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太极殿的朝会再次成为风暴中心。当苏文瑾以新任“商务总办”的身份,宣读由姜愿主导拟定、皇帝和秦夙背书的《鼓励工商令》草案时,整个朝堂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
草案的核心内容条条惊世骇俗:
一、正式废除“士农工商”的严格等级划分,明确宣布“农为邦本,工致其巧,商通有无,皆为国之基石,无分贵贱”。
二、设立“专利司”,凡有能改良工具、创新器物、发现新法者,皆可申请“专利”,受朝廷保护,他人未经允许不得仿造,期限十年。
三、大幅削减、规范商税,取消各地关卡滥设的厘金杂税,统一由朝廷商务总办衙门征收,严禁地方盘剥。
四、由朝廷出资或担保,设立“兴业钱庄”,为确有前景之新式工坊、商队提供低息贷款。
五、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官道修缮、漕运疏通、矿山开发等,可按约定比例分享收益。
六、各州府设立“官营示范工坊”,推广北境已验证之玻璃、白糖、新式纺织、高效农具等技术,并允许民间商人学习、合作经营。
苏文瑾念完最后一条,合上奏本,殿内已是一片哗然!
“荒谬!荒谬至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翰林气得浑身发抖,出列指着苏文瑾,“士农工商,国之四维,秩序井然!岂可轻易废黜?此令一下,天下商人岂不骄横跋扈,与士人平起平坐?长此以往,谁还安心耕读?国将不国啊!”
另一位掌管户籍的官员也激烈反对:“还有这专利之说,简直是鼓励奇技淫巧,与民争利!若人人藏私,技术如何流传?工匠如何生存?更有这官营工坊,将朝廷体面置于何地?与商贾为伍,成何体统!”
“还有这钱庄!朝廷岂能放贷?与民争利,斯文扫地!”
反对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几乎都是围绕着“礼制”、“体统”、“与民争利”这些空洞的概念。
秦夙眉头紧锁,按剑欲起,却被姜愿用眼神轻轻制止。
姜愿从容出列,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激动反对的老臣,声音清越,压过了嘈杂:“各位大人,稍安勿躁。敢问诸位,何为国之根本?”
她不等回答,便自问自答:“是活生生的黎民百姓!是能产出粮食的田地,是能制造器物的工匠,是能流通货物的商旅!敢问诸位大人,若农民无好农具,田地荒芜,国库粮从何来?若工匠无创新,军械落后,边关何以稳固?若商路不通,货物积压,百姓所需从何而来?朝廷税赋又从何而来?”
她走到那位老翰林面前,语气诚恳却犀利:“老大人,您说士农工商秩序井然。可如今,士人若只知空谈道德文章,不解民生疾苦;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却食不果腹;工匠手艺精湛,却难以养家;商贾奔波劳碌,却被视为贱业,层层盘剥。这样的秩序,真的有利于国家吗?”
老翰林被她问得一噎,脸涨得通红:“你……你这是强词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