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星上三年级那天,妈妈特意给她梳了两条小辫子,还在发梢系了粉色的蝴蝶结。她背着绣着星星的书包走进教室时,心里悄悄盼着——这一年,或许能和同学们多说几句话,或许能不再总想起过去的事。
日子像村口的小溪一样慢慢流,直到那天中午,晓星刚走进奶奶家的院门,就看见爷爷和奶奶站在堂屋门口,脸上带着她很少见的笑。奶奶甚至主动走过来,拉了拉她的衣角:“晓星,快,隔壁家的大狗生崽了,我跟人家要了两只,你去看看喜不喜欢。”
爷爷也在旁边帮腔:“就在院子西角的箱子里,奶呼呼的,可招人疼了。”
晓星愣了愣。这两年,爷爷奶奶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劝她“少吃点”,却也很少这样主动对她好,更不会特意给她找东西。她心里有点慌,又有点期待——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能帮家里干活了?还是他们终于想起,以前对她不够好?
她没敢问,只是顺着奶奶指的方向,快步走到院子西角。果然,一个旧木箱放在墙角,盖子虚掩着,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呜呜”的小声哼叫。晓星轻轻掀开盖子,心一下子就软了——箱子里铺着软软的旧棉花,两只巴掌大的小奶狗缩在里面,一只浑身是淡黄色的绒毛,像团小太阳;另一只黑得发亮,只有爪子尖带点白,像踩了两朵小雪花。
“好可爱……”晓星小声说,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小奶狗们没躲开,反而凑过来,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了蹭她的指尖,暖乎乎的,痒痒的。
她突然连饭都顾不上吃,转身就往村外的小学跑——她要把最好的朋友小雅叫过来,一起给小狗起名字。小雅是她上二年级时认识的,也是村里唯一愿意听她讲笔记本里小事的人。
“小雅!你快跟我来!”晓星拉着小雅的手往回跑,语气里满是她自己都没察觉的兴奋,“我爷爷奶奶给我要了两只小狗,一只黄的一只黑的,咱们给它们起名字吧!”
小雅跟着她跑到箱子边,看见小奶狗也眼睛发亮:“哇!这只黄色的好软,叫小黄吧!”
晓星点点头,指着那只小黑狗:“那它就叫小黑黑,你看它的爪子是白的,像戴了小手套!”
两个小姑娘蹲在箱子边,看着小奶狗们互相蹭来蹭去,笑得格外大声。晓星摸着小黄软软的绒毛,心里突然暖烘烘的——她好像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久到差点忘了,被人放在心上、收到喜欢的东西,是这样的感觉。她转头看向堂屋门口,爷爷奶奶还在看着她笑,她突然不讨厌他们了,甚至觉得,或许他们也不是真的偏心,只是以前忘了把爱分给她。
可笑着笑着,晓星的眼神又软了下来。她看着小黄淡黄色的绒毛,突然想起两年前那只蹲在院角的小狗——也是这样的黄色,也是这样怯生生的眼神。这会不会是它的孩子?或者,会不会就是它长大了,又回到了这里?
她不敢确定,也不想去问。她只知道,现在箱子里的两只小奶狗是属于她的,她会好好照顾它们,不会再让它们像以前那只小狗一样受委屈。
那天晚上,晓星把这件事写进笔记本时,字迹比平时更轻快:“今天有了小黄和小黑黑,它们好小好软。希望它们能一直陪着我。”写完,她把笔记本放在枕头边,又悄悄走到院子里,看了眼箱子里的小奶狗——它们已经睡着了,呼吸轻轻的。
月光落在箱子上,也落在晓星的脸上。她轻轻舒了口气,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或许,那些过去的疼,会慢慢被小黄和小黑黑的暖,一点点盖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