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沉香不烬
本书标签: 古代  新手上线 

67.家人的担心

沉香不烬

朝会散去,百官如潮水般从大殿中涌出。低语声、议论声嗡嗡作响,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那个走在最前方,身姿挺拔如松的年轻世子。

萧知珩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那些目光,惊疑、探究、难以置信,或许还有少数几分不易察觉的赞许。他目不斜视,步伐稳定,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仿佛昨夜那个在房中几乎被怒火和恐惧吞噬的青年已被彻底剥离……

太子在一众心腹的簇拥下从他身侧走过,速度不快,带着一种刻意的威压。两人身形交错的一瞬,太子脚步微顿,侧过头,声音不高,却恰好能让萧知珩听清,带着一丝冰冷的玩味:“边关风沙大,世子……可要保重身体。”这话里的恶意几乎不加掩饰。

若是从前,萧知珩或许会反唇相讥,或许会隐忍不语。但此刻,他只是缓缓转过头,迎上太子的视线,脸上甚至浮现出一抹极淡的、近乎礼节性的笑意,眼神却清亮锐利,不见半分退缩:“多谢太子殿下关怀。殿下在京城,也请务必珍重。待臣归来,再向殿下细细禀报边关风物。”

他的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寻常小事,但那句“待臣归来”却说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太子的瞳孔几不可查地收缩了一下,脸上的假笑微微僵硬。他深深看了萧知珩一眼,不再多言,拂袖而去。那背影,竟透出几分被反将一军后的阴郁。

萧知珩收回目光,心中一片冷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与太子之间那层虚伪的平静已被彻底撕破,剩下的,只有你死我活的较量。

他没有在宫中多做停留,径直出了宫门。平宁王府的马车早已等候在外,车夫见他出来,连忙放下脚凳。

然而,萧知珩却没有立刻上车。他站在马车旁,深吸了一口宫外微凉的空气,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京都的天空总是带着几分精致的雕琢气,不如记忆中曾在京郊纵马时看到的旷野天空那般辽阔高远。

他知道,他即将去往的地方,天空会更加辽阔,也更加残酷。

“世子爷?”车夫见他不动,小声提醒。

萧知珩回过神,点了点头,弯腰钻进马车。车厢内,熟悉的熏香味道传来,却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窒闷。他抬手挑开车帘,让外面的风吹进来。

马车缓缓启动,驶离皇城,朝着平宁王府的方向而去。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流如织,叫卖声、嬉笑声不绝于耳。这是一派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安宁。而此刻,这份安宁之下,暗流汹涌。

萧知珩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象,眼神逐渐变得深邃。他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可以置身事外、只需享受这繁华的纨绔世子了。他即将奔赴前线,去直面守护这份繁华所需的代价。

愤怒和恐惧并未完全消失,只是被一种更强大的信念和责任压了下去。沈清宴那双含着泪却又无比坚定的眼眸在他脑海中浮现,还有她那句“知珩将毒淬炼成我们的铠甲和兵刃,我等你回家”。

是啊,他不能倒下,更不能失败。

马车在平宁王府门前停下。萧知珩刚下车,早已候在门内的老管家就快步迎了上来,脸上满是忧色:“世子,您可回来了!王爷和王妃都急着见您呢!”

萧知珩心下一沉。父王和母妃……他们定然也听到了朝堂上的消息。对于年迈且一向谨慎的父王和深居简出、只盼儿女平安的母妃而言,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压下心头的复杂情绪,沉声道:“我知道了。”

他迈步走进府门,步伐比往日沉重了许多。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安抚为他忧心忡忡的父母。

穿过熟悉的回廊,还未走到正厅,就听见里面传来母亲压抑不住的啜泣声和父亲沉重的叹息声。

萧知珩的脚步在厅外顿了一顿,深吸一口气,脸上努力挤出一丝轻松的神情,这才抬脚跨了进去。

厅内,平宁王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手中的茶盏早已凉透。平宁王妃则拿着帕子拭泪,眼圈通红。

“父王,母妃。”萧知珩走上前,恭敬地行礼。

“珩儿!”平宁王妃一见他,立刻起身抓住他的手臂,眼泪落得更凶,“你……你怎么就答应了啊!那是边关啊!刀剑无眼,你要是出了什么事,让母妃可怎么活啊!”

平宁王也抬起头,看着儿子,眼神复杂,有担忧,有不解,也有一丝极淡的、被儿子今日朝堂上表现所引发的异样情绪。他沉声开口,带着一贯的谨慎:“知珩,此事……你是否冲动了?太子此举,分明是不怀好意,你岂能主动跳入火坑?现在去向陛下陈情,或许还来得及……”

“父王,母妃,”萧知珩打断父亲的话,声音平静却坚定,他反手轻轻握住母亲冰凉的手,“孩儿没有冲动。此事,已成定局,圣旨已下,绝无转圜余地。”

他看着父母瞬间变得更加苍白的脸色,继续道:“而且,孩儿认为,这并非完全是死路。太子想借此害我,我偏要借此机会,挣一份真正的功业回来!”

