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结束的第二天,姜丝收到国外美术馆馆长的邮件,说“跨文化美学展”的筹备已经启动,还附了一份嘉宾名单,邀请她和陆沉作为“中外美学代表”做开幕发言。陆沉特意来工作室找她,一起梳理发言大纲:“我们可以从‘校园公益课’和‘国外艺术教育’的对比入手,突出‘美无国界,却有温度’的主题。”
姜丝点头,拿出之前整理的公益课案例:“我还想带几个乡村小学的孩子一起去国外看展,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美——这比任何课堂都更有意义。”
【若系统未休眠:陆沉“支持(公益延伸)”+220,魅力值+220】
接下来的几个月,姜丝一边忙着筹备国外的展览,一边推进工作室的“美学支教计划”——挑选了10个乡村小学的孩子,组成“小小美学团”,提前为他们做语言和文化培训。顾屿主动担任“随行摄影师”,要记录孩子们的看展历程;顾言泽则为孩子们定制了“出行健康计划”,确保他们在国外的饮食和作息适应;张远还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定制行李箱,印着他们自己画的“理想中的美”。
出发去国外的前一天,江辰来工作室送行了,手里拿着10个定制的赛车模型:“给孩子们的礼物,每个模型上都刻了他们的名字。告诉他们,看完展回来,我带他们去赛车场体验漂移,让他们感受‘速度之美’。”
【若系统未休眠:江辰“用心(专属礼物)”+200,魅力值+200】
在国外的展览上,“小小美学团”的孩子们成了最特别的嘉宾——他们用稚嫩的语言,分享自己眼中的“乡村之美”,还把自己画的画送给国外的艺术家。有位国外画家感动地说:“这些孩子让我明白,美不是昂贵的艺术品,而是对生活的热爱——这才是美学最本真的样子。”
姜丝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自信的笑脸,突然想起系统刚出现时的自己——那时的她,总想着靠“变美”获取关注,却忘了“美”的本质,是接纳自己、热爱生活。而现在,她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美”,还能帮更多人,尤其是孩子,早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展览结束后,陆沉递给姜丝一本画册,是国外美术馆馆长特意为她定制的,里面收录了展览的照片,还有孩子们的画作和感言。“这是你‘美学之旅’的新起点,”陆沉轻声说,“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因为你,爱上生活中的美。”
姜丝翻开画册,指尖拂过孩子们稚嫩的笔迹,嘴角勾起一抹从容的笑。她知道,这场关于“美”的旅程,永远没有终点——但只要她保持初心,带着热爱和真诚走下去,就一定能遇见更多美好,也能创造更多美好。
而那些曾经的“声诱技巧”,早已变成了她传递温暖的能力;那些曾经的“攻略目标”,也早已变成了她人生路上最珍贵的伙伴。她的人生,不再需要“系统”定义,因为她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