我们一起给村民做健康筛查,教大家用设备做康复训练。”视频那头的埃琳娜激动地说:“太感谢林医生了!村里的老人常年在梯田劳作,很多人都有关节问题,这些设备就是他们的‘希望’!”
林婉清则站在一旁,和秘鲁新能源合作方的工程师费尔南多通电话:“我们的小型钒液流电池已经适配了高原低温环境,就算夜间温度降到0℃以下,储能效率也能保持在90%以上,今天会在驿站旁安装4台设备,分别供村民照明、梯田灌溉和卫生站用电,你们可以组织村民学习操作,技术团队会全程指导。”电话那头的费尔南多连忙说:“太好了林总监,圣谷村经常因暴雪停电,有了这些设备,村民冬天不用摸黑,庄稼也能及时浇水,太谢谢你们了!”
上午10点,“幸福山乡驿站”的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苏沐雪穿着防风外套在驿站旁穿梭,时不时和本地工匠沟通芦苇屋顶的编织细节,确保印加传统元素能精准呈现。一位戴着印加绒帽的老人,牵着孙女的手,驻足在未完成的壁画前,用生硬的西班牙语轻声感叹:“这画里有我们的太阳图腾,还有能发光的机器!你们从中国来帮我们,真是善良的人!”
苏沐雪笑着上前,拿出速写本翻到“印加风格驿站”完整版:“爷爷,您看这是最终的样子,以后驿站建好,大家能在这里做康复、学技术,孩子们还能在‘可可艺术角’画画。”老人的孙女指着画里的可可树,兴奋地喊:“我要画可可树!我要画和中国小朋友一样的画!”苏沐雪从包里拿出一套彩色蜡笔递给孩子:“这是给你的礼物,等下我们一起在‘可可艺术角’画画,把你的可可树画进壁画里!”
中午时分,陈凡陪林晚晴前往圣谷村卫生站,搬运便携式康复设备。卫生站的小院里,埃琳娜和几位医护人员早已等候,看到设备后立刻上前帮忙。林晚晴打开一套“关节康复仪”,向埃琳娜演示:“您看,按下这个蓝色按钮是轻度按摩,黄色按钮是草药热敷,每次用15分钟,老人和小孩都能用,我们还准备了克丘亚语的操作视频,扫手册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埃琳娜试着操作了一遍,笑着说:“太简单了!我现在就能教村里的老人用!”
两人正说着,一位背着背篓的妇女走进卫生站,她的肩膀明显倾斜,走路时不时皱眉。林晚晴连忙上前,用携带的智能评估仪给她做检查:“您是长期背重物导致的肩部劳损,我们给您配个‘高原草药康复包’,再教您几个坐着就能做的拉伸动作,坚持一个月,肩膀疼痛会明显好转。”随后,林晚晴坐在小板凳上,手把手教妇女做肩部拉伸,陈凡则在一旁帮忙翻译,妇女的脸上渐渐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回到村广场时,筹备工作已近尾声。“幸福山乡驿站”的芦苇屋顶已搭建完毕,印加风格壁画完成了大半,林婉清正和技术团队、费尔南多一起调试新能源设备。“设备的低温防护层已经安装好,”林婉清指着设备外壳说,“我们还加了防雪罩,避免暴雪堆积影响运行,后续会每两个月派技术人员来维护,保证设备能长期使用。”
陈凡点头:“考虑得很周全,等下村民来参观时,多演示设备的实际用途,让大家知道这些设备能解决他们的难题。”
傍晚时分,四人在村民家吃晚饭。泥土墙的屋里,女主人用土灶煮了玉米粥,端上烤豚鼠肉和凉拌牛油果,还特意拿出当地特色的可可茶招待他们。苏沐雪端着陶杯,兴奋地说:“今天太顺利了!驿站快建好了,晚晴给村民做了筛查,婉清的新能源设备也调试好了,明天的‘幸福驿站开放日’肯定能圆满成功!”