“功业?”平宁王苦笑摇头,“谈何容易!你从未经历过战阵,边关情况复杂,岂是儿戏?”

“正因不易,才更要去做!”萧知珩眼神明亮,将昨夜与沈清宴商议后的决心和部分计划娓娓道来,“父王,我们平宁王府多年来谨小慎微,可换来了什么?换来的不过是太子愈发肆无忌惮的算计!一味退让,只会让人以为我们软弱可欺!此次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唯有我立下实实在在的军功,才能真正在朝堂站稳脚跟,才能让王府不再任人拿捏!”

他顿了顿,看着父母:“况且,陛下既已应允,若我再行推拒,岂非抗旨不尊,更落人口实?如今唯有迎难而上,方有一线生机,甚至……反败为胜之机!”

萧知珩的话语条理清晰,掷地有声,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成熟和魄力,让平宁王夫妇都愣住了。他们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的儿子。

平宁王妃的哭泣渐渐止住,只是依旧紧紧抓着他的手。平宁王沉默良久,看着儿子眼中那簇陌生的、却灼灼燃烧的火焰,最终长长叹了口气,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多了几分无奈,也多了几分决断。

“罢了……罢了……”他喃喃道,“既然你已下定决心,陛下也已下旨……王府……会尽全力支持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只是……珩儿,定要……万事小心,平安归来。”

说到最后,声音已然哽咽。

萧知珩心中酸涩,重重跪下:“孩儿不孝,让父王母妃担忧了!但请二老放心,孩儿定会珍重自身,必全须全尾地回来,光耀门楣!”

萧知珩安抚好父母,心中酸涩,正欲告退返回自己的院落仔细筹划,却见母亲依旧抓着他的手不放,泪珠滚落,沾湿了衣襟。

“我的儿啊,”平宁王妃的声音带着哽咽,鬓边的珠花随着抽噎轻轻晃动,“刀剑无眼,到了那边一定要万事当心…娘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萧知珩心中不忍,拍了拍母亲的手背,喉结滚了滚,脸上却强撑着笑意,语气故作轻松:“娘,您放心,儿子武艺精湛,又有岳父当年的旧部跟着,定能旗开得胜。倒是您,别总惦记着我,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养好了精神,等儿子凯旋。”

正说着,房门被轻轻推开,沈清宴端着一盏刚温好的参茶走了进来。她显然已经调整好情绪,面上带着温婉得体的浅笑,先是向平宁王和王妃行了礼。

萧知珩转头看见她,目光不由自主地软了几分:“清宴来了…”

沈清宴将参茶轻轻放到王妃手边的茶几上,声音柔和却带着安抚的力量:“母亲,您先喝口茶暖暖身子。阿珩是去保家卫国,是荣耀事,咱们该盼着他建功立业才是。”她话语从容,仿佛全然信任,唯有在指尖不经意触到王妃冰凉的手背时,那细微的停顿和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忧色,泄露了她内心的紧绷。话虽说得漂亮,可她自己的心,又何尝不是像被什么攥紧了,连带着声音都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发颤,只是被她极力压下了。

平宁王坐在太师椅上,将儿子儿媳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百感交集。他手指轻叩着扶手,沉声开口,既是嘱咐儿子,也是宽慰妻媳:“知珩,到了边境,记住‘稳’字为先。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不可因一时意气而轻敌冒进。”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沈清宴,眼神温和了些,带着托付的意味,“清宴,府里有你照看,我和母亲都放心。只是……你也别太忧心,他是萧家的儿郎,担得起这份责任。你们夫妻同心,便是最大的支撑。”

沈清宴迎上公公的目光,郑重地点头,眼眶微微发热,声音却异常坚定:“父亲放心,我会照顾好母亲,打理好府中事务,等他回来。”

这一刻,王府正厅内的气氛沉重却不再仅仅是绝望。担忧依旧盘旋,但一种名为“支持”与“期盼”的力量正在悄然凝聚。萧知珩看着妻子坚毅的侧脸和父母虽然担忧却最终选择支持的眼神,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他再次向父母行礼告退,这一次,平宁王妃虽然依旧不舍,却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没有再阻拦。

萧知珩与沈清宴对视一眼,默契地一同退出了正厅。房门在身后合上,将父母的担忧暂时关在门内,两人不再多言,立刻加快脚步,向着自己的院落走去。

上一章 66.将计就计 沉香不烬最新章节 下一章 68.长夜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