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五年过去了,曾经瑟缩在海棠树下的少女已长成亭亭玉立的模样,而京城的上元佳节依旧如往日般热闹非常,苏家两姐妹站在翰墨居的大门前望着外面摩肩接踵的人流与流光溢彩的花灯,眼神中满是对市井盛景的憧憬。
苏雨沫身为庶女,平日里被府中诸多规矩束缚,这般抛头露面的盛会按例是没她份儿的。可她心中实在向往,苏雨沫眼巴巴地瞅着身旁的苏沫涵,小手轻轻拉住姐姐的衣袖晃了晃,声音软糯带着几分撒娇:“姐姐,你就带我去吧,我保证乖乖跟在你身后,绝不乱跑乱说话。”苏沫涵最是心疼这个从小受尽委屈的妹妹,瞧着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里满是期待,心一软便应了下来:“罢了,今日便带你去瞧瞧。”在这深宅大院里,自庶弟出生几日后便被嫡母柳氏抱去亲自抚养,张姨娘为了能看上庶弟,日日往正房院里凑,苏雨沫能真心亲近、肆意撒娇的,也就只有这位始终护着她的嫡姐了。
苏沫涵今日特意盛装出行,一袭粉色绣海棠花的罗裙,裙摆随着走动轻摇,金线绣就的花瓣在灯火下熠熠生辉,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婀娜多姿的身段。外披一件月白色轻纱,边缘缀着细碎的银线,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飘拂,衬得她愈发温婉动人。苏雨沫则身着一袭浅绿衣衫,领口袖口绣着简单的兰草纹样,清新素雅,她的发髻上仅点缀着几枚莹润的珍珠与小巧的银质簪子,一双灵动的双眸恰似山间一汪清泉,满是对街头热闹景象的好奇与欢喜。
姐妹俩乘着苏家的马车出了翰墨居,不多时便来到了上元节最热闹的主街。刚掀开车帘,喧嚣的人声便扑面而来。人群熙熙攘攘,孩童们提着兔子灯在人群中穿梭,杂耍艺人的吆喝声、女子们的娇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鲜活的市井烟火。一盏盏花灯悬挂在街头巷尾目不暇接。苏沫涵心中记挂着父亲上月给自己定下的亲事,对方正是当朝丞相家的嫡长子施景澜。她面上虽维持着大家闺秀的高贵矜持,目光却不时扫过往来人群,还悄悄让贴身丫鬟绛珠向旁边卖花灯的老婆婆打听。
姐妹俩正驻足在一盏精美绝伦的走马灯前,那灯上绘着“牛郎织女”的故事,灯影流转间,人物仿佛活了过来,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苏雨沫看得入神,不远处萧逸辰一袭玄色暗纹锦袍,身姿挺拔如苍松,手中轻摇一把墨色折扇,步伐优雅地在人群中穿行。他身旁跟着的正是施景澜与施梦然兄妹,三人显然是结伴来赏灯的。施景澜身着湖蓝色锦袍,衣袂处用银线绣着精致云纹,腰间束着玉带,更显得身姿修长,头戴白玉冠,面容温润如玉。施梦然则是一身鹅黄色对襟长裙,裙摆绣着五彩繁花,外罩一件淡粉色薄纱披风,跑动间披风飞扬,俏皮又可爱。她头上梳着双丫髻,装饰着诸多珠花与流苏,一走起路来便叮当作响,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尽显少女的活泼灵动。
此时,苏沫涵正专注于灯谜答案,苏雨沐的目光却不经意间被萧逸辰吸引。五年前那个在府中扶过她的少年,如今更添了几分沉稳威严,虽未穿明黄服饰,周身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贵气。四目相对的瞬间,苏雨沫只觉脸颊微微发烫,仿若有一团火从耳根蔓延开来,心跳也漏了一拍,她慌忙低下头去,萧逸辰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脚步不自觉地顿了一下,眼前这抹浅绿色的身影,依稀还是当年那个慌慌张张的小姑娘,只是褪去了稚气,更显清丽。施景澜察觉好友异样,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身着粉色罗裙的苏沫涵,她正仰头望着走马灯,侧脸温婉柔和,让他心头微动。施梦然却没注意到两人的异样,她指着不远处挂满彩头的灯谜架,叽叽喳喳地拉着施景澜的衣袖:“兄长!你看那边的彩头好漂亮,我们去猜灯谜赢下来!”清脆的声音一下子打破了这片刻的微妙氛围。
苏沫涵似有所感,下意识抬眸望去,恰好与施景澜望过来的目光交汇。四目相对的刹那,她心中一惊,如同小鹿乱撞,忙慌乱地移开视线,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的丝帕,指尖微微泛白,脸上却不受控制地泛起红晕。她赶忙佯装镇定,继续将注意力放回走马灯上,只是耳边的喧闹声仿佛都远了,只剩下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
苏雨沐悄悄抬起眼,偷偷瞄了萧逸辰一眼,却见他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她心下愈发慌乱,手指紧张地绕着衣角打转。萧逸辰轻摇折扇,迈着优雅的步伐走近几步,故意在她身旁停下,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声道:“五年不见,小娘子这般打扮,倒是越发清丽动人了。”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苏雨沐的脸瞬间红透,她嗫嚅着,嘴唇微微颤抖,愣是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回应。
施梦然拉着施景澜的手臂非要去猜灯谜,施景澜无奈之下被妹妹拖着往前走,目光却还不时回头望向苏沫涵的方向,带着几分不舍与留恋。苏沫涵被他看得愈发不自在,她悄悄凑近苏雨沫,压低声音道:“妹妹,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去前面看看吧。”苏雨沐巴不得赶紧离开,忙不迭点头:“好,姐姐。”姐妹俩相视一眼,匆匆转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可那紊乱的心跳、混乱的心绪,却如汹涌的潮水般在胸腔里起伏,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而萧逸辰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玄色的身影立在灯火阑珊处,眼眸中满是兴味,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手中的折扇轻轻敲着掌心,似在盘算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