“干杯!”四人的陶杯轻轻碰撞,林婉清笑着说:“目前我们已和秘鲁2个山乡签订了合作协议,等圣谷村的试点成功后,就推广到库斯科其他地区,让更多秘鲁村民用上清洁能源,享受到康复服务。”
林晚晴点头:“康复这边,我们计划在秘鲁培训40名‘山乡康复志愿者’,让他们长期为村民提供服务,后续还会通过远程指导,随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保证康复服务不中断。”
苏沐雪抱着画册,眼睛亮晶晶的:“我还特意画了《安第斯山下的幸福》作为驿站的特别展品,里面有驿站、梯田、印加村民,还有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画可可树的场景,明天肯定能打动大家!”
陈凡揉了揉她的头发:“明天的开放日一定会很热闹,等结束后我们就返回江城,总结全球乡村试点经验,推进‘幸福公益全球联盟’的成立。”
这时,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林晚晴完成秘鲁山乡康复筛查,配备“秘鲁适配版康复包”,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22);苏沐雪“幸福山乡驿站”筹备完成(明日开放),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22);林婉清调试高原低温版新能源设备,适配当地环境,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22)】
【“全球乡村公益计划(秘鲁站)”进度更新:苏沐雪《安第斯山下的幸福》完成创作,林晚晴康复服务覆盖秘鲁2乡,林婉清新能源试点落地圣谷村,当前进度45%。奖励发放:财富值+5亿(当前财富值1922000046.8元),解锁“南美公益特权”——可优先联合当地组织推进项目,提升多元文化协作效率96%】
陈凡心中一暖,“全球乡村公益计划(秘鲁站)”顺利起步。他看着三位女神的笑容,轻声说:“明天开放日顺利开展,我们的‘幸福传递’就真正在南美扎根,接下来还要让这份温暖,连接更多国家、更多村落。”
苏沐雪靠在陈凡怀里,轻声说:“我已经和江城的乡村学校、秘鲁的圣谷小学约定好了,明天开放日会设置‘中秘儿童画友会’,让两地的孩子通过视频连线一起画家乡,把画合成‘中秘幸福画卷’,作为驿站的永久展品。”
林晚晴和林婉清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明天的期待。
第二天清晨,秘鲁的阳光格外柔和,安第斯雪山的雪峰在阳光下闪耀,山乡的微风带着可可的香气。“幸福山乡驿站”开放日准时开始,村民们穿着印加传统服饰,早早地来到广场,有的背着可可豆,有的抱着孩子,还有的牵着羊驼,热闹得像过“太阳节”一样。
驿站里,林晚晴的康复服务区前排起了长队。她和埃琳娜一起,给村民做健康筛查、发“高原草药康复包”,还手把手教大家用康复设备。一位患有腰肌劳损的印第安男子,用康复仪做了15分钟按摩后,站起来扭了扭腰,笑着说:“太舒服了!以前弯腰种土豆都疼,现在能轻松弯腰了!”林晚晴笑着说:“以后你每天用一次,坚持一个月,疼痛会完全消失,有问题可以让埃琳娜联系我们的远程团队。”
另一边,林婉清的新能源设备展示区也围满了村民。技术人员正在演示设备的用途——按下开关后,驿站的灯泡立刻亮起,旁边的灌溉水管喷出清水,流进不远处的梯田。费尔南多拿着话筒,用克丘亚语向村民介绍:“大家看,这些设备能让我们冬天有灯、梯田有水,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暴雪停电了!”村民们纷纷鼓掌,有的还上前触摸设备,脸上满是惊喜与期待。
苏沐雪的“可可艺术角”里,中秘儿童画友会热闹开启。江城的孩子通过视频展示画的长江大桥和黄鹤楼,秘鲁的孩子则画了安第斯雪山和可可树,苏沐雪蹲在一旁,教孩子们用彩色蜡笔描绘“心中的幸福家园”。一个秘鲁小男孩举起画纸,上面画着中国和秘鲁的国旗,中间是手牵手的孩子和羊驼,用生硬的中文说:“中国朋友,一起快乐!”苏沐雪眼眶一热,把孩子的画贴在“中秘幸福画卷”上,轻声说:“对,我们一起快乐!”
