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冢旧碑
三月三日,上巳。
长安城南,少陵原。
沈家新墓已起,四面遍植白梅。
碑是皇帝亲书:
“故大理寺卿、忠武公沈毅暨夫人唐氏之墓”。
碑阴另刻一行小字:
“女沈莞泣血立”。
顾无羡换去绯衣,着素服,腰刀亦缠白帛。
他在墓前掘一小坑,将绣春刀连鞘埋入。
“以后不带刀了?”沈莞问。
“刀已无用。”顾无羡拍拍手上土,“该收的都收了,该放下的也得放下。”
风过梅枝,落瓣如雪。
两人并肩而立,影子被春阳拉得很长很长。
二 丹书铁券
回城路上,城南驿亭,早有内侍奉旨等候。
金漆托盘里,摆着两样东西:
丹书铁券一卷,空白圣旨一道。
内侍垂首:“陛下口谕——郡主可自填旨意,无有不允。”
沈莞拿起空白圣旨,沉吟片刻,提笔只写八个字:
“放归山林,永免徭役。”
她盖下御印,递给内侍:“请回奏陛下,沈家如今只剩我一人,愿为布衣,守墓终老。”
内侍愕然,却不敢多言,唯唯而退。
顾无羡看着她,眼底有笑意:“真舍得?”
沈莞拍拍腰间雪刃:“舍得繁华,舍不得自由。”
她抬眼,远处终南山青黛如眉,“等守完三年孝,我想去江南,看真正的春梅。”
顾无羡点头:“我陪你。”
他声音轻,却像在说一句再自然不过的誓言。
三 夜雨长街
当夜,长安微雨。
朱雀大街灯市重开,万盏春灯替了白纱。
沈莞换青布衣裙,提一盏六角雪梅灯,顾无羡撑伞并肩。
雨丝落在灯纱上,洇开淡淡红晕。
街边有卖糖雪球的稚童,追着他们喊:
“姐姐,买一盏灯吧,保平安!”
沈莞蹲下,把最后一盏灯递给孩子:“送你,要平安。”
孩子欢天喜地跑远。
顾无羡低头看她,雨珠缀在她睫毛上,像碎星。
“阿莞,”他第一次这样唤她,“往后,别再回头。”
沈莞“嗯”了一声,伸手握住他的伞柄。
两人指尖相触,微凉,却再也没有松开。
四 尾声·一年之后
又一年上巳。
江南苏州,洞庭西山。
梅花早谢,桃李正繁。
竹篱小院,炊烟袅袅。
沈莞挽着袖子,在灶前蒸青团。
顾无羡坐在廊下劈柴,柴刀起落,节奏安稳。
院外有孩童放风筝,纸鹞上画着大大的“昭”字。
沈莞端着青团出来,顾无羡伸手接过,咬一口,眯眼笑:“甜的。”
远处传来一声春雷,低低的,像隔年的鼓。
沈莞抬头,看见天边一线新绿。
她轻声道:
“雪尽了。”
顾无羡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
“春来了。”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