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溪流般,看似平静地向前流淌。林珩重新踏入校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却也没有预想中那般惊涛骇浪。
恐慌依旧如不定时的潮水,总在不经意间涌来。一次课间,隔壁班的几个男生嬉笑着追逐打闹,从走廊那头横冲直撞地掠过。他们差一点便撞上了他,那肆意张扬的笑声和剧烈的动作像一记重锤砸在他的神经上,令他的脸色瞬间惨白,身体僵硬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直到上课铃声突兀响起,才将他从这短暂却漫长的惊惧中唤醒。有时,课堂上老师无意间拔高的音调,也会如同一声骤然炸响的惊雷,让他的心脏猛地一揪,手中的笔随之颤抖,于纸上留下一道道凌乱而破碎的痕迹。
但他不再像最初那样,一旦受惊就只想彻底逃离。他开始尝试着用哥哥教他的方法——深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或者默数眼前看到的几种颜色。虽然效果时好时坏,但至少,他不再完全被恐惧淹没。
而林烬,始终像一个沉稳的锚。
他不再如往昔一般,把“照顾”与“保护”演绎得那般刻意而紧绷。而是将其悄然融入更为日常、更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宛如一缕轻烟,无声无息地渗入生活的缝隙之中。
他会提前看好课表,如果林珩下午有体育课,午餐时就会“刚好”多准备一份补充能量的水果或小点心,随口说一句“今天活动量大,多吃点”。他不会追问体育课发生了什么,只是提供着无声的支持。
批改作业时,每当看到林珩反复涂改的痕迹,或是那些因走神而出错的简单题目,他从不急于挥下红叉,也不会留下任何评语。只是在题目的边缘,用一支削得极细的铅笔,轻轻地画上一个小小的勾,有时干脆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星星图案——那是林珩儿时记忆中,哥哥批改他幼儿园作业时常用的一种无声鼓励。这细微的标记仿佛在轻轻诉说:我看到了,并无大碍,你依然可以继续前行。
林珩注意到了这些细微的标记。起初是困惑,然后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哥哥在用这种极其小心的方式,试图抹去红笔叉号带来的创伤记忆,试图重新建立起一种温和的连接。
放学后,林烬不再总是急着带他回家。有时会提议:“去操场走两圈?晒晒太阳。”或者“图书馆新进了一个批天文杂志,要不要去看看?”
他们并排走在黄昏的跑道上,或者安静地坐在图书馆的角落,各自翻看着书页。很少说话,但这种陪伴本身,就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家,也不再是那个需要时刻警惕的战场。
林烬开始有意识地邀请林珩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不再是生硬的指派,而是一种温和的邀约,像一场无声的对话。 “这菠菜怎么择?我老是弄不干净,你来帮帮我,好不好?”她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求助的味道,手指轻拨着青翠的叶片,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期待。 “晚上想喝粥还是吃饭?米缸见底了,过来搭把手,我们一起量一下吧。”她侧过身,动作娴熟地拿起量杯,却故意停顿片刻,留出一个空隙,像是在等他填补进来。 “阳台那盆茉莉好像生虫了,你眼神好,来看看是不是?”阳光从窗外斜洒进来,映在她的脸上,那神情不急不躁,仿佛这一刻,时间也变得柔软而从容。
这些琐碎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林珩慢慢地、重新找到了在这个空间里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他不是一個需要被时刻看守的易碎品,而是这个家的一部分,可以被需要,可以贡献力量。
他曾在一次擦拭书架时,偶然发现了一本被塞在角落的相册。它安静地躺在那里,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仿佛已被时光遗忘。他盯着那本相册看了许久,手指几次触碰到封面,又迟疑地收回。最终,他并没有翻开它,只是用抹布小心翼翼地擦净了封面上的尘埃,将它摆放到书架上一处更为显眼的位置。他的动作轻得像是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眼神却隐约流露出几分复杂的情绪。
林烬看到了,什么也没说,只是第二天,那张相册出现在了客厅的茶几上。晚饭后,他状似无意地翻开来,指着其中一张照片笑着说:“你看你小时候,多皮,摔了一身泥还非要往爸爸身上蹭。”
照片上,小小的林珩笑得眼睛弯弯,被年轻的父亲无奈又宠溺地抱着,旁边站着同样笑着的少年林烬。
林珩的心脏像是被轻轻撞了一下。他没有接话,也没有露出痛苦的表情,只是沉默地看着那张照片许久。
这是一个缓慢的、相互试探和靠近的过程。如同两只都曾受伤的动物,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感知着对方的温度和界限。
信任的壁垒,在一粥一饭、一言一行的日常暖意中,一点点被侵蚀,软化。
周末,林烬果然婉拒了带竞赛小组的安排,他对校长说的理由是“想先把手头班级的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个正在艰难重建内心的弟弟。
他买了一套拼图,很大,有一千片,图案是绚烂的星空。
“闲着也是闲着,试试看?”他把拼图摊在客厅的地毯上,自己先坐了下来,开始分拣边缘的碎片。
林珩看了他一会儿,也默默地坐了下来,拿起一块碎片,对照着盒盖上的图案,仔细地寻找它的位置。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空中飞舞的细微尘埃。房间里很安静,只有拼图块偶尔碰撞发出的轻微声响。
他们拼得很慢,有时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一块。林烬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效率和结果,反而很享受这种缓慢的、需要耐心和观察的过程。
林珩的神情也越来越专注,眉头微微蹙起,眼神在图纸和碎片之间来回移动,完全沉浸了进去。
当两人终于合作拼好了一小块星域,同时抬起头,看向对方时,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丝小小的、共享的成就感和轻松。
没有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
日常的暖意,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干涸的土地,垒砌着新的、坚固的基石。
虽缓慢,却坚定无比。