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程鑫坐在专访间的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裤子上的纹路。对面的主持人正调试麦克风,灯光落在他手背上,暖得像马嘉祺早上帮他系鞋带时的温度。
“别紧张,”主持人笑着递过一杯温水,“就像昨天马嘉祺说的,把这里当朋友家聊天就好。”
丁程鑫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的瞬间,忽然想起出门前马嘉祺的叮嘱——“要是忘了词,就看镜头旁边的台灯,我在那给你贴了片银杏叶”。他抬眼望去,果然在摄像机侧面看到片小小的银杏叶,被透明胶带固定着,在灯光下泛着浅黄的光。
心跳忽然就稳了下来。
访谈正式开始,主持人没有一上来就触及敏感话题,只是聊了聊新作品。丁程鑫说着拍摄时的趣事,说到有场雨戏拍了三遍,最后冻得抱着暖手宝发抖时,忽然想起马嘉祺那天特意炖了姜汤,用保温杯装着送到片场,说“喝了能抗冻”。
“看来拍摄时也有暖心的时刻。”主持人顺势把话题引过来,“就像你和马嘉祺之间,好像总有很多让人觉得温暖的互动。前几天他的微博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今天不妨和我们坦诚聊聊?”
丁程鑫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目光下意识地扫过那片银杏叶,像是在汲取力量。“其实有件事,我们一直没正式说过。”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去年秋天,我们去荷兰领了证。”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主持人愣了几秒,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能和我们说说吗?”
“那天天气特别好,”丁程鑫笑了笑,眼里漾起回忆的柔光,“我们穿着普通的外套,像去公园散步一样。领完证出来,他拿着那个小红本,看了半天说‘原来这就是结婚啊’,傻得很。”
他说得轻松,却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那份郑重。“我们没想过要藏着掖着,只是觉得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没必要大张旗鼓。但前几天看到那么多猜测,我们觉得还是该说清楚——我们不是朋友,不是家人,是法律承认的伴侣。”
“所以马嘉祺说你是‘想好好守护的人’,这份守护其实早就有了承诺?”
“嗯。”丁程鑫点头,指尖轻轻敲着沙发扶手,“就像他写的歌里唱的,那些晨光里的粥,星光下的琴,都是我们日子里的一部分。领证不是终点,是开始,是我们决定要把这些寻常日子,过成一辈子的开始。”
他没有说太多煽情的话,只是把最实在的心意摊开在阳光下。“以前觉得‘重要’是很宏大的词,要一起经历惊天动地的事才算。但现在觉得,重要是藏在小事里的——是他记得我所有的小习惯,是我知道他写歌时要喝温水,是我们能拿着那本证,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访谈进行到后半段,播放了马嘉祺那首歌的完整版本。当“星光爬上你发梢弧度”这句歌词响起时,丁程鑫的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他记得马嘉祺写这句时,正对着窗外的月光发呆,说“你昨晚睡觉,头发蹭到我下巴了,有点痒”。
“这首歌里藏着很多你们的日常吧?”主持人笑着问。
“嗯,很多。”丁程鑫的声音软了下来,“比如‘晨光漫过粥碗的雾’,就是他早上煎松饼那天,我站在厨房门口看他,锅里的粥冒着热气,阳光照进来,像蒙了层纱。那天我们刚从荷兰回来没多久,他说要给我做顿像样的早饭,弥补没办仪式的遗憾。”
他看着镜头,像是在对某个人说话:“其实不需要仪式的,有那本证,有这些日子,就够了。”
结束后,丁程鑫走出访谈间,手机立刻震动起来。是马嘉祺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张照片——家里的餐桌上,摆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旁边放着那个红色的小本子,配文:【等你回家吃午饭,持证上岗的那种】。
丁程鑫看着照片笑起来,眼眶有点热。他手指在屏幕上敲出一行字:【刚官宣了,回来给我煎个带证的松饼呗】。
走出电视台时,阳光比昨天更暖。有几个粉丝举着应援牌站在不远处,看到他出来,齐声喊了句“要幸福啊”。丁程鑫对着她们笑了笑,挥了挥手,转身钻进保姆车。
车开出去很远,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有个粉丝举的灯牌上,写着“愿你们的日子,永远有滋有味”。
丁程鑫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树影,忽然觉得那些曾经担心的风雨,都变成了此刻的阳光。原来最好的官宣,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是两个人能坦然地说——我们结婚了,我们会把日子过好。
就像此刻,他知道家里有个人在等他吃午饭,知道餐桌上的面条还冒着热气,知道那个红色的小本子,会和那些寻常日子一起,被好好珍藏。
而这些,都藏在他刚刚说的每一句话里,藏在那些没说出口的回响里——
马嘉祺,你看,我们的日子,终于能大大方方地,被所有人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