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第七十二页的盛夏
本书标签: 校园  青春校园 

天台的潮汐和带着体温的吻

第七十二页的盛夏

模拟考的成绩像场突如其来的冷雨,浇得高三的空气沉甸甸的。石枳意捏着地理试卷的手指泛白,红色的“58”分像片顽固的阴云,压得她喘不过气。

这是她最用心的一次,把《自然地理》的洋流图描了五遍,把气候类型表背到梦里都在念“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可分数还是卡在及格线外,那些弯弯绕绕的晨昏线计算,像团解不开的乱麻。

下课铃刚响,她就抱着试卷冲出教室,脚步踉跄地往天台跑。天台的门虚掩着,秋风卷着枯叶灌进来,吹得她眼眶发酸。她蹲在角落,把脸埋进膝盖,眼泪砸在试卷的“潮汐成因”示意图上,晕开一小片模糊的蓝。

她总觉得自己像道算错的晨昏线,不管怎么调整角度,都对不上正确的时区。

“风太硬,会吹头疼。”

周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暖。他手里拿着件校服外套,还有个保温杯,显然是跟着她的脚步追上来的。

石枳意没回头,声音闷在膝盖里:“让我一个人待会儿吧。”

周意在她身边坐下,没再说话,只是把外套轻轻披在她肩上。外套上有淡淡的皂角香,还带着他的体温,像层柔软的云,把穿堂风挡在了外面。

沉默在风里漫了很久,石枳意的哭声渐渐轻了,只剩下抽噎。周意忽然从书包里掏出张地理图册,翻到“全球潮汐分布图”那页,在她面前轻轻摊开。

“你看,”他指尖点着图上的等深线,声音认真得像在解一道难题,“潮汐有涨有落,是月球引力和地球自转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确定的规律。低潮的时候看着像‘失败’,但其实是在为高潮蓄力。”

石枳意抬起哭红的眼睛,睫毛上还挂着泪珠,不解地看着他。

“就像你做的题,”周意的指尖顺着洋流的箭头滑动,目光落在她的试卷上,“这次错得多,像退潮时露出的滩涂,把薄弱的地方都显出来了。但只要找到规律——比如记住‘朔望月时潮汐最大’的原理,下次就能抓住涨潮的节奏。”他顿了顿,指着图册角落的小字,“你看,连地理都在说,起伏是常态。”

这个比喻带着地理特有的严谨,却比任何安慰都戳中人心。石枳意看着他指尖划过的潮汐曲线,那些起起落落的蓝线,忽然像有了温度——原来她不是独自在退潮,那些看似“失败”的褶皱里,藏着涨潮的伏笔。

“周意,”她忽然开口,声音还有点哑,“谢谢你。”

没等周意回应,她忽然往前凑了凑,飞快地在他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像颗露珠落在发烫的岩石上,轻得像错觉,却带着滚烫的温度。

周意的身体猛地僵住,眼睛睁得圆圆的,像被突然照亮的黑夜。他的耳尖“腾”地红了,从脸颊一直红到耳根,连握着图册的手指都在微微发颤。

石枳意亲完就后悔了,猛地往后缩了缩,心脏跳得像要撞破胸膛。她不敢看他,只能盯着图册上的潮汐曲线,声音细若蚊吟:“我……我不是故意的……”

周意终于回过神,喉结轻轻滚了滚,忽然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腕。他的手心很热,带着点汗湿的黏,却握得很稳。

“我知道,”他的声音有点哑,却异常清晰,“我很喜欢。”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天台的水泥地上。图册上的潮汐曲线在暮色里泛着淡淡的蓝,像道温柔的符咒。石枳意看着周意泛红的脸颊,看着他眼里毫不掩饰的欢喜,忽然觉得,原来被人用地理规律接住所有狼狈和不安,是这样让人安心的感觉。

楼下的教室里,许池听正往杨鑫霖的桌洞里塞便签。便签上画了道歪歪扭扭的海岸线,旁边写着:“听说有人用潮汐讲人生?比我的抽象画还贴题。”

杨鑫霖摸出便签时,正撞见许池听回头看他,两人的目光在空气里撞了一下,像被夕阳烫过,又飞快移开。他低头看着那个抽象的海岸线,嘴角弯了弯,在便签背面写:“他地理笔记比我记得全,算专业对口。”

窗外的风卷着银杏叶掠过,带着秋的凉意,却吹不散教室里悄悄漫开的甜。高三的压力像片厚重的云层,可只要身边有这样的人——用潮汐解心结的,用便签说心事的,就总能在紧绷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道温柔的起伏。

上一章 早餐里的纸条和心照不宣的密码 第七十二页的盛夏最新章节 下一章 阴影里的目光和悄然绷紧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