下午2点,开放日迎来高潮——“印加幸福分享会”启动。村民们围坐在广场上,用克丘亚语分享自己的感受,埃琳娜负责翻译。一位老人说:“我活了70多岁,第一次用能按摩的机器,第一次看到冬天不用蜡烛也能亮,谢谢中国朋友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一位年轻的母亲说:“我的孩子晚上能在灯下看书了,以后他一定能像中国朋友一样,做帮助别人的人!”
四人在广场中央汇合时,苏沐雪突然拿出画笔,在画板上快速勾勒出四人与印第安村民、中秘孩子一起在驿站忙碌的场景,旁边还加上了安第斯雪山、梯田和新能源设备。“这是《幸福传递·秘鲁篇》,”她举起画本,笑着说,“现在我们的‘幸福传递’系列有了五大洲篇、南极篇、江城篇、枢纽篇、乡村篇、非洲篇,还有了秘鲁篇,真正实现了‘全球同心,幸福同行’的愿景!”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秘鲁“幸福山乡驿站”开放日圆满举办,服务村民2800余人(含500名老人、900名儿童),“全球乡村公益计划(秘鲁站)”进度+35%(当前80%)】
【林晚晴签约秘鲁4个村级卫生站,培训15名山乡康复志愿者,“全球乡村公益计划(秘鲁站)”进度+15%(当前95%)】
【林婉清与秘鲁能源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确定8个山乡新能源推广计划,“全球乡村公益计划(秘鲁站)”进度+5%(当前100%)】
【“全球乡村公益计划(秘鲁站)”圆满完成!奖励发放:财富值+10亿(当前财富值1932000046.8元),解锁“全球公益领航者”身份,圣谷村驿站被联合国评为“南美乡村公益示范项目”;额外解锁“中秘公益合作基金”——每年可投入8亿元,推进中秘乡村技术交流与文化融合项目】
陈凡看着系统面板上的“100%”进度条和“全球公益领航者”身份,心中满是感动与自豪。他看着身边的三位女神,轻声说:“我们做到了!从江城到非洲,再到南美,‘幸福传递’终于在全球多个角落扎根,接下来还要联合更多力量,让幸福的版图不断延伸。”
“是啊,”林晚晴笑着说,“从中国的康复技术到非洲、南美的适配版本,从中国的新能源设备到不同气候的定制款,我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尊重文化、适配需求,幸福就能跨越山海,温暖每一个人。”
林婉清点头:“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中秘公益合作基金’,把圣谷村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南美国家,同时启动‘幸福公益全球联盟’的筹备,联合全球公益组织,让幸福的力量更强大。”
苏沐雪抱着刚画好的《幸福传递·秘鲁篇》,眼睛里闪着泪光:“我还要继续画《幸福的延续》系列,把中秘孩子的画友会、秘鲁志愿者的故事、新能源设备带来的改变都画进去,让幸福的故事在南美山乡永远延续。”
当天晚上,四人在圣谷村的梯田旁散步。月光洒在梯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远处传来印第安村民的排箫声,悠扬而治愈。苏沐雪靠在陈凡怀里,翻看着“中秘幸福画卷”,林晚晴整理着“幸福公益全球联盟”的筹备清单,林婉清规划着中秘公益合作的细节,而陈凡则看着眼前的高原夜景,嘴角扬起幸福的笑容。
他知道,这趟“永恒幸福”的旅程,从江城的初心出发,经过全球的探索、枢纽的连接、乡村的扎根,如今又在南美山乡绽放新的光彩。未来,他们会带着全球协作的初心、温暖包容的诚意,继续联合更多力量,在全球的土地上播撒爱与希望,让每一座雪山、每一片草原、每一个村落都能感受到幸福的力量,书写属于他们的、永不落幕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