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京华外交志
本书标签: 都市 

第二十四章 机票柜台前的意外相逢

京华外交志

第二天一早,我揣着身份证和银行卡,直奔机场售票柜台——昨晚想了一夜,还是决定先回台湾看看父母,把家里的事安顿好,再回来陪程川泈。刚走到柜台前,正准备报目的地,就听见身后有人喊我的名字。

“司徒嘉?这么巧,你也来买机票?”

我回头一看,是吴佳优,他穿着干练的白色衬衫,手里拎着个黑色公文包,身边还站着三个气质各异的女生。我笑着点头,目光在那三人身上顿了顿,客气地问:“佳优,这三位小姐是?”

“哦,给你介绍下。”吴佳优拉过身边穿浅蓝色西装的女生,“这位是赵安若,跟我一样是联合国新闻官员,性格特别开朗,工作起来那叫一个从容自在,上次咱们部门的跨国报道,多亏了她帮忙。”

赵安若笑着朝我伸出手,声音清脆:“你好司徒嘉,早就听佳优提起你,说你做事特别靠谱。”她的手很温暖,握手时力道适中,眼神明亮,一看就是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类型。

接着,吴佳优又指向旁边穿粉色连衣裙的女生,无奈又好笑地说:“这位是秦初棠,也是新闻部门的,性格跟安若一样开朗,但比安若‘野’点,平时爱开玩笑,你别被她的‘骚操作’吓到。”

秦初棠眨了眨眼,冲我摆了个俏皮的姿势,语气带着点调侃:“哎呀佳优,怎么能这么说我呢?我这叫活泼可爱!司徒嘉是吧?以后常联系,我知道北京好多好吃的馆子,有空带你去!”她说话时眉飞色舞,身上的粉色裙子衬得她格外灵动,确实像吴佳优说的那样,浑身透着鲜活的劲儿。

最后,吴佳优指向站在最外侧、穿白色大褂的女生:“这位是陈锦书,联合国医疗官员,别看她性格冷淡,医术特别厉害,上次咱们团队有人突发胃病,多亏了她紧急处理。”

陈锦书朝我微微点头,声音平静无波:“你好。”她的头发束成利落的马尾,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很专注,身上的白大褂还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透着专业又疏离的气质。

我一一打过招呼,心里也松了口气——原本以为会是尴尬的初见,没想到几人都很随和(除了陈锦书稍显冷淡)。想起她们手里也拿着证件,我好奇地问:“你们是刚从国外回来北京,这是要再出差吗?”

“可不是嘛!”秦初棠抢先回答,撇了撇嘴,“前阵子去非洲做新闻报道,天天跟尘土打交道,好不容易回北京歇了两天,又要去上海参加医疗与新闻的联合会议,锦书也得去,安若跟我一起,佳优是来送我们的。”

赵安若笑着补充:“本来想让佳优跟我们一起去,结果他手头还有事走不开。对了司徒嘉,你买机票是要去哪?”

“我回台湾,”我指了指柜台,“好久没回去看父母了,趁最近有假期,回去待几天。”

“台湾啊!”秦初棠眼睛一亮,“我还没去过呢,听说那边的夜市特别好吃,你回去可得多吃点,回来给我们分享分享!”

我笑着应下,心里的沉重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相逢冲淡了些。买好机票转身时,秦初棠还在跟我念叨台湾的美食,赵安若在旁边帮腔,陈锦书偶尔会补充一两句当地的医疗设施情况,吴佳优则笑着看着我们聊天——机场的人来人往很热闹,可身边这几人的声音,却让我莫名觉得安心,好像之前压在心里的倒计时焦虑,也暂时轻了些。

刚走出机场售票大厅,手里捏着回台湾的机票,我突然想起许年昨天特意给我带螺蛳粉的事,之前一直没机会好好道谢,又想着或许能跟他聊聊姚八万的事,便转身改了方向,往许年家的小区走去。

到了他家楼下,我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房门。门很快打开,许年看到我愣了一下,随即笑着侧身让我进来:“怎么突然过来了?没提前说一声,我好准备点水果。”

我刚走进客厅,就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位穿着碎花围裙的阿姨,手里还拿着没织完的毛线活,应该是许年的母亲。阿姨看到我,立刻放下毛线,热情地站起来:“这位是?”

“妈,这是我同事司徒嘉,特别靠谱的小伙子。”许年介绍完,又转头跟我说,“这是我妈,今天过来给我收拾屋子。”

我赶紧问好:“阿姨您好,打扰您了。”

阿姨拉着我坐在沙发上,上下打量了我几眼,笑着问:“听许年说你是台湾来的?”我点点头,阿姨眼睛一亮,语气更热络了:“哎呀,那可太巧了!我一直没机会跟台湾的孩子聊聊天,你们台湾人平时是怎么评价咱们大陆人的呀?是不是觉得我们这边变化特别大?”

听到这个问题,我心里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认真地回答:“评价的话,其实挺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台湾人对大陆的印象都很好,觉得这些年大陆发展得特别快,不管是交通还是科技,都让人觉得很惊艳,很多人来大陆旅游、工作后,都不想回去了。”

我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评价就不太友好,甚至带着恶意,尤其是那些支持‘台独’的人。但其实他们大多是被媒体误导了,平时接触不到真实的大陆,只能看到一些被歪曲的报道,所以才会有偏见。我身边就有朋友,之前对大陆有误解,来了一次北京后,才发现根本不是媒体说的那样,现在还总跟我打听大陆的好吃的、好玩的。”

阿姨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叹了口气:“唉,都是被那些坏心眼的人骗了!其实咱们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不一样的?你以后多跟许年来往,要是想家了,就来阿姨家吃饭,阿姨给你做你爱吃的。”

许年在旁边笑着附和:“就是,我妈做的红烧肉特别好吃,下次让你尝尝。”

我心里暖乎乎的,之前因为姚八万的话产生的焦虑,好像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情冲淡了不少。跟阿姨和许年又聊了会儿,看着阿姨热情的样子,我突然觉得,不管是台湾还是大陆,最珍贵的从来都是这份不分地域的善意和牵挂——就像阿姨说的,我们本就是一家人,这份情,怎么也断不了。

上一章 第二十三章 归途惊闻的死期预告 京华外交志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街角偶遇的警示与深夜的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