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一过,清晨五点半的天色比前些日子亮得慢。路灯一盏盏熄灭时,球场边的桂花香却愈发浓烈。今天是育青校队公布市联赛大名单的日子,墙上的白板前聚满了人。空气像拉满的弓弦,谁也不敢先开口。
公布栏前,白板中央贴着一张A4纸,黑体三号字:
“育青中学·市联赛12人正选名单”
第一行赫然写着:
1.穆司阳(队长)
2.卓治
3.张百扬
4……
一路往下,直到第11位,都没有出现“路夏”。
人群里出现短暂的死寂。
唐佳乐(小声)
唐佳乐“不会吧,小路夏连替补都没进?”
张百扬皱眉,双臂抱胸,目光在名单上反复扫。
张柏杨“教练组搞什么鬼?”
路夏站在最末一排,左手攥着球袋的肩带,指节发白。
路夏(心里)
路夏“果然……还是不够吗?”
名单公布完不到两分钟,路夏转身离开,步子很快,鞋底踏在水泥台阶上发出空洞的回声。
背后有脚步声追来。
穆司阳“路夏!”
路夏停住,没有回头。
穆司阳“名单只是暂定,下午还有内部对抗,决定最后两个替补名额。”
路夏握紧的指节慢慢松开。
路夏“知道了。”
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 …
医务室
路晴空坐在窗边,右踝绑着冰袋。她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是名单照片。
路晴空(自言自语)
路晴空“臭小子,连替补都没进,真给我丢脸。”
门被推开,老周探头。
不重要“别嘴硬,名单是我建议的。你的脚没好,他心态又毛躁,放在正选反而害他。”
路晴空“可他需要比赛。”
不重要“那就让他用实力把名字写上去。”
午后,球馆内灯光齐明,橙黄色的光晕笼罩着整个空间,映得木地板泛出一种暗沉而温润的光泽,仿佛每一寸都被岁月轻轻打磨过。池大勇站在网前,手中的哨子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金属冷光,他的身影被拉长了一些,显得格外挺拔而沉稳。空气里弥漫着一丝紧张与安静交织的气息,仿佛下一秒,某个重要的瞬间就会在这片场地上诞生。
池大勇“三盘抢七,赢的人进名单。输的,当后勤。”
参赛四人:路夏、唐佳乐、徐子平、贺兴隆。
第一场:路夏 VS 唐佳乐第一盘
唐佳乐发球快、角度刁,路夏明显急躁,脚步乱,连丢两局。
看台上,晴空拄着拐杖,目光锁在弟弟的左脚。
路晴空(低声)
路晴空“启动太慢,身体前倾太多……”
穆司阳坐在她右侧,手里拿着计时器。
穆司阳“第一盘平均回球时间1.84秒,比训练慢0.3。”
路晴空“让他自己撞墙,比我说一百句都管用。”
第二盘
1:3落后时,路夏忽然停住,抬眼望向看台。
姐姐与穆司阳的目光同时落在他身上,一个带着审视,一个带着提醒。
路夏深呼吸,弯腰拍了拍鞋底,像是在给自己按下重启键。
他开始放慢节奏,用高吊球打乱唐佳乐的截击节奏。
比分追到 4:4。
关键分,唐佳乐发球。
路夏盯着对方抛球的瞬间,左脚提前半步启动——
“砰!”
正手直线压边。
5:4
唐佳乐愣住,苦笑摇头。
唐佳乐“你这是突然开挂?”
路夏“只是不想再等下一次机会。”
最终比分定格在 7:5,路夏成功扳回一盘。
抢七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两人的体力已濒临极限,击球的速度明显放缓,但每一个回合却拉得越发漫长,仿佛每一次挥拍都承载着千钧之力。
当比分来到 10:10 平时,唐佳乐的一记半截击未能过网,球轻轻磕在网带上,无力地落了下来。这一刻,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11:10,赛点出现。路夏站在底线后,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擦去眼角渗出的汗水。他的余光不经意间捕捉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姐姐拄着拐杖,缓缓站了起来,目光如炬地望向他,仿佛无声的鼓励穿透了全场的喧嚣。
路晴空“别看我,看球!”
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鞭子抽在空气里。
路夏“好!”
发球,外角切削带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低平的弧线。唐佳乐回球稍高,那一瞬间,仿佛时间凝滞了一般。
路夏眼神一凛,脚步迅速蹬地向前冲去。正手抽斜线——挥拍的动作干净利落,球如同一道闪电般砸在边线夹角处,弹起时几乎贴着网柱擦过,带着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
12:10 哨声骤然响起,清脆而短促,为这一分画下了句点。
唐佳乐弯下腰,双手撑膝,喘着粗气,额头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抬起头,脸上浮现出一抹由衷的笑意,冲路夏竖起大拇指:“好球!”声音里满是赞叹与钦佩。
唐佳乐“名单里该有你。”
路夏“还差一个名额,你别放弃。”
两人相视一笑,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木地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