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宴之际,大殿内丝竹悦耳,觥筹交错。北堂墨染身姿挺拔,于一众宾客中格外醒目。他径直走到唐楚瑶身旁,手臂微伸,轻柔却不容拒绝地将她拉到自己身侧的空位,示意她坐下。
他侧过头,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探究与不解。
北堂墨染为何要展露才艺弹琴?
唐楚瑶坐定,指尖似还残留着琴弦的微凉触感,她抬眸迎上北堂墨染的视线,语气平静却透着坚定。
唐楚瑶为我自己。
北堂墨染挑眉,语气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调侃。
北堂墨染为了能让熠王早点看上你?
唐楚瑶闻言,神情有片刻的怔忪,随即立刻否认,语气稍显急促。
唐楚瑶不是
北堂墨染却似笑非笑,继续说道。
北堂墨染你知道她的舞技比不上绮贵妃的《一剪梅》那般妩媚妖娆,眼波流转,妩媚妖娆,动人心魄。可你还是为她伴奏《将军令》,以你那鲁莽的性子,定不会让她盖过你的风头,那种不愿服输的执拗劲,很容易让你在这深宫里惹上是非。
唐楚瑶听着,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对宫廷的厌倦与清醒。
唐楚瑶后宫凶险,她如今不像在宫里,有绮贵妃撑腰,犯了什么事总有人担着。以她那鲁莽的性子,会得罪很多人。我也只能帮她到这了,以后的路,她自己走,我管不着。
北堂墨染定定地看着她,眼神复杂,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
北堂墨染你倒是心大,难道不担心你自己吗?
正说着,一位大臣满面红光,高举着酒杯,摇摇晃晃地走过来。他站定后,声音洪亮,带着谄媚的笑意。
大臣恭喜摄政王,这次一举灭了唐国,那唐国皇帝昏庸无能,灭了他们还不简单,一剑刺死他,太便宜他了,应该带回熠国慢慢折磨。
唐楚瑶本就因刚才的谈话心情有些沉闷,听到这话,看着眼前这大臣谄媚又丑陋的嘴脸,只觉得一阵恶心,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起,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胸腔里怒火翻涌,可她只是强压下那股冲动,嘴唇抿成一条紧绷的线,没有立刻发作。
可就在这时,北堂墨染像是察觉到了她的情绪,眼疾手快,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用眼神示意她稍安勿躁。
北堂墨染看向那大臣,语气带着几分警告。
北堂墨染还请大人慎言。
而在不远处,熠王正目光灼灼地看着唐楚瑶,眼神里的兴趣愈发浓厚,仿佛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猎物。
熠王清了清嗓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然后朗声道。
熠王众爱卿们,朕决定封唐芷莹为莹贵人,立……
话未说完,北堂墨染上前一步,恭敬却语气坚定地开口。
北堂墨染皇上,臣对瑶公主很是欣赏,恳请陛下允臣将其带回府中。
熠王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看向北堂墨染,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熠王摄政王,这唐楚瑶可是朕先留意到的,你这般,怕是有些不妥吧?
北堂墨染微微垂眸,态度依旧恭敬,可话语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北堂墨染臣知晓陛下心意,只是臣与瑶公主也算有几分渊源,唐国两位公主,一位在宫内,一位在宫外,可相互平衡,还望陛下成全。
熠王沉默片刻,他深知北堂墨染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是执意相争,恐伤了君臣和气,甚至引发朝堂动荡。但就这么放手,他又实在不甘心。他看着唐楚瑶,那眼中的欣赏与渴望几乎要溢出来。
周围的大臣们也都屏住呼吸,悄悄观察着两位权势滔天之人的交锋,空气仿佛都变得凝滞起来。
最终,济王还是无奈地松口,故作大方却难掩失落道。
熠王既然摄政王如此坚持,又说得在理,那朕……便允了吧。
北堂墨染立刻俯身行礼,语气恭敬。
北堂墨染臣谢过皇上。
北堂墨染谢恩后,便示意随从上前,小心翼翼地护着唐楚瑶,准备离开宴席。唐楚瑶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心中满是茫然与不安,她不知道自己将要被带往何方,也不明白北堂墨染此举的用意。
熠王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端起酒杯,猛地灌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浇不灭他心中的郁气。他身旁的近侍低声劝慰。
太监陛下,何必为了一个女子,与摄政王生了嫌隙。
熠王重重放下酒杯,冷哼一声。
熠王你懂什么,这唐楚瑶,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