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茵与苏念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消息不可避免地传到了苏晚晴耳中。
这天,许茵独自在花园里写生,苏晚晴不请自来,高跟鞋踩在鹅卵石小径上,发出清脆而咄咄逼人的声响。
“许茵,”她开门见山,脸上没了往日伪装的亲和,只剩下冷冽,“离我堂妹远点。”
许茵放下画笔,平静地看着她:“念晴是我的朋友。”
“朋友?”苏晚晴嗤笑一声,“你以为念晴是真的喜欢你?她不过是觉得新鲜,找个听话的玩伴打发时间而已。你是什么身份,她是什么身份?你以为苏家的人真会把你放在眼里?”
许茵的手指微微收紧,但语气依旧平静:“这是我和念晴之间的事。”
“呵,”苏晚晴逼近一步,压低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别天真了。念晴那丫头看着单纯,心思活络着呢。她接近你,谁知道是不是另有所图?说不定就是想通过你,打探轩逸的消息,或者看宋家的笑话呢?”
她的话像毒针,精准地刺向许茵内心深处那丝一直存在的疑虑。
“我告诉你许茵,”苏晚晴冷冷地警告,“安分守己地当你的透明人,或许还能在宋家待得久一点。别妄想攀附谁,或者耍什么小心思。否则,最后难堪的只会是你自己。念晴护不住你,也没人会护着你。”
说完,她傲慢地转身离开,留下许茵一人,心绪纷乱。
苏晚晴的话固然充满恶意,但也提醒了许茵一个残酷的现实:她与苏念晴的友谊,建立在极其不对等的基础上。这份温暖的背后,是否真的毫无杂质?
许茵将暗格中的发现深埋心底,表面维持着以往的安静。那份名为“启明”的计划书和照片上的“周明哲”,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中持续漾开涟漪。她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宋轩逸,试图从他一成不变的冷漠中找出与那个阳光青年、与那份激情澎湃的计划书相关的蛛丝马迹。
几天后的一次晚餐,宋轩逸难得在家。席间,他接到一个电话。许茵低头安静用餐,耳朵却捕捉着他简洁的回应。
“……‘启明’项目的核心数据必须万无一失。”他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告诉对方,宋氏的原则不容挑战,合作的前提是绝对信任。”
“启明”!这个词让许茵心头猛地一跳。她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那份旧计划书里的项目。它竟然真的存在,并且似乎在当前进行着!
她下意识地抬眼,正好对上宋轩逸瞥过来的目光。那目光锐利而深沉,仿佛能洞悉一切。许茵立刻低下头,心跳如鼓,生怕被他看出端倪。
电话结束,餐厅恢复寂静。宋轩逸并未多言,但许茵感觉到,他周身的气压似乎比刚才更低沉了几分。
又过了几日,许茵在帮李妈整理客厅旧报刊时,无意间翻到一份几年前的商业杂志。杂志内页有一篇关于青年科技创业者的报道,配图很小,但许茵一眼认出,那是她藏在房间里的照片复印件上的另一个主角——周明哲!
报道篇幅不长,大致介绍了周明哲毕业于名校,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多项专利,被誉为业界新星,并与宋氏集团长子宋轩逸私交甚笃,曾共同致力于某项创新技术研发,前景看好。但报道至此为止,再无后续,仿佛这个人就此消失在公众视野。
私交甚笃……共同研发……这与计划书和照片完全吻合。但为何后来再无音讯?周明哲去了哪里?“启明”项目又经历了什么?
疑问越来越多。许茵尝试在网上搜索“周明哲”和“启明项目”,但相关信息寥寥,且年代久远。近期的信息更是被宋氏集团新一轮的新能源投资新闻所覆盖,刻意淡化了过去痕迹。
她隐约感到,有一张无形的网,将过去的某些真相严密地封锁了起来。
这天夜里,许茵被轻微的响动惊醒。似乎是书房的方向传来重物落地的闷响。她犹豫片刻,披衣起身,轻轻打开门缝。
书房门未关严,泄出些许灯光。她看到宋轩逸背对着门,站在窗前,脚下是一只被打碎的玻璃杯。他并未收拾残骸,只是单手撑窗,背影在灯光下显得异常紧绷和……孤寂。
空气中弥漫着极淡的酒气。
许茵从未见过他这般失态的模样。他永远是克制、冰冷、一丝不苟的。
就在这时,他仿佛感应到她的注视,猛地回头。
四目相对。他眼中未来得及收敛的情绪复杂得让许茵心惊——有痛楚,有愤怒,还有一种深可见骨的疲惫,与他白日的冷漠判若两人。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瞬间刺破许茵的窥探。许茵吓得立刻缩回房间,紧紧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心脏狂跳不止。
那一瞬间的眼神交汇,虽无声,却比苏晚晴的任何警告都更让许茵感到恐惧。她确信,他看到她了。
他也确信,她看到了他不同寻常的一面。
第二天,一切似乎恢复了原状。宋轩逸依旧早出晚归,仿佛昨夜只是许茵的幻觉。但早餐时,他经过她身边,脚步微顿,留下极低的一句:
“安分些,知道太多对你没好处。”
声音冰冷,不带丝毫情绪,却让许茵从头凉到脚。
警告来了。不是来自苏晚晴,而是直接来自宋轩逸。
他果然察觉到了她的探究。而他与“启明”、与周明哲的过去,确是一个不容触碰的禁区。
许茵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她知道,自己正站在危险的边缘。继续探寻,可能会万劫不复。但停止?那个照片上笑容灿烂的青年,那个写下“规则是用来打破的”的男人,以及他眼中瞬间流露出的痛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
风暴的中心,似乎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