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在窗台上凝成细小的珠,早读课的朗读声漫过72班的课桌。许池听翻着历史课本,目光落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那页—— margins(页边空白)处被她画了只举着旗帜的小企鹅,旗上写着“前进”,线条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执拗的劲。
“看什么呢?”云雨凑过来,咬着笔杆,“刘老师刚才点你名了,让你上课讲这道题的思路。”
许池听“啊”了一声,赶紧把课本往前翻,指尖不小心碰到夹在里面的便签——是杨鑫霖昨天画的那个“拳头小人”,被她抚平了褶皱,夹在最常翻的那页。
“紧张啥,”云雨戳了戳她的胳膊,“你讲题的时候,用你那套‘树杈子理论’就行,上次刘老师不还夸你比喻新奇吗?”
正说着,石枳意抱着一摞作业本从外面进来,脸颊冻得有点红,却带着笑:“刚去办公室,刘老师说我的历史小测进步了!”
她把作业本往桌上一放,露出里面夹着的小饼干:“我妈烤的,给你们带了点。”饼干是小熊形状的,边缘烤得有点焦,像她妈妈的手艺,带着点笨拙的暖。
许池听拿起一块咬了口,甜香混着麦香在舌尖散开:“阿姨手艺越来越好了。”
石枳意笑得眼睛弯起来:“她说下次给你们做蛋挞。”
早自习下课,三人正分享饼干,教室后门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个穿着别班校服的男生堵在门口,为首的染着黄毛,斜着眼往教室里瞟,嘴里嚷嚷:“72班的石枳意在吗?出来聊聊。”
石枳意的笑容僵在脸上,往许池听身后缩了缩。许池听认出那黄毛——是李天一的“朋友”,之前总跟着李天一在走廊晃悠。
“找她干嘛?”许池听往前站了半步,挡在石枳意身前,声音冷下来,“李天一被处分了,你们想替他出头?”
黄毛嗤笑一声:“别给脸不要脸。我们就是来告诉她,离我们天哥远点,不然……”
“不然怎样?”一道清冷的声音从后排传来。
杨鑫霖不知什么时候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那本《资治通鉴》,指尖夹着书签,目光落在黄毛身上,像结了层薄冰。“这里是72班,要聊出去聊。”
黄毛大概是被他的气场镇住了,梗着脖子:“关你屁事?”
“她是我同学。”杨鑫霖的声音没起伏,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你们再闹,我去找德育处。”
提到德育处,黄毛的气焰矮了半截。他狠狠瞪了石枳意一眼:“你等着!”说完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教室后门恢复了安静,石枳意的手还在抖,却攥紧了书包带:“他们就是吓唬人……”
“对,一群纸老虎。”云雨拍着她的背,“有我们在,别怕。”
许池听回头看了眼杨鑫霖,他已经坐回座位,重新低下头看书,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阳光落在他的书页上,刚好照亮他捏着书签的手指,骨节分明,像在无声地说“没事了”。
下午的历史自习课,许池听被一道材料分析题难住,笔尖在草稿纸上画了好几个抽象的小人,都没理出思路。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忽然感觉有人碰了碰她的后背。
回头一看,杨鑫霖正把一张纸条往她桌上推,上面写着:“注意时间节点:1919年5月4日,学生与工人的联动。”
字迹依旧工整,却像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许池听的思路。她抬头想道谢,他却已经转回去看自己的书,耳尖在阳光下泛着点不易察觉的红。
许池听拿起笔,顺着他的提示往下写,突然觉得那道题没那么难了。她在纸条背面画了个举着钥匙的小人,悄悄塞回他桌洞里——算是道谢。
晚自习前,江瑞提着个塑料袋出现在后门,冲云雨挥手:“刚买的烤红薯,热乎的!”
云雨跑过去,接过一个烫手的红薯,指尖被烫得直搓:“你怎么知道我想吃这个?”
“上周听见你跟许池听说了。”江瑞笑得一脸得意,余光瞥见杨鑫霖桌洞里露出的纸条角,又冲许池听挤了挤眼。
许池听假装没看见,低头啃着红薯,甜丝丝的暖意从胃里漫上来。
放学时,石枳意收拾书包的动作快了许多,还主动说:“我今天想坐公交回家,听说末班车人少,能看夜景。”
“那我们陪你去站台。”许池听拎起书包。
“不用啦,”石枳意笑着摆手,“我带了报警器,还把你们的号码设成了紧急联系人,真有事会打电话的。”她顿了顿,眼里闪着光,“我想试试,自己走完全程。”
许池听和云雨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送石枳意到公交站台,看着她笑着跳上公交车,许池听忽然觉得,那个总需要人保护的女孩,真的长出了自己的铠甲。
往车棚走的路上,云雨感慨:“你说咱们班是不是有点像历史里的‘同盟军’?虽然各有各的性格,却总能凑到一起打怪。”
“抽象。”许池听评价道,嘴角却弯了弯。
两人刚到车棚,就看见杨鑫霖和江瑞在锁自行车。江瑞还在念叨:“……所以说你那纸条塞得太明显了,没看见许池听脸红吗?下次直接说‘这题我教你’多好……”
杨鑫霖没理他,推着自行车往外走,经过许池听身边时,突然停下:“明天的历史早读,要背《辛丑条约》内容。”
许池听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知道了。”
他“嗯”了一声,转身继续走,书包带在身后轻轻晃,像只沉默的钟摆。
江瑞追上去,还在喋喋不休:“你提醒她背题?这算哪门子的示好……”
许池听看着他们的背影,摸了摸口袋里的历史笔记本——里面夹着那张画着钥匙小人的纸条,和杨鑫霖写的提示,像藏着两瓣合在一起的拼图。
秋夜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心里的暖。她忽然觉得,72班的这些人,就像历史里那些看似零散的事件,单独看时各有各的轨迹,凑到一起,却成了一段独一无二的故事。
路灯亮起来,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错着,像不会分开的线。
许池听知道,李天一的余波或许还没散尽,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人,再暗的夜,也能走出光来。
72班的故事,还在继续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