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本是商人惯常的谦虚兼带一丝试探,没想到姜愿听了,却微微一笑:“哦?苏东家若是不急着回城,不如留下来尝尝我的家常便饭?正好也快到饭点了。”
苏文瑾一愣,看着姜愿清澈而自信的眼神,心中一动,立刻笑道:“那苏某就厚颜叨扰了!早就听闻姜姑娘手艺不凡,今日定要一饱口福!”
姜愿转头对旁边的赵婶子吩咐:“赵婶,麻烦你去鸡窝捡几个新鲜的鸡蛋,再摘些刚长成的嫩青菜,捞条肥鱼。对了,我屋里案板上还有块今早刚送来的五花肉,也一并拿来。”
“好嘞!”赵婶子应声而去。
姜愿又对陈安说:“陈安,去地窖取一小坛新出的‘青石酿’来。”
苏文瑾饶有兴致地看着姜愿安排,只见她挽起袖子,净了手,走进了那间兼做厨房的偏房。苏文瑾不好进去,便在院中石桌旁坐下等候,鼻尖却不由自主地被厨房里渐渐传出的声响和香气吸引。
先是清脆利落的切菜声,富有节奏,一听便知刀工极佳。接着是热油下锅的“刺啦”声,一股混合着葱姜爆香的浓郁香气瞬间飘出,勾得人食指大动。然后是蒸锅冒气的呜呜声,带着米肉混合的醇厚蒸汽香。期间还夹杂着煎炒烹炸的各种声音,香气层次丰富,变幻莫测。
苏文瑾是吃遍大江南北的老饕,此刻竟有些坐不住了,这香气……太诱人了!纯粹、鲜活、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光是闻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约莫半个时辰后,姜愿端着托盘走了出来,陈安和赵婶子也跟着帮忙上菜。
简简单单四菜一汤,摆上石桌:一盘色泽红亮、肥瘦相间的红烧肉;一盘清蒸鱼,上面铺着葱丝姜丝,淋着热油;一碟碧绿清脆的清炒时蔬;一碗嫩滑金黄的蒸鸡蛋羹;还有一盆奶白色的鱼头豆腐汤。
菜式寻常,但卖相却极为诱人。红烧肉颤巍巍,油光润泽;清蒸鱼形态完整,肉质洁白;青菜翠绿欲滴;蛋羹平滑如镜;鱼汤浓白鲜香。
“粗茶淡饭,苏东家莫要嫌弃。”姜愿笑着摆好碗筷,又给苏文瑾斟上一杯“青石酿”。
苏文瑾早已被香气勾得迫不及待,连忙拿起筷子:“姜姑娘太客气了,光是这卖相和香气,就已非凡品!”他先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入口中。
牙齿轻轻一合,肥肉部分瞬间融化,瘦肉酥烂入味,一股浓郁的酱香、肉香和淡淡的酒香(姜愿用了点青石酿)在口中爆开,甜而不腻,咸鲜适口,层次感极其丰富!比他醉仙楼大师傅做的,不知高明多少!
“这……这红烧肉!”苏文瑾眼睛瞪大,都顾不上礼仪,赶紧又夹了一筷子鱼肉。鱼肉鲜嫩无比,火候精准到秒,仅用葱姜和简单调味,就将鱼本身的鲜美发挥到了极致!
接着是青菜,清脆爽口,带着锅气,保留了蔬菜最原始的清甜。蛋羹嫩滑如布丁,入口即化。鱼汤更是醇厚鲜美,一碗下肚,通体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