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洗去了薛和煦满身的泥垢,露出底下白皙细腻的皮肤。
薛惊的亲兵找了件干净的粗布短打给他换上,领口略大,露出一小片精致的锁骨。
原本纠结打结的黑发被细心梳理过,松松地垂在肩头,衬得那双刚褪去惶恐的眼睛愈发清亮,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
薛惊刚巡营回来,一掀帐帘就看呆了。
“哎哟!这是我家小子?”他大步走过去,粗糙的手掌在薛和煦头顶小心翼翼地揉了揉,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这眉眼,这俊气劲儿,将来定是个惹姑娘家喜欢的!”
薛和煦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下头,耳尖泛起一层薄红。
“走!跟爹出去转转!”薛惊一把将他揽到怀里,半拖半抱地就往营外走,嗓门大得能惊动半个营地,“都来看看!看看我薛惊的儿子!”
营里的兵卒们正歇着,见副将这架势都围了过来。
“将军,这是……”有人好奇地问。
“我儿子!薛和煦!”薛惊拍着薛和煦的后背,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了起来,“好看吧?洗干净了是不是像画里走出来的?”
“像!太像了!”
“将军好福气啊!”
“这孩子瞧着就机灵!”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着,目光落在薛和煦身上,有好奇,有善意,却没有半分以往他在街头常遇到的鄙夷和嫌弃。
薛和煦被这阵仗闹得脸颊发烫,却悄悄抬起眼,看着周围一张张带笑的脸,心里某个空落落的地方,像是被什么东西一点点填满了。
薛惊拉着他从东帐走到西帐,逢人就介绍“这是我儿子”,连伙房烧火的老丈都没落下。
有相熟的将领塞给薛和煦一把刚烤好的栗子,有老兵把自己攒的几颗糖块硬塞到他手里,还有人逗他说话,问他几岁了,家在哪里。
“以后就在这儿住下,谁敢欺负你,就报你爹我的名号!”薛惊拍着胸脯保证,语气里满是护犊子的得意。
薛和煦攥着手里温热的糖块,指尖传来的暖意顺着血脉一路淌到心里。
他不再是那个缩在街角、靠偷抢为生的小乞丐了,他有了名字,有了一个会把他当宝贝炫耀的“爹”,有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暮色降临时,薛惊才意犹未尽地把他带回帐中。
薛和煦坐在铺着粗布褥子的床榻边,看着帐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听着营地里传来的操练声、说笑声,忽然鼻尖一酸。
他想起了那个绛蓝色的身影。
是那个十四岁的少年,在刀光剑影里救下了他;是那个话不多的侯爷,开口问薛将军愿不愿意收养他;是那个眉眼清冷的人,给了他“和煦”这个名字,给了他一份安宁的可能。
薛惊端着晚饭进来时,就看到少年坐在榻边,眼眶红红的,却在看到他时慌忙低下头,用袖子飞快地擦了擦眼角。
“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薛惊放下碗筷,紧张地问。
薛和煦摇摇头,抬起头时,眼里已没了泪意,只带着一丝浅浅的、却格外坚定的光:“爹,我想谢谢定武侯。”
薛惊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该谢!等明日我带你去见侯爷!”
薛和煦重重地点了点头,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
他有家了。
而这份家的温暖,是从那个叫司空长风的人出现时,才真正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