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愿条理清晰地说道:“第一,应急救灾,彰显仁政。立刻从北境粮仓中调拨一部分土豆、耐储存的杂粮,以及御寒的旧衣物、羊毛毡,由我军护送,分发给那些最困难的部落,尤其是老弱妇孺多的。这不是施舍,而是告诉他们,归顺大夏,就能得到庇护,活下去。同时,派遣军中医官,携带药材,为牧民治疗冻伤和疾病。”
秦夙点头:“此计可行,可收买人心,稳定局势。”
“第二,划定草场,仲裁纠纷。”姜愿继续道,“由我军出面,根据各部落人口和现有牲畜数量,大致划分冬季和夏季草场范围,立碑为界。并宣布,任何部落不得越界放牧,若有争端,可向我军派驻的官员申诉,由我们依据规则仲裁。打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建立初步的秩序。”
太子眼睛一亮:“这等于将王庭的部分管理职能接手过来,但更加公正!”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授人以渔,引导转变。”姜愿语气加重,“单纯救济和划分草场只能解一时之急。长远来看,要帮助他们改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挑选一些聪明肯学的年轻牧民,教他们如何搭建更保暖的越冬棚圈,如何储存干草应对白灾(雪灾),甚至尝试在一些条件允许的河谷地带,教他们开垦小块土地,种植耐寒的牧草或土豆,作为冬季饲料的补充,减少完全依赖天然草场的风险。同时,我们可以设立固定的集市,用粮食、茶叶、铁器、盐巴等物资,公平收购他们的羊毛、皮货、奶酪,让他们能通过和平交易获得生活必需品,而不是只能靠抢劫。”
李匠头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插话道:“姜姑娘说得对!俺们可以打造一些结实耐用的羊毛剪子、奶酪模具啥的,便宜换给他们,提高他们干活效率!”
王大夫也点头:“若能引导他们定居或半定居,也更便于防治瘟疫。”
姜愿总结道:“总之,就是要让他们看到,放下刀弓,依靠勤劳和遵守规则,也能获得比过去更好、更安稳的生活。时间久了,仇恨自然会淡化,融合才会成为可能。北境草原,才能真正成为安稳的大后方,而不是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一番话,说得众人茅塞顿开。秦夙看着姜愿,眼中充满了赞赏和骄傲。皇帝抚掌赞叹:“妙!甚妙!剿抚并用,恩威并施,更重在引导其生计!姜姑娘此策,非大智慧大胸怀者不能为!此乃真正的一劳永逸之道!”
太子也由衷佩服:“如此一来,数十年后,北狄或许真能与我夏周百姓无异。姜姑娘之见,远超寻常疆臣!”
秦夙当即拍板:“就按阿愿说的办!雷虎,你负责调配物资,组织人手,即刻开始救灾和划界!韩冲,你挑选机敏善辩之人,学习狄语,准备常驻草原各部,负责仲裁和沟通!我们要让这片草原,不再是边患之源,而是北境的牧场和屏障!”
一项充满远见和人道关怀的草原治理方略,就在这北境要塞中定了下来。它不仅关乎千万牧民的生死,更关乎未来数百年的边疆安宁。姜愿再次证明,她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创造奇迹,更在于缔造和平与繁荣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