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第七十二页的盛夏
本书标签: 校园  青春校园 

模拟考后的天台和各奔东西的伏笔

第七十二页的盛夏

三月的风带着点回暖的意思,吹得天台的五星红旗猎猎作响。72班的模拟考成绩刚贴出来,红色的榜单前围满了人,像片涌动的潮。

许池听挤在人群后,目光在“许池听”三个字上停了停——比上次进步了五十名,历史选择题全对,旁边用红笔写着“加油”,是杨鑫霖的字迹。她笑了笑,转头时正好撞见他,他手里拿着两张历史答题卡,其中一张是她的,上面圈着几个答题规范的范例。

“这里的‘背景分析’可以再精简点,”他指着其中一道题,“高考按点给分,多写不加分。”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骄傲,像在炫耀自己的学生考得好。

许池听接过答题卡,发现背面画了个举着满分试卷的小太阳,旁边写着“殡葬专业,冲”。她的耳尖有点热,往他手里塞了颗糖:“谢了,杨老师。”

“去你的。”他笑了,是那种很清晰的笑,像春风吹化了残雪。

天台的门被推开,石枳意和周意跑上来,石枳意手里捏着地理试卷,激动得语无伦次:“我……我地理考了82!老师说我有希望上一本线!”

周意的物理又是年级第一,却没看自己的卷子,只是盯着石枳意的地理成绩笑:“我就说你可以。”他从书包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校徽,“这是我哥当年考上医学院的校徽,借你戴几天,沾沾喜气。”

石枳意把校徽别在胸前,阳光照在上面,闪得人睁不开眼。她忽然想起高一时,自己的地理总考不及格,躲在天台哭,那时从没想过,有一天能笑着把82分的试卷举给别人看。

江瑞背着云雨爬上天台,两人的校服上都沾着灰。“累死我了!”江瑞把云雨放下,指着榜单的方向,“老子警校模考过线了!我爸说再努努力,稳了!”

云雨从兜里掏出瓶冰镇可乐,往他嘴里灌了口:“知道你厉害。”眼睛却红了——警校在邻市,意味着他们要开始异地恋。

江瑞看出了她的心思,捏了捏她的脸:“哭啥,邻市高铁才半小时,我周末就回来给你看店。”他从书包里掏出个戒指盒,里面是枚银戒指,上面刻着朵小玫瑰,“我妈给的,说戴着这个,就像我在你身边。”

云雨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大小刚好,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却暖得让人想哭。

六个人坐在天台的栏杆上,看着远处的操场,谁都没说话。模拟考像个分水岭,把“未来”这两个字照得更清楚了——许池听和杨鑫霖要留在本市,一个学殡葬,一个学历史;石枳意报了本市的医学院,周意去了邻市的理工大;江瑞要去隔壁省的警校,云雨留在本地开花店。

“其实也不远,”许池听忽然说,指着远处的高铁站,“周末聚一次,跟现在也差不多。”

“就是,”江瑞搂过云雨的肩膀,“我要是想你了,就申请外出,坐最早的高铁回来,给你带隔壁省的特产。”

周意看着石枳意,轻声说:“我查了,邻市到这儿的地铁明年就通了,四十分钟直达。”他从包里掏出张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两地的路线,“我每个月都来看你。”

杨鑫霖没说话,只是从书包里掏出个笔记本,上面画着六个人的合照,背景是张中国地图,每个城市都用星星标了出来,用线连在一起,像条闪亮的项链。“我做了个共享相册,”他说,“以后不管在哪,都能看到彼此的生活。”

许池听看着那张画,忽然想起他说要做的“历史科普小程序”,忍不住笑了:“那我们的小程序,是不是可以加个‘同学动态’板块?”

“可以考虑。”他点头,眼里的光比天上的云还软。

风卷着樱花花瓣吹过来,落在他们的校服上,像撒了把粉。天台的五星红旗还在飘,猎猎的声响里,藏着少年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彼此的牵挂。

许池听忽然站起来,张开双臂迎着风:“等高考完,我们去海边吧!看日出!”

“好啊!”云雨第一个响应,“我要穿新买的裙子,拍好多照片。”

“我负责订酒店!”江瑞举手,“保证找个能看到海的房间。”

周意看着石枳意,笑着点头:“听你的。”

杨鑫霖看着许池听被风吹乱的头发,伸手帮她别到耳后,指尖碰到她的脸颊,像触电似的缩了缩,却低声说:“我负责带相机,把你们都拍下来。”

夕阳把六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花。他们知道,各奔东西是成长的常态,但那些一起在天台看云、一起刷题、一起对抗过阴影的日子,会像颗种子,在彼此心里生根发芽,无论相隔多远,都能长成思念的模样。

许池听低头看着杨鑫霖画的地图,忽然在自己的城市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又在他的城市旁边画了座冰山,冰山的棱角上,开着朵小太阳花。

她想,这大概就是青春最好的样子——带着彼此的印记,勇敢地走向不同的远方,却知道,总有个人在地图的另一端,为你留着盏灯。

上一章 画室里的星空和十八岁的画笔 第七十二页的盛夏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最后冲刺与夏夜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