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考试的日子,在一个晴朗的周末到来了。宋莹特意请了假,穿上自己最体面的衣服,陪着芝芝去了市一中的考场。林武峰虽然嘴上说着“正常考就行”,但一整天都心神不宁,在厂里干活都差点出了差错。林栋哲破天荒地没往外跑,在家晃悠了半天,最后忍不住跑去张爷爷家,却对着电视屏幕发愣,什么也没看进去。
庄筱婷一整天都坐立难安,书本摊在面前,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她心里祈祷着芝芝能考好,又隐隐害怕那个结果。黄玲看在眼里,轻轻叹了口气,没多说什么。
考试结束后,芝芝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睛亮亮的,只说了一句:“题挺难的,但我都做完了。”便不再多言。接下来便是焦灼的等待,每一天都显得格外漫长。
放榜那天,宋莹和林武峰请了假,一大早就赶去了市一中。校门口围满了和他们一样心急如焚的家长,墙上那张薄薄的红纸,仿佛决定着无数家庭的悲喜。
宋莹紧张得手心全是汗,踮着脚尖在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搜寻。林武峰个子高,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宋芝芝,赫然列在录取名单的前列!
“考上了!老林!考上了!”宋莹猛地抓住丈夫的胳膊,声音激动得变了调,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林武峰也长舒一口气,脸上绽开巨大的笑容,重重地拍了下大腿:“好!好样的!我就知道咱闺女行!”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小院。当芝芝被父母簇拥着回来时,邻居们早已闻讯等候在院门口,纷纷上前道贺。赞美、羡慕、惊叹之声不绝于耳。芝芝成了巷子里名副其实的“小状元”,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在这巨大的荣耀背后,离别的实感也真正到来。
市一中少年班要求住宿,下周就要报到入学。宋莹开始忙着给女儿准备行李,被子、脸盆、暖水瓶、换洗衣服……每准备一样,心里的不舍就加深一分。林武峰则忙着去办理各种手续,打听学校的情况,反复叮嘱芝芝注意事项。
小院里的气氛变得有些伤感。尤其是庄筱婷,她看到宋阿姨红着眼圈给芝芝收拾东西,看到芝芝那些熟悉的书本、小玩意儿被打包,心里像堵了一块大石头,闷得喘不过气。她知道,分别的时刻真的到了。
林栋哲看着妹妹即将离开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他把自己最喜欢的、那把能发射纸子弹的铁丝手枪,塞进了芝芝的行李里:“喏,给你防身。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你就吓唬他们!”语气别扭,却透着关心。
芝芝接过那把粗糙却沉甸甸的“武器”,鼻子一酸,用力点了点头:“谢谢哥。”
临走的前一晚,芝芝和筱婷又来到了老槐树下。这次没有下雨,只有皎洁的月光和稀疏的星斗。
两个小姑娘并排坐着,很久都没有说话。
“筱婷,”最后还是芝芝先开了口,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她最宝贝的那叠压得平平整整的糖纸,“这个送给你。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们。”
筱婷接过那叠五彩斑斓的糖纸,紧紧攥在手心,眼泪无声地滑落:“芝芝,你会给我写信吗?”
“会!一定写!”芝芝用力保证,“我把学校里所有好玩的事都告诉你!你也一定要给我写信,告诉我院里的事,告诉我筱婷姐姐又得了几个优!”
“嗯!”筱婷重重点头。
她们拉钩,用孩子最郑重的方式许下承诺。
第二天,市一中派来的班车停在了巷口。芝芝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胸前还别着一朵大红花,在一群家长的簇拥下走向班车。
宋莹哭得不能自已,拉着女儿的手反复叮嘱。林武峰眼圈通红,强忍着情绪。林栋哲站在人群后面,使劲吸着鼻子。
庄筱婷没有挤到前面去,她远远地站着,看着芝芝上车,看着她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挥手。
班车缓缓启动,驶离了巷口,驶离了熟悉的小院,驶向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全新世界。
芝芝走了。
小院里仿佛一下子空了许多。宋莹好几天都打不起精神,做饭常常忘了放盐。林武峰抽烟抽得更凶了。林栋哲觉得家里安静得让人不习惯,甚至有点怀念妹妹和他斗嘴、逼他干活的日子。
庄筱婷变得更加沉默,她把芝芝送的糖纸小心翼翼地夹在日记本里,开始写下第一封寄往市一中的信。
然而,生活并不会因为谁的离开而停止。孩子们各自的赛道,依然在向前延伸。
林栋哲把对妹妹的思念和些许失落,转化为了更旺盛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他的“机械世界”里。他跟着张爷爷,手艺越发熟练,甚至能独立修理一些简单的电器了。张爷爷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子,以后考技校,准没错!”
庄筱婷在短暂的消沉后,也开始努力调整自己。她把更多时间用在阅读和写作上,她的作文感情越发细腻动人,在一次全市征文比赛中还拿了二等奖。她开始尝试向儿童刊物投稿,虽然屡屡被退,却乐此不疲。她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吴珊珊依旧帮着母亲操持家务,照顾弟妹,像个温柔的小大人。吴胖子在运动会上拿了两个第一,得意了好几天。张敏则默默努力,成绩稳步提升。
小院里的孩子们,在经历了芝芝离开的阵痛后,仿佛都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路,也更加努力地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他们不再总是黏在一起,但那份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却像老槐树的根,深扎在心底。他们会互相打听消息,会在假期期盼着芝芝的归来,会在彼此需要时伸出援手。
放榜之日,是一个辉煌的终点,也是一个新征程的起点。它带走了小院里最耀眼的孩子,却也用这种分别的方式,催促着剩下的孩子们加速成长,去奔赴各自或平凡或闪耀的远方。童年的幕布,在这一刻,终于缓缓落下。而人生的长剧,